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动极其复杂,目前其CFD计算已由稳态发展到瞬态。在分析液力变矩器瞬态流场特性基础上,通过UDF和动网格技术,对导叶调节过程中变矩器瞬态流场进行了CFD计算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动态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误差较小,说明采用的动态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针对装载机的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匹配,分析其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并对其工作参数进行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液力变矩器的有效循环圆直径作为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运用遗传算法对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液力变矩器有效圆的直径从0.395上升到0.428,在全功率和部分功率匹配时涡轮有效功率分别提高了23%和6.5%,启动工况时最大扭矩提高了23%。由此可见通过优化设计能提升了装载机的动力性,对于装载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延东  刘刚 《机床与液压》2011,(17):48-49,52
对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在不同工况、不同充液率下进行外特性实验,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计算,得到其原始特性,将基于流场数值解的特性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才委  马文星  褚亚旭 《机床与液压》2006,(2):106-108,156
根据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各自特性,在研究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共同工作输出特性和牵引特性的基础上,对由操作人员、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构成的指导操作型控制系统进行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方法的探讨。并编制了相应的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5.
试验是液力变矩器产品特性标定和可靠性验证的重要手段,为此开发了基于电封闭技术的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机,阐述了试验机的整体方案及电气系统、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机采用共直流母线的电封闭驱动加载技术,采用profitbus总线实现控制系统的通讯管理,除能够完成液力变矩器耐久性试验外,还可进行机械效率、原始特性、零速工况、反拖工况及超速工况等性能试验,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活,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试验机的开发为液力变矩器及同类产品的研发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是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的关键部件.液力变矩器的辅助系统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介绍一种新设计的节能型液力变矩器辅助供油系统,并采用AMESim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建模.通过仿真对系统进行分析,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功能,完成在脉动流量输入下的液力变矩器入口油压的动特性响应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为变矩器辅助供油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力变矩器涡轮叶片较薄及整体质量不大的结构特点,为提高其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采用高压铸造工艺,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工艺验证,充分预测多种铸造缺陷,进行高压铸造生产。采用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对涡轮高压铸造充型、热传导、凝固过程和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涡轮高压铸造的实际生产工艺参数进行验证。制定液力变矩器涡轮高压铸造生产流程,确定了高压铸造的最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液力变矩器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机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液力变矩器是轿车上广泛采用的重要零部件,必须保证产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焊后需要进行疲劳试验以考核焊缝的强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焊接数值模拟的发展,预测复杂结构的焊接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和残余塑变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液力变矩器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的三维模型,预测了液力变矩器地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并模拟了疲劳试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状态等,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好地吻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焊接方法与工艺参数,为焊接工件和夹具的设计与加工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对牵引一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和机械制动器的联合制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以联合制动为中心的整车制动模糊控制系统仿真模块,提高了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实现了机械制动器和牵引一制动型液力变矩器的协同工作,对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和机械制动器的匹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液力变矩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客车、风力发电机、工程机械等各种变速器中。传统的设计方法由于精度差、适应性差,已不再适应液力变矩器设计和优化的需要,三维流场仿真在液力变矩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流体力学与现代优化技术耦合研究的日益深入,迫切需要在液力变矩器设计中找到合适的优化算法。因此,采用四种常用的算法来进行基于响应面的叶片数优化,并对算法在全局寻优和约束处理能力方面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表明: 由于使用了大体量外部精英存档策略,AMGA具有最佳的搜索能力,NSGAII在处理约束方面优于其他算法;由于使用邻域交叉,NCGA在解的多样性及全局优化特性上表现较差。优化算法均表现出各个优点,没有哪种优化算法在所有性能上均达到最佳。研究探明了常用优化算法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帮助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章文超 《上海金属》2007,29(6):47-50,55
介绍一种转炉倾动力矩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计算效率高的特点,而且能全面地考虑其他影响条件,通过优化来确定转炉的最佳耳轴位置,可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用于转炉设备的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种全热回收型空调机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关全热回收装置模拟了全热回收型空调机柜和普通空调机柜.利用DT?321s温湿度仪和AR866A风速仪测试了空调机柜的新风点、全热回收点、混合点、送风点的状态参数,基于空气焓差法计算了空调机柜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并通过水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热回收型空调机柜相...  相似文献   

13.
转炉倾动的计算机分析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转炉倾动力矩计算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方法及转炉倾动的动态模拟。在解决铁水流体计算时采用了铁水与渣液分别求解法 ,通过设定出钢点使计算值与实际操作更加接近。对炉体建模采用了复合形回转体叠加方法———独特的三角形分割逼近法来计算炉壳的参数等 ,计算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4.
现有关于液力缓速器制动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均忽略了换热芯子的流阻压降作用,导致计算边界条件设置不准确的问题。为此,基于三维扫描还原的模型重建技术,考虑换热芯子的流阻压降作用,采取全流道式选取方案,选用RNG双方程模型与基于压力的PISO求解算法,运用CFD技术对VOITH公司VR120液力缓速器制动流场进行全流道式数值计算,获得制动力矩与转速特性曲线,并使用流场压力云图对换热芯子的流阻压降作用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动力矩随着转速的升高呈现二次方增长趋势;换热芯子的流阻压降作用显著,是不可忽略的流场边界条件,全流道式数值计算方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赵焕玲 《机床与液压》2022,50(19):104-108
针对双轴机械式陀螺仪力矩需要,分析双轴永磁动铁式力矩器的工作原理,按总体结构布局对力矩器开展总体结构设计,对力矩器的力矩系数、永磁体工作点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永磁体磁性能稳定性试验以及力矩器样机在角速率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陶瓷骨架线圈组合体力矩器的力矩系数波动原因,提出无骨架线圈组合件的结构方案,能够较好解决力矩器在高温、大角速率工作状态下力矩系数波动问题,提高力矩器力矩系数的稳定性,更好地满足系统标度因数非线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相似理论进行制动力矩计算方程的推导;以车辆动力学为基础,以道路坡度为i,液力缓速器安装于重载车辆变速箱输出二轴为工况前提,对液力缓速器长下坡恒速制动方程进行理论推导;将液力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方程与恒速制动方程结合,给出了液力缓速器对车辆的制动减速度综合方程,为液力缓速器恒速制动功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插补精度,在算法中引入轮廓误差和法向加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ADAMS微分方程迭代计算下一个插补点,通过预估—校正法校正迭代精度。采用前S型加减速控制进行速度规划,利用前瞻模块预测速度敏感点和计算减速点的位置,通过回溯法保证进给速度变化量符合机床加速度的要求。最后利用MATLAB对算法编写相应程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差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宋秦中  张良 《机床与液压》2023,51(10):104-108
液力变矩器受到内部流场影响很难选择正确参数,导致输出结果误差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电增压协同技术来分配或规划电动涡轮机的功率,以协调发动机独立工作时的抛物线负载和恒力矩负载,从而得到液力变矩器输出流量精确结果,即通过分配或规划电动涡轮机功率,使车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最优。与普通增压技术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增压协同技术,变矩器输出流量与理想情况下数值最大误差仅为0.01 m3/s,输出结果准确,能够为汽车稳定、高效行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