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针对传统气动平衡器缸筒易变形、承载小、控制系统复杂、性能差的缺点,从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两方面入手,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动平衡器。并结合实际工况,以结构图和流程图的方式,对新型气动平衡器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5,(10):2586-2590
分析了立浇条件下,灰铸铁缸体缸筒壁厚差产生的原因。表明:充型时水套芯受力移位、热变形是引起缸筒壁厚不均匀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或减小水套芯的受力移位和热变形,首先应研究水套芯结构及其工艺设计;满足铁液平稳快速充型;水套芯选材上应考虑高强度低灼减覆膜砂,必要时还可选用低膨胀特殊覆膜砂,并设计好水套芯的排气抽针。此外,还应采用特殊工装和检具保证在浇注前缸筒芯和水套芯形成的缸筒壁厚是均匀的。由此,可有效控制缸筒壁厚的均匀性,使缸筒壁厚差Δδ2 mm或Δδ≤.5 mm。  相似文献   

3.
某航空发动机鼓筒超声测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航空发动机鼓筒壁厚采用卡钳测量精度低,与机床数显值存在差异,拟采用超声测厚方法进行测量.通过对鼓筒壁厚超声测量、卡钳测量、计量比较试验,超声测量值更接近计量值,采用超声测量代替传统卡钳测量.  相似文献   

4.
TC4半环超塑正反胀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钛合金半环的超塑成形技术进行了工艺研究。采用正反胀形方法来控制成形后半环的壁厚,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壁厚控制的关键即正反胀形模具型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数据较好的预测了超塑成形后的半环壁厚分布,利用优化后的正反胀模具实现了半环试验件的壁厚均匀化。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后续车加工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宏亮 《无损检测》2002,24(4):171-171,180
过去 ,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射线管道爬行器 ,在检测变壁厚管道时都是先将曝光时间调到一种壁厚所需要的曝光时间值 ,爬行器进入管道对这种壁厚的焊缝透照 ,然后退出管道 ,操作人员再将定时时间调到另一壁厚所需的曝光时间 ,爬行器再次进入管道 ,拍照另一种壁厚的焊缝 ,对于距离不长的不同壁厚的焊缝 ,这样的办法还是可行的 ,而对于几公里长的管道 ,爬行距离很长 ,效率大大降低。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种可在管道外面就可对定时器进行调节的方法 ,并通过程序给予实现。1 工作原理一般的管道爬行器曝光定时通常采用外接模拟或数字式电子定时器 ,…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6061铝合金薄壁筒形件同道次旋轮路径中,进给率对多道次拉深旋压的筒形件壁厚分布的影响。通过控制同一道次旋轮路径中两种轨迹的进给率不变,改变第三种轨迹的进给率,进行了七工况的试验,对比了筒型旋压件的壁厚分布和法兰直径。结果表明:随着返程或往程进给率的增加,筒壁壁厚会整体相应增大;进给率越大,其与壁厚之间的关系越不明显;在往程和返程进给率相同时,旋轮路径中贴模部分的进给率越高,壁厚减薄率越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超声波测试原理和缸体特点,选用探头型号为7Pφ6,频率为7MHz的TT130型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对干式缸套或薄壁缸套结构的发动机缸筒壁厚尺寸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HT250材料的缸体缸筒在壁厚小于8mm、碳当量在3.82%~4.01%范围内波动时,可获得较高测试精度;而当壁厚大于8mm时,检测精度较差。三年的稳定生产应用表明,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方法简便、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筒形件拉深旋压可以克服传统液压拉深成形设备吨位大、工装模具多、拉深比范围窄等难题,但关于其板坯形状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Φ352 mm×1.1 mm和Φ309 mm×2 mm两种铝合金板坯尺寸对旋压件筒壁壁厚分布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原因,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推导了成形预设形状筒形件所需板坯的参数关系,设计了多道次拉深旋轮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工况的工艺试验,对比了两旋压件尺寸与直筒壁厚分布,结果是小直径厚板多道次拉深旋压壁厚与预留间隙吻合良好,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磁性无活塞杆气缸以压缩空气为能源,在气动系统中作执行元件。图1是磁性无活塞杆气缸的结构简图。它是由缸筒、端盖、活塞组件、移动体组件、紧固件、密封件、进排气口等组成。其中活塞组件由内磁环4、内导磁板5、活塞8、活塞轴9、缓冲柱塞10等组成,移动体组件由套筒1、外磁环2、外磁导板3、压盖6、卡环7等组成,两组件内的磁环形成的磁场产生磁性吸力,使移动体组件跟随活塞组件同步移动。移动体承受负载,其承受的最大负载力取决于磁钢的性能和磁环的组数,还取决于气缸筒的材料和壁厚。磁钢一般采用具有高剩磁、高磁能、低价格的钕铁硼(Nd-Fe-B)等稀土类永久磁铁。气缸筒一般采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不导磁的铬镍奥氏体耐酸不锈钢,如 0Cr18Ni19、1Cr18Ni19和1Cr18Ni19Ti等,在成型工艺中采用精密冷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Nb-Ti-IF钢深冲时各工序各部位壁厚减薄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及微观组织观测对各工序各主要部位进行研究,建立了冲压模型,系统研究了深冲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各工序拉深过程中晶粒变形剧烈,尤其是在凸凹模圆角处。随着拉深工序的进行,晶粒逐渐从典型的铁素体晶粒变得细长,在最后两个拉深工序中晶粒拉伸更加明显。拉深过程中应力主要集中于凹模半模锥角以及定径带位置附近。筒壁最小厚度达到0.35 mm,并且筒壁厚度均匀。对模拟得到的每一工序的拉深成品件的特殊位置进行了厚度测量,在拉深高度方向上,从筒壁中下部到模角附近壁厚逐渐减小,底部也存在减薄情况,筒壁中下部减薄量最大,可达35%。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强力旋压筒体成形质量的稳定性、得到整体尺寸精度更稳定的旋压筒体,在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中进行强力旋压数值模拟,选择30Cr3高强度钢作为旋压材料,筛选优化工艺参数为减薄率、进给速率与轴向错距,并以旋压筒体壁厚偏差为优化目标.通过引入熵权理论对传统的双响应曲面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更优的满意度函...  相似文献   

