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邱天宇 《机床与液压》2019,47(13):133-136
车辆行驶经过障碍物时,容易造成悬架振动幅度较大,影响车辆运动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对此,创建了车辆液压悬架简图模型,根据牛顿定律推导出非线性控制方程式。采用双动液压系统驱动车辆悬架机构,给出了液压驱动控制方程式。构造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PID控制的内环和外环参数,给出了车辆液压悬架优化控制流程。将优化控制参数和初始运动参数导入到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输出轮胎行程、悬架行程及车身加速度仿真曲线。仿真曲线表明:在受到路面正弦曲线障碍物干扰时,优化后的车辆液压悬架控制系统,不仅响应控制时间短,而且轮胎行程、悬架行程及车身加速度峰值较小、整体波动幅度较小。车辆液压悬架参数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PID控制,能够降低路面干扰物造成的振动幅度,有利于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王飞  宁萍  梅琼珍  刘祥 《机床与液压》2020,48(16):153-157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并对控制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建立车辆液压悬架1/4简图模型,采用二阶微分方程式推导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设计了双管液压减振器模型。分析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中流量变化特性,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随机波形干扰的路况行驶中,通过MATLAB软件对车辆液压悬架系统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并且与传统PID控制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传统PID控制方式,在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垂直方向上,轮胎位移、车身位移和车身加速度较大;而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垂直方向上,轮胎位移、车身位移和车身加速度较小。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能够自适应调节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参数,降低复杂路况对车辆的干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高同辉  景东山 《机床与液压》2016,44(23):108-112
针对被动式气压隔振系统的低频隔振效果差的缺点,开发了以函数近似法为基础的自适应滑动控制算法应用于单缸膜片式气压隔振系统中,该测试系统利用NI公司的Lab VIEW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搭建硬件实验系统。该主动式气压隔振系统通过实验证明:在规则振动激发与不规则振动激发两种方式下,相对于被动式气压隔振系统,隔振层的振动量分别降低了34.6%和32.7%,隔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英舜 《机床与液压》2019,47(12):91-96
为实现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控制,在整车7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中加入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寻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以B级模拟路面为输入,采用 AMESim 和Matlab软件对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真实体现悬架系统的运动过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路面对车身垂向振动、俯仰、侧倾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主动悬架的自适应控制,在整车7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中加入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寻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以B级模拟路面为输入,采用AMESim和Matlab软件对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了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真实体现悬架系统的运动过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路面对车身垂向振动、俯仰、侧倾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车用油气悬架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民 《机床与液压》2005,(10):135-136
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以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选择LMS(Least Means Squares)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表明LMS自适应滤波技术在车用油气悬架主动控制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控制液压悬架的阻尼系数可变是改善乘坐舒适性和减小汽车对路面动载影响的重要方法。由于车辆行驶的路面不平度不可预测,准确地控制悬架阻尼系数非常困难。为此,基于悬架系统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提出采用模糊控制悬架阻尼系数的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算法采用Mamdain推理法,控制器根据车身位移与悬架位移之差对模糊控制器控制系数α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阻尼系数b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阻尼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汽车悬架系统的振动,减小了汽车动载对路面的影响,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车载悬架性能检测与可调阻尼减震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强  王磊  谢伟东 《机床与液压》2003,(3):278-279,296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论述了基于被动悬架性能测试基础上的阻尼调节技术,建立了1/4车被动悬架的检测判别理论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仿真表明,能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为设计制造性能可靠高效的可调阻尼悬架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种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最优控制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J.WANG  Q.H.WU 《机床与液压》2005,(8):165-167
对一种车辆主动悬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全状态反馈控制器,以获得最优的主动控制力。对控制器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方式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性能改善方面主动系统优于被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徐明  黄庆生  李刚 《机床与液压》2021,49(1):169-174
车辆悬架是整个车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地面的力和力矩传递给车身,同时减少路面激励对车架的冲击载荷,从而抑制车辆行驶中的不规则运动。由于车辆半主动悬架结构简单,无需外界的能量输入,而且可以取得和主动悬架近似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日益兴起,其中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半主动控制方法的研究,围绕车辆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包括现代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进行论述,并介绍了课题组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的研究情况。相关的分析和结论可为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液压系统油温鲁棒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鲁棒变结构控制算法,并应用于液压系统油温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获得了更小的时间响应,超调和外界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PC—PLC联机控制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S-I型弹簧试压机微机化改造为例,论述了基于控制编码、状态编码的PC-PLC联机控制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控制模型能很好地实现PC-PLC控制,其应用能在较低成本下提高机电产品的控制性能、人机交互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何立 《电焊机》2004,34(12):57-59
详细分析了电阻焊中恒电流控制和恒电流百分数控制的原理;同时对热膨胀电极位移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代注塑机温控的高性能和群控扩展性要求,利用工控机和巨腾公司远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实现了简单的网络温控系统;并且采用Smith预估器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温度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Smith控制系统过分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的问题,且该方法实现简单、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超调量和加工速度显著优于PID控制,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用PCM调制法进行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并介绍了它在注塑成型机的速度与压力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毕波 《机床与液压》2014,42(6):37-41
针对不确定性导致的复杂大时滞过程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算法融合的控制策略。研究了控制难点与控制论特性,基于大时滞复杂过程特性,融合了积分控制有利于消除稳态误差,Smith预估控制有利于时滞的补偿,模糊控制有利于处理某些不确定性控制,集成各自的优势,给出了一种I-Fuzzy-Smith控制算法。基于Matlab仿真,以大时滞惯性过程为例,分别采用PID、FuzzySmith和I-Fuzzy-Smith控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响应验证了融合控制策略在系统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控制策略控制精度高,并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大型构件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实时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健  徐鸣谦 《机床与液压》1999,(5):20-21,23
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的建筑施工安装技术。它已经在我国的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计算实时PID控制算法一双限幅PID算法,试验和实际结果表明:与一般PID算法相比,静态误差更小,更适合工程实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液压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高速液压机的几种智能控制策略, 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介绍了有关智能控制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 预测模糊控制是高速液压机较为理想的智能控制策略, 它较有效地解决了液压机高速化所带来的振动、冲击及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在经济型数控系统中实现可编程逻辑控制的方法,通过采用主-从式结构的双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实现对逻辑变量扫描控制的同时,保证了对机床坐标精度的数字控制。文中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