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在机床的连续使用过程中,其相对动柔度第一阶固有频率、最大相对动柔度、平均相对动柔度和品质系数COM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对机床相对动柔度劣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机床相对激振实验会影响机床的正常使用,很难获取大量的机床相对动柔度数据。为解决实验数据的小样本问题,采用广义隐马尔科夫模型(Generalized Hidden Markov Model,GHMM)以及重心法进行机床相对动柔度劣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相比,GHMM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小样本问题;各个评价指标的准确预测,可以大大减少复杂的相对激振实验次数,快速地得到机床相对动柔度劣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主轴-刀柄和刀柄-刀具结合面参数与立铣加工过程稳定性的关系,以主轴-刀柄和刀柄-刀具结合面参数辨识方法和两自由度立铣加工过程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主轴-刀柄,以及刀柄-刀具结合面参数等因素对稳定性Lobe图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轴-刀柄和刀柄-刀具结合面的直线刚度对稳定性Lobe图的影响最大,其他结合面参数对稳定性Lobe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主轴-刀柄结合面参数相比,刀柄-刀具结合面参数尤其是转动刚度对稳定性Lobe图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机翼的振动主动控制,以带后缘控制面的NACA0018型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柔度法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基于准定常气动力理论建立二元机翼的开环和闭环动柔度模型,采用PD控制器实现系统的极点配置目标.介绍了风洞振动试验的系统组成及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柔度法的极点配置理论在无需确实系统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特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实现二元机翼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获得期望的动态特征,且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机床运转状态下相对激振的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机床运转状态下进行相对激振试验的方法及其原理,并利用此方法测定了K360A数控车床的动态特性,分析了机床的薄弱模态及其对机床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机床运转和静止两种不同状态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旋转状态下的动态测试能更准确地揭示影响机床加工性能的动力学本质。  相似文献   

5.
动柔度对机械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对动柔度进行预测能为机床加工精度补偿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实际的指导作用。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会降低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度,传统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方法没有考虑不确定性问题。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在马尔科夫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广义马尔科夫链模型,并通过广义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动柔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有一个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机床抵抗再生颤振的能力,将能量平衡原理、正交试验方法和响应面方法结合,实现一种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高机床抵抗再生颤振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柔度和能量平衡原理计算出机床的薄弱模态和薄弱子结构,寻找出需要优化的质量和刚度,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和响应面方法对机床的刚度和质量进行优化,以实现最优的刚度配置方案和质量配置方案。以某机床厂曲轴磨床为例,利用能量平衡原理调整薄弱子结构的刚度、质量。结果表明:优化后,机床的薄弱模态均有所下降,各阶模态的模态柔度分布更加均匀,静柔度下降了28.23%,机床的各阶固有频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机床的整体动态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运用柔度法校正了动态冲击的起裂能。借助试验及理论分析,得到J-△a曲线。预制裂纹在起裂之前处于以塑性变形为主导的钝化状态,起裂之后则处于微孔形成与长大机制控制下的延性断裂过程,而起裂点实际上是这两个过程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基于裂纹柔度法的铝合金预拉伸板内部残余应力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裂纹柔度法测试残余应力时,柔度函数的计算和插值函数阶数的合理选择对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有着较大影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到测试试样的裂纹柔度函数;考虑应力计算不确定度两个主要的来源;应变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以及模型误差,基于应力总不确定度的最小化目标,确定最优的擂值函数阶数,进而计算得到铝合金预拉伸板7050-T7451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9阶勒让德多项式能较好地拟合此铝合金板材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不确定度的均方根值为2.797MPa,预拉伸板内部残余应力呈明显的外压内拉的“M型曲线”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利巴韦林血药浓度及其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 18 名男性健康受试者, 单剂三交叉口服两种利巴韦林被试制剂和标准参比制剂各 600 mg 后, 采用 HPLC 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数据经3P97 软件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三者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 标准参比制剂和两种被试制剂峰浓度(C max) 分别为 0.76 ±0.37、0.72 ±0.22 和 0.75 ±0.40 mg°L-1, 达峰时间(Tmax) 分别 2.07±0.89、1.67±0.49 和 1.86±0.41 h, 消除半衰期(T1/2ke) 分别为22±3、24±4 和 22 ±4 h, $AUC^{t}_{0}$ 分别为 12 ±4、14±4和12±4 mg°h°L-1, $AUC^{∞}_{0}$ 别为 16±5、18±5 和 15±5 mg°h°L-1。两种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2 ±21) %和(100 ±18) %。结论: 两种被试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两个冗余驱动的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建立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机床的雅克比矩阵,并对机床进行灵巧度分析。利用雅克比矩阵建立了3个影响机床灵巧度的指标,即可操控性、条件数和最小奇异值,通过这3个灵巧度指标定义了综合灵巧度系数这个评价指标。最后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不同位置的灵巧度分布情况,为机床的优化和轨迹规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立式铣床的振动模态,尤其是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工件质量和加工稳定性。当前,主要通过分析激励刀具和工作台的方法获取刀具和工件系统的频响函数,并通过叠加法计算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相对频响函数。该方法能够得到足够精度的幅值谱,但难于实现高精度的相位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对激振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高精度的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相对频响函数,并对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床刀尖频响函数与对应的机床相对动柔度在整体上是一致的;在直接和交叉频响函数G_(xx)和G_(yx)的高频阶段,以及直接与交叉频响函数G_(xy)和G_(yy)的低频阶段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进给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得到进给系统的静力变形云图、固有频率以及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进给系统最大变形为5.6μm、最大屈服应力为2.8 MPa、安全系数达到15,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机床立柱结构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固有频率的提高作为衡量结构动态性能的指标,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立柱筋板布局和厚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得到的立柱优化方案建立新的整机模型,并进行重新分析以验证立柱的动态优化设计对整机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合部基础特性参数,研究铣齿机床导轨和螺栓两种结合部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将其用于机床整机的动态特性分析;采用振动噪声测试仪器对铣齿机进行动态测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3-UPS并联机床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UPS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机构参数化仿真模型,给出了并联机床虚拟样机联合仿真设计方案。通过对样机模型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影响整机动态性能的关键部件,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完成这些部件的弹性体建模。通过动态仿真分析给出了弹性并联机构的动态响应、固有频率等动态特性参数,为并联机床整机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着机床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介绍了表征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参数,主要有静刚度、动刚度、极限切削宽度、固有频率及振型、阻尼特性和动响应。对现有的关于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主要包括有限元法、传递矩阵法、阻抗耦合法、实验法等。指出了主轴系统结合部的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辨识是研究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关键问题。最后,简要论述了主轴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即未来应从主轴系统的精准建模、动力学综合优化和动态测试及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考虑系统的扭转振动作用,利用Lagrance法建立XK(H)2740数控龙门镗铣床主传动系统的扭转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在时变啮合刚度和误差激励下主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验证了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为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床再生颤振系统研究现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削系统的稳定性是高速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颤振机理与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再生颤振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