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立达E7/5型精梳机实际运行情况,其中包括品种及原料、生产工艺和质量情况。并对该机工艺设计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纺制精梳纱为例,介绍了E7/6型精梳机的主要工艺参数、质量效果和技术关键,对提高精梳纱的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E7/5型精梳机工艺参数的分析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计算机对E7/5型精梳机的钳板机构、分离接合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对E7/5机构设计中的优缺点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钳板机构的主要工艺参数;讨论了梳理部分的梳理定时及梳理隔距,给棉部分的给棉定时及喂给系数,分离接合部分的顺转定时及分离工作情况;给出了钳板、给棉、梳理、分离几大运动的合理配合及参数选择;找出了某些E7/5使用厂在增大落棉隔距时出现不给棉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机械运动学的角度导出了FA251A、B型精梳机钳板等机构的运动规律,讨论了钳板运动、锡林梳理和分离罗拉运动三者的合理配合及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找出了一些工厂在使用中落棉内可纺纤维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介绍了锦峰JZX-ⅢE7/5型锯齿整体锡林,与Graf5014型锯齿整体锡林,在立达精梳机上的生产对比试验情况,并分析了JZX-Ⅲ-E7/5型锡林设计者结构特征,认为该锡林性能可靠,所制精梳条的各项工艺指标与Graf5014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我厂引进两万锭纺纱设备,其中精梳机为瑞士立达公司生产的E7/5型精梳机,投产六年来产品质量一直很好。从1995年下半年起,由于原棉短缺,我厂开始使用美棉。美棉纤维短、粗,含杂、含短绒率高。试纺中清梳工序较正常,精梳工序则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在棉网破边、结杂高、束状纤维多、成形不良,且缠绕胶辊现象严重,乌斯特条干CV%高达5.5。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多项工艺调整与试验,效果甚微。在其后的工艺调整摸索中,进行给棉张力的调节,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作一简要介绍。1 调整步骤(见表1)表1 给棉张力调整调整内容分析对照调整前… 相似文献
13.
纱支的变化,带来了工艺技术的更新;设备的变化,带来了工艺路径的选择,不断的改进、寻求新工艺、新工艺路径是纺纱质量优劣,成本高低的关键,国外先进设备的不断引进,为我们研究新工艺路线带来了巨大便利。一、根据E7/5、E7/6精梳机对前后道工艺的需求,我们选择多种工艺路径配置从落棉产品质量来试验E7/5、E7/6精梳机各自对不同工艺的适应性1.棉卷一熟条的路径选择(如表1)表1E7/5,E7/6各六种工艺在保证定量相同,各工序并合数相同,精梳机除牵伸外相同工艺条件下,对于JC40~s经过多次试验,得出… 相似文献
14.
E7/5型精梳机钳板传动机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运用计算机对E7/5型精梳机的钳板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得出了钳板摆轴及钳板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规律。分析讨论了曲柄半径r的大小与机械、工艺性能的关系,得出适当缩短曲柄半径r、可减小钳板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和冲击力,并有利于提高棉丛的分离接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精梳机的张力牵伸对棉条和棉网的均匀有较密切的关系,而FA251B型精梳机原设计的小卷张力、棉网张力和台面条张力牵伸工艺的选择范围比较局限。为此,我们参照一些国外新机资料,针对张力牵伸工艺的配置,进行了改进试验,并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FA251B型精梳机是在FA251A型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发展的系列产品,由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设计制造,在国内目前使用面较广泛的FA251A型精梳机基础上,作了八项改进,于1990年1月设计,同年7月和9月分别参加了印度尼西亚和北京国际纺机展览会,于1991年2月安装在无锡二棉进行生产试验,1991年6月通过鉴定。生产试验期间,在 相似文献
19.
A201C、D、E型精梳机加装集束器A201C、D、E型精梳机6并1改3并1后成单根棉条输出,在产量和精梳条定量不变的情况下,牵伸罗拉、牵伸胶辊速度加快一倍,由于在前牵伸罗拉至大压辊之间没有设置棉网集束装置,因而不能将前罗拉输出的呈扩散状态的棉网迅速... 相似文献
20.
E7/5型精梳机工艺优选试验我厂新纺纱车间是选用国外先进的前纺设备与国产FA506、FA508型细纱机配套组成的一条万锭纯棉精梳生产线,生产出口针织用纱,其纺纱性能良好,产品质量优良,所纺出的J18.2tex等出口纱条干CV%、粗节/km、细节/k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