12.
刘铁军 《钢管》2003,32(2):1-5
介绍了运用平面应变理论,在预应力高刚性全液压冷拔管机上,通过专减壁厚拔管的变形方式,直接拔制液压气动缸筒用管。分析了拔管时的拔制力、合理减壁率及冷拔工艺与设备特点。提出了全面控制工艺系统精度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采用高精度冷拔钢管制造缸筒,其强度、刚度高,耐磨性能好,且具有内表面硬外表面韧的特点。高精度冷拔缸筒管是直接制造各类缸筒的理想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13.
300MN模锻水压机是国防和基础建设的关键设备,主工作缸是水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本文根据概率法设计了主工作缸的壁厚,所设计的主工作缸壁厚只有传统设计壁厚的35%,有效的减轻了主工作缸重量。主工作缸壁厚的偏差变化对其可靠度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制造中很有必要对壁厚的偏差进行控制。本文为主工作缸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廉振文 《铸造工程》2014,(4):15-16,51
简述了硅砂的高温膨胀过程,分析了其对铸铁件壁厚的影响,提出在浇注过程中砂芯的高温膨胀会使铸件的非加工壁厚减小。通过气缸体曲轴箱的浇注试验,证明了硅砂高温膨胀的存在,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增加壁厚补正量可以抵消砂芯表面的热变形,进而控制砂芯高温膨胀对缸体曲轴箱隔板非加工壁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异形金属气雾罐成形中,会产生壁厚减薄严重及皱折破裂等成形缺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气压胀形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可以降低胀形区应力,减小壁厚减薄率和改善壁厚分布状况,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工艺优化和过程控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拐曲轴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与生产试制结合的方法,对多拐曲轴毛坯精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带阻力墙的飞边槽结构和凸形连皮形式实现曲轴毛坯精化的措施.以连皮的形状和厚度参数为指标,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连皮对曲轴模锻成形的影响;以毛坯精化为设计指标,分析了阻力墙对不同下料尺寸毛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阻力墙和合理的连皮结构可以实现曲轴精密模锻毛坯的精化,此时阻力墙的斜度为10°、间隙为1~2.5min、距模具型腔的位置为10mm,连皮结构为凸连皮、厚度为18mm.生产实践表明,多拐曲轴精化毛坯后材料利用率达到了88.3%.此研究成果可推广到其他曲轴毛坯精化技术中.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无极绳绞车安全制动器液压缸中的碟形弹簧优化设计模型.以体积、质量最小为目标,取碟簧的外径、内径、自由高度、厚度和组合片数为设计变量,运用MATLAB7.0软件中的fmincon函数对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缸体作为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壁厚较薄且很不均匀(最薄处仅为3~5mm),同时其工艺范围狭窄,影响因素众多,是典型难以成形的复杂铸件,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消失模铸造生产.在发动机缸体的模具设计中,考虑产品的特点和后续生产的便利性,结合消失模模具本身的特点,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模具,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气动肌腱驱动的双边铰杆增力夹具及其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肌腱是一种新型的柔性气动执行元件,具有许多普通气缸所不具备的特性,能较好地适应传动技术绿色化这一发展趋势.将气动肌腱与各种型式的机械增力机构相结合,是一种实用而又新颖的创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一种以气动肌腱为驱动力的双边铰杆增力气动夹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其力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