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国有大中型棉纺织企业精梳技术改造中的设备配套规模、选型、小卷准备工艺和改造布局等具体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70年代末,我国引进瑞士罗瓦转笼式滤尘设备。由于该设备与当时国内落后的滤尘设备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调此国内纺机厂消化吸收并进行研制,许多棉纺厂家也相继选用该滤尘设备作为清、钢滤尘或回风过滤。我厂也使用.百三套国产罗瓦滤尘设备,作为清花滤尘和转杯组排来及工艺然风滤尘。清花滤尘配套为二套清花机配一套国产罗瓦滤尘器。滤尘设备的配置,16{)X140预分离器一台,20V940回转过滤器一七,纤维分离器一台,046布袋集尘器一套.T。1-72-hcf2年税一。‘台。A045型凝棉器(风扇OS”O)4台、(风扇。60Q\1台。*076C型成卷…  相似文献   

4.
从精梳设备自身的性能指标及纺纱工艺上分析了精梳质量,并提出了调整与控制精梳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梳漫谈     
张志钧 《新疆纺织》1995,(2):40-44,34
  相似文献   

6.
7.
8.
陶贻威 《棉纺织技术》1989,17(11):28-31
本文在总结棉纺织厂前一个时期技术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棉纺织厂当前面临的形势,论述了深化技术改造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技术改造工作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等,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绒毛半精梳纺纱关键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锁廷 《纺织导报》2007,(12):78-79
半精梳纺纱源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伴随着腈纶等化纤的产品开发,结合化学纤维杂质少、长度整齐、细度均匀的特点,符合化学纤维性能的短流程半精梳纺纱加工技术产生.这套加工技术设备配置原以精梳毛纺设备不经过精梳工序加工而得名,典型加工系统:化纤→和毛加油→精纺梳毛→针梳(一、二、三道)→粗纱→细纱.工艺流程短,加工费用低,但因为其适用的纤维长度性能要求较高,含杂要少,原料以化纤品种为主,未得到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了从总体上逐步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在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方面的差距,我国现有的大、中型棉纺织厂应当以科技进步做为新的支撑点,以企业与市场的结合点─—产品为龙头,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规划调整、重新组织起新的经济优势。这里所述及的现有棉纺织厂技术改造及引进的基本思路,就在于怎样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滚动式前进,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一、以织造工序的技术改造为突破口贯彻“以产品为龙头”的技术改造方针,在棉纺织厂的体现就是围绕着其最终产品——织…  相似文献   

13.
14.
棉纺设备生产精梳短毛纱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棉纺生产线上加工50Nm的精梳短毛纯纱进行了探讨,这对提高精梳短毛的利用价值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从影响精梳条质量的各项原因入手,分析讨论了精梳条干、精梳落棉与短绒、精梳棉结等各项的控制措施,总结调试精梳机各项质量指标的理论与经验,解决精梳条的各项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复精梳工艺技术在纺织加工生产中的地位 ,重点介绍了意大利圣安德烈公司复精梳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及工艺 ,并对其技术特征与国产设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行业。它的纤维加工量占全国纤维加工总量的60%,其纱布产品质量、品种直接影响到下游行业(印染、针织、色织、复制、服装)的质量、品种、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背景下,纺织产业走向整体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之路,棉纺织行业要首先成为创新型行业。创新型棉纺织行业的目标正如“纺织工业科技纲要”提出的——“在2020年前使我国纺织纤维材料技术、装备技术、工艺和环保技术、信息水平、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研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种实力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棉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结合生产实践对进口MARZOLI设备的条并工序(SR-80)和精梳机(PX2)工艺及质量管理中的几个要点,进行了有关的试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棉纺织企业技术改造要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述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棉纺织工业技术改造的方向.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模式后主要产品产量、服装出口情况以及代表棉纺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三无一精"所占比重的数据,认为应对当前的困难最根本的是靠行业和企业进一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抗衡风险的能力.要抓住机遇,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产品定位和改造思路,通过技术改造,努力缩小关键工序、关键设备、关键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卒,改善劳动条件,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技术改造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保持整个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