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这些年白酒产业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矛盾始终未能得到解决,导致企业效益普遍滑坡,市场竞争加剧,全行业被迫进入调整期。在白酒市场这种不景气情况下,一些大中型名优企业借助自身的名牌、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和良好的营销网络,顶住压力,抓住机遇,站稳了市场。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酿酒业为国家财政来源的支柱产业。新中国的白酒业发展经历了恢复期、建设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期3个不同阶段 ,产量从1949年的10.8万吨发展到高峰时的801.30万吨。现有白酒企业3.7万家 ,资产总计900余亿元 ,已呈现出规模化、工业化和多元化格局。白酒业近几年每年创税利120亿元左右 ,结构上以降度酒为主流 ,低度酒已占白酒总量的40%左右。毛细管色谱分析、微机处理数据和现代生物技术得以应用和发展。同时白酒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面对WTO的机遇和挑战 ,行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人才培养、依法治酒等 ,是推进和维持白酒业健康发展仍需开展的工作。(孙悟) 相似文献
3.
<正>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小企业更加难以度日,本身存活就不易,再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没有正常营收,再加上房租、员工工资、机器成本的压力,确实让人寝食难安!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再多的无奈和叹息也不能换来一丝生机,我们要拼的就是谁能快速反应,谁能迅速破冰!都说"时势造英雄",非典造就了一批线上企业,也让人们的消费方式从线下开始转向线上,阿 相似文献
4.
我国白酒行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白酒产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回落,白酒产销地域优势基本形成,以山东、四川、安徽、河南、贵州等为产酒大省;白酒消费群体日益分化,以30岁以上男性为主,低档白酒以本地为主,高档酒以全国为主,白酒消费重心渐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消费理念向文化品味等转移。行业发展存在耗粮大,小酒厂盲目发展,企业结构不合理,流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一是经济全球化,其他酒种挤占市场份额;二是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影响;三是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布局不合理,非理性市场竞争;四是行业政策和战略性结构调整。应采取措施:一是对白酒骨干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污染治理投资;二是限制新上白酒项目;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四是加强人才培训,组建技术队伍;五是加快战略升级,包括产业战略升级、品牌战略升级、营销战略升级和文化战略升级。(庞晓) 相似文献
5.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0 前言中国的酿酒业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渊源。白酒作为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种 ,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散发着熠熠光彩。无论何时 ,它都与相应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休戚相关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和消费的需求 ,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 ,白酒也为国家财政积累资金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白酒得以发展 ,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原先散、乱、小的基础上 ,开拓创业 ,历经了解放初期的恢复、中期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三个不同阶段。 5 0年的艰苦奋斗 ,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6.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2011年的央视黄金时段招标会完全将“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演变为“我的品牌,我的世界”。央视近乎走型的主题,一度失控的竞标相斗,完全让人忘记了什么叫理性。 相似文献
7.
期盼已久的白酒税收政策调整,终于尘埃落定,从价税税率调整,将原来薯类白酒的15%和粮食白酒的25%合并为统一按20%收取,五毛钱从量税不变.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国家对白酒行业从严苛税政向正常合理环境渐进改革的开始,是一种进步,而且粮食酒税下调5个百分点,也减轻了名优企业的负担。但更多得业内人士认为,这个结果与大家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对白酒行业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更谈不上解决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这次税改经过国家六部委的深入调研激烈讨论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艰苦卓绝的政府公关,遭遇如此评论,记者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这现象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影响白酒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某些玄机。于是记者深入一线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原原本本地诉诸文字,以期业内深思。 相似文献
8.
9.
白酒作为我国传统发酵蒸馏酒,主要使用固态发酵方式生产,其步骤大致为原料选择、酒曲制作、酒醅发酵、蒸馏取酒、贮存老熟、勾兑调味和品质控制等工序。根据用曲品种和发酵操控条件的差异,白酒衍生出12种主流香型。近年来,白酒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出酒的优质品率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为此,白酒行业需要在香型融合,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努力开拓。 相似文献
10.
一、白酒行业发展的良好形势
1.白酒产量触底回升
我国白酒产量从1996年的801万吨跌到2004年的323万吨,平均每年下降50万吨左右,平均降幅约为7.5%。在2005年白酒产量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产量达到193.1万吨,同比增长22.41%。 相似文献
11.
各位委员、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年会,今天在美丽的常德召开了,我代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湖南省酒业协会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近2年来白酒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就近期行业内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正近年来,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保健食品的贡献不能忽视。自1985年1月杨振华教授成功研发出851口服液后,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保健品消费的第一次高潮。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中国保健品行业规模从2002年的442亿增长至2017年的2376亿元,全球占比达1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截至2017年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317家。 相似文献
16.
17.
1997年,对于我国白酒市场来说是相对平淡的一年。由于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升温和啤酒份额在饮料酒市场的加大,白酒在饮料酒市场中传统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而白酒市场本身也趋于饱和,这些因素制约了白酒行业继续全面的、大幅度的发展,使白酒行业在一年内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未出现大的起伏。 1997年,全国白酒行业共生产白酒708.68万吨,比1996年增长2.5%。全年海关出口酒精及白酒1.63亿升,出口创汇1.22亿美元,比上年多创76.1%,且出口大大高于相应产品的进口。纵观生产发展的全年走势,第一、二季度发展基本平稳,一季度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23.5%,二季度占全年的24.5%,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4.5%。三季度由于受季节的影响,饮料酒市场以啤酒为主导,白酒生产相应压缩,产量比二季度降低10%,占全年的22%。四季度的反弹,使产量较三季度增加36%,占全年的30%。这种走势,总体上说符合白酒行业的市场规律,说明我国的白酒行业正处在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以市场发展带动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18.
展望2013年,白酒行业将有三个发展特点:第一,行业内兼并重组趋势明显。一方面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调整业内产能的需要,当前白酒企业众多,而规模以上企业有限,并且行业内产能过剩已经出现,另一方面业外资本的继续进入,塑化剂风波不仅不会阻止业外资本的进入,反而会使部分白酒企业濒临破产边缘,为业外资本进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当四川白酒存在危机和问题时,特邀请了全国著名的权威、专家、企业负责人等,为川酒“会诊”,共同为四川白酒的发展出谋划策。川酒“小而全”问题较严重,酒业资源需好好整合;酒类科研、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的不足。是制约四川酒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一定要重视应用技术基础的研究,基础研究对于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产量的提高具有关联性的重大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点。并应加强人才、品牌的培养。(丹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