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自办社区电能计量管理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不仅计量方式和计量器具难以与各种类型的用户用电情况相匹配,而且电价制度不能有效发挥对负荷的调节功能,致使计量不准,造成大量的能源流失。下面结合本单位近几年社区电能计量改造情况,浅谈电能计量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松梅 《硅谷》2010,(15):23-23
线损是电能在传输、分配、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功电能损失的简称,在实际工作当中,通常指在某一时期供电量与售电量的差额。这项指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线损高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降损措施能有效降低线损,减少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流失。结合目前供电企业的配电网管理现状,提出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鹏云 《硅谷》2012,(21):182+189-182,189
中国目前的电力事业处在不断发展时期,供电量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那么电能计量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供电方与用电方都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影响电能计算除互感器的误差和电能表的误差外,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二次压降的影响。由于压降过大,造成发电量和供电量不平衡,损害线路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电力部根据相关规定,对二次压降做明确的规定,对于I类计量的装置,不能大于规定的二次电压的百分之零点二,其他的计量装置,也不能超过百分之零点五。主要是分析在电能计量方面,二次压降目前的状况以及对电能计量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电能计量装置是计量供电部门销售电能也即计量用户使用电能多少的设备,是供用电双方电贸易结算的秤杆子,其计量结果是否可靠、准确、真实,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结算是否公平、公正、合理,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计量装置安装、管理不规范导致不法用户大量偷用电能,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利益。从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改造措施,为避免电量流失、降低线损及以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小娟 《硅谷》2010,(20):148-148
电力负荷管理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负荷管理系统中通过无线通讯平台,将由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器检测的用户电能计量回路接线参数传送到负控主台,使运行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用户电能计量回路的缺陷,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更好地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体制深化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加强对用户侧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对大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电能计量的规范要求,对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智化管理进行探讨,为避免电量的流失以及降低线损创造条件,是防止人们偷窃国家电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电力营销的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电能计量在庞大的能源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能计量装置作为客户贸易结算和电力企业电量及线损等考核的计量器具,其管理工作的落实十分重要。结合目前我国各电力公司的运营状况机构设置情况来看,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以及工作落实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对企业的精益预算和核算管理带来影响,因此,提高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是各大电力企业工作的重心。本文将从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问题着手,提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常见问题,简要的分析推进其工作落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方动态     
山东在全国电能计量标准比对中取得好成绩在最近结束的全国(第一阶段)省级电能计量标准量值的比对中,从比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到量值比对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山东省均居首位。通过对电能计量标准的比对,不仅促进了山东省电能计量标准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全省电能量值的统一可靠,而且为企业节能降耗、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为维护能源市场的公平贸易,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鲁文)贵州发布《贵州省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员管理规定》贵州省技术监督局制定的(贵州省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员管理规定)于…  相似文献   

9.
佳木斯电业局担负着黑龙江省东部四个市、八个县和二十多个国营农场以及双鸭山、七台河两大统配煤矿等重要用户和人民生活的供电任务。全局下设11个供电局,电网覆盖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年供电量32亿kWh。全局高压计量点1005个,高压表2035块;低压动力计量点6285个,电能表管理总数206403块。电能计量检定测试所共有职工48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5名,初级技术人员15名,大中专毕业生24人,占职工总数的50%,检定人员持证率100%。 随着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电能计量的管理是保证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从抓…  相似文献   

10.
电能计量工作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根据计量检测数据的分析,探索合理的改进方案,进行技术改造,就能够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能源计量特别是外供蒸汽计量,由于管网损耗和计量器具误差等多方面因素,总外供量与用户用量之和总有较大差值。如何提高外供蒸汽计量的准确度,减少外供蒸汽管损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计量部门一个较大难题,本文介绍的计量器具和计量管理方法可以为减少能源外供损失,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中心依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8293-2001《电力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在线测量》和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了强电能源计量现场在线检测服务。经过多年对在线能源计量器具的检测发现,采用只对能源计量器具在线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企业计量定升级工作暂停之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如何更好地配合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共同抓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计量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下面,谈点我本人对政府计量部门如何为企业节能服务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要加强对耗能和供能企业的管理与监督 各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得到企业主管能源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做到协同一致、齐抓共管。另外、要加强对涉及贸易结算的属于强检的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对于供能企业,除了要确保其能源计量准确、公平交易外,还应将能源计量概念拓展到能源质量的计量。政…  相似文献   

14.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供电企业保证计量装置安全运行准确计量的首要任务,是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止窃电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全面测试和检查某供电企业运行的电能计量装置,发现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电能计量装置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并对电能计量方案的设计及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蒋金  孙中伟 《标准科学》2013,(10):55-57
电能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源,电能的商品化是现代电力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电力计量则是衡量用户用电情况的最直接方式,同时计量的标准化程度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人员与服务标准化等等。本文首先通过对电力计量的特点及常用的计量技术进行简单分析与介绍,进而引出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并展开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果缺少电力能源,则无法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精准计量电能,提高电能计量效率与精准性,是现阶段各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灵活利用电能计量装置,保证其运行状态,以此提高电能计量的精准性。该文简要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保证电力企业运营效益,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建 《中国科技博览》2013,(19):405-405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确保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条件,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对于电能计量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对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改善电能计量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属高耗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除水、电、气等动力介质能源外,还有原煤、焦炭等物料资源,因而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不能忽视物料能源的节约。太钢作为年产1000万吨钢的特大型企业,多年来在加强动力能源计量管理节能降耗的同时,一直重视物料资源的节约,在深化基础管理、推进计控技术和计量信息化方面做了较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一、计量器具配备检查审查计量器具配备情况时,要看能否满足分类、分级、分项要求,三点必须同时符合。存在问题的具体程度不同,而且每个企业的能源用途不一样,希望在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修订时给出原则性规定。计量器具配备中,电能的计量在数量上最多、最复杂,需注意以  相似文献   

20.
王振兴 《中国计量》2009,(2):99-101
胜利油田电网作为全国最大的企业电网,目前拥有(35~220)kV变电站164座、(6~220)kV输配电线路5080km,电网覆盖山东省3个地(市)、12个县(区),供电面积达3.2万km^2,年转供电量50多亿kW·h。变电站电能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力管理总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