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煤中砷的分布及赋存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系统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时代煤中砷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中砷与硫分,灰分,灰成分的关系,揭示了我国煤中砷的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煤中砷测定的意义以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煤中砷含量分布特征与分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分布在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5个局(直属矿)及地方矿的1018个煤层样,计算出了我国煤中砷的含量。同时获得了900多个商品煤样砷含量数据。我国煤中砷含量变化在0.0~476g/t间,平均值4.7/t,略低于世界均值。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成煤时代的煤中砷含量的分布差异,揭示了煤中砷的分布特征。研究了煤中砷含量和相关元素如硫、铁等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煤中砷含量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中砷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采样的297个煤样中砷含量进行分析测试,从不同地质时期、不同变质程度,以及五大聚煤区等系统分析和考查我国煤中砷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我国煤以中、低砷含量为主,砷含量的算术平均值为6.40 mg/kg,几何平均值为3.96 mg/kg,显著低于捷克北波希米亚高砷煤地区煤中砷含量,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煤中砷含量相近.按照成煤地质时代,我国煤中砷含量是从第三纪到晚三叠世、中石炭世、早石炭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侏罗世、晚二叠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依次降低,在煤变质程度上,砷含量是按照褐煤、肥煤、贫煤、长焰煤、无烟煤、瘦煤、焦煤、气煤顺序依次降低,但它们对煤中砷含量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煤中有害元素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环境意义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内蒙古巴愣井田各煤层煤中部分有害元素进行分析测试,获得了各煤层中所含的部分有害元素的含量,计算了硫、氟、氯、磷和砷含量的平均值。分析结果显示所采原煤中以中高硫为主,同时对煤中各种形态硫进行了测试,得出煤中的形态硫以硫铁矿硫为主。由于硫铁矿硫在空气中易分解,应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从砷测定仪、试剂、标准曲线绘制、溶样等方面对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砷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作实践,对影响煤中砷元素测定结果的因子进行筛选并定量分析,明确了砷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砷析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财胜  李方文 《煤炭学报》2005,30(1):109-112
通过流化床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析出特性,并根据煤的浮-沉试验探讨了煤中砷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砷析出率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00~700 ℃时,燃烧温度对砷析出率的影响较小, 700~900 ℃是砷析出的主要温度范围且燃烧温度对砷析出率的影响显著;砷析出率随燃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前10 min是砷析出的主要阶段;砷在煤中主要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砷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和硫铁矿中,砷析出率随煤中有机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煤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燃烧过程中,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中砷的释放率逐渐增大,残留在燃煤灰渣中的砷含量逐渐减少。在不同的燃烧温度下,燃煤灰渣量几乎没有改变,煤中砷的释放率却有较大的差异。燃煤排放的飞灰和烟尘以及粉煤灰的裸露堆放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长城窝堡井田煤中砷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煤中砷含量较高,算术平均含量高达95.5mg/kg,远高于中国煤中砷的含量;砷与灰分之间关系不明显,砷主要赋存在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中,有机硫是导致煤中有机结合态砷存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中砷赋存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和分析了我国煤中砷赋存状态的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煤中砷赋存状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将来煤中砷赋存状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煤中砷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我国煤中砷有硫化物态、有机态、砷酸盐态、硅酸盐态、水溶态。在对我国煤中砷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煤中砷的成因具有后期热液型、陆源碎屑型、同沉积海水型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3.
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萍  旷红伟  唐修义 《煤炭学报》2002,27(3):259-263
在较全面系统地收集了已发表的资料和检测了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147个煤样中砷含量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矿区煤中砷的成因机理及其与有机质的亲和性、与硫的亲和性以及煤变质程度的关系作了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第三纪富砷褐煤受大断裂热液影响为主,砷主要以有机质 结合态赋存;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中砷分布受沉积环境影响明显,当海水入侵沼泽还原环境,黄铁矿含量增高的同时,砷含量相应升高,砷主要以类质同象置换赋存于黄铁矿中。岩浆侵入活动的高温气液是导致高变质程度煤中砷元素富集的直接原因之一;西北地区侏罗纪煤中砷含量水平低,是我国最好的环保煤。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煤中常见的有害元素,叙述了煤中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及对工业加工利用的危害,讨论了减少危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白音乌拉煤田勘探的煤芯煤样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煤中砷的含量特征、赋存状态以及成因,结果表明:白音乌拉煤田煤中砷含量平均值达到了36.59μg/g,是中国煤中砷含量平均值的9.65倍,高度富集,属于四级含砷煤;煤中砷的含量与煤中无机的硫化物及黄铁矿关系密切,表明砷元素可能与煤中硫化物及黄铁矿结合的形式存在,另外与有机质结合也可能是煤中砷的重要赋存形式;目前的脱除技术对无机状态赋存的砷效果较好,而对与有机质结合的砷元素脱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砷是煤中有害的微量元素之一,针对目前煤中砷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问题,本文依据全国已发表的煤样数据资料,对不同时代、不同煤变质程度和各省市煤样品中砷的含量重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数据频率直方图和频率密度曲线呈单峰且近于对称,显示了煤中砷的含量呈正态分布的特性。参照前人提出的煤中砷含量分级标准,提出了我国煤中砷含量新分级标准。最后,针对煤中砷的污染防治和砷含量限值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6,(11):324-326
通过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研究了砷在煤不同粒度级和不同密度级中的分布规律,并采用重液重选试验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探究了重选和浮选对煤中砷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重选和浮选对于煤中砷的脱除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贵州省主要产煤区的10个煤矿原煤中8种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各相应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了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初步探究了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贵州煤对所关注痕量元素的富集程度明显较高,金属矿带对煤中痕量金属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取贵州省某地选煤厂入选原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及波谱、逐级化学提取和浮沉试验,对贵州某地煤中砷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煤中砷含量严重超标,并且砷元素与黄铁矿有紧密的结合,其主要载体矿物是黄铁矿和高岭石;硫酸盐结合态是砷的主要赋存状态;砷主要分布在脉石矿物中,可以通过洗选的方式脱除,但是因为有机结合态砷的存在,必将存在洗选脱除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