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模糊故障树理论的泵控马达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主要以泵控马达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系统的故障形式,提出了基于模糊故障杩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来解决液压系统的故障与诊断问题。通过建立该系统的模糊故障树,进行模糊故障树的量化分析,最后进行故障诊断的算法研究等几个步骤来阐明模糊故障树分析液压系统故障的原理、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泵控马达系统存在转速和外接负载扰动的问题,以变量泵-定量马达恒速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相应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了优化后的增量式PID与前馈相结合的复合方式对系统进行控制。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对系统的响应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在两种扰动下反应迅速,马达输出转速能保持在较理想的状态。采用负载箱来模拟负载变化,变频器控制来模拟转速变化,进行了试验台的搭建。在输入转速为800、1 500 r/min时,当突变转速和负载时,马达输出转速能在2 s内恢复到稳定值,稳态转速偏差为0.5%,瞬时转速偏差为5.33%。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调速能力较好,为车载发电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泵控马达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一个大功率实际系统(容量为132kW)的性能分析,用试验说明了如何在不改变泵控马达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输入信号处理来提高系统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AMESim建立了泵控液压马达系统仿真模型,分析液压马达排量和负载惯量对液压马达轴转速的影响规律。以马达转速达到300 r/min的响应时间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后,马达排量为201 m L/r、负载惯量为3 kg·m~2,泵控马达系统马达轴转速响应时间减小,波动降低。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现有泵控马达实验系统功能单一、不易二次开发等问题,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泵控马达电液比例调速实验系统。设计了泵控马达电液比例调速液压系统,匹配了系统参数,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测控系统,最后研制了该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且易于二次开发,可开展泵控马达开环及闭环调速特性实验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应用及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大时滞、大惯性负载变频泵控马达调速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极点配置最优预报自校正PID控制.介绍了极点配置最优预报自校正PID控制器的结构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极点配置最优预报自校正PID控制器不仅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而且调节快速,参数整定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泵控马达位置伺服系统断电保护难题,确定了组合阀式断电保护装置技术方案,完成了该装置的生产、装配,并对其功能、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技术方案设计合理,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工作稳定可靠,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转向轻便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液压转向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好、转向灵活和响应速度快等动态响应特性,即要求比例阀能够稳定、快速的换向和控制流量。基于此,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了油缸在不同参数下的响应特性,研究了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阻尼孔直径对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孔直径在2~10 mm范围内,随着阻尼孔直径的增大,到达指定位置所用的时间越长,即响应速度越慢;阻尼孔直径在1 mm时,其超调量较大;阻尼孔直径在8~10 mm范围内,液压缸有小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时间对有关长管道液压系统的研究发现,过去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章存在局部错误,具体表现为伯德图的相频特性不合理甚至不正确,即相频特性在高频时出现了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因此有必要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4.
15.
探讨了动力转向器转阀刃口结构对总成静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输入轴外圆跳动与刃口宽度变化的数学关系,确定了外圆跳动是造成转阀刃口宽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证转向器静特性符合理想曲线.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了解脉动灌浆系统的力学特性以及压力等参数的控制特性,通过对脉动灌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脉动灌浆系统仿真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施工现场监测的输浆管道压力和流量数据与仿真模型的输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态曲线变化规律,压力及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4%、7.6%,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灌浆条件的变化,通过仿真模型分析,得到了不同的泵送频率、浆液黏度、管道长度等条件下的浆液管道内压力和流量特性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个负载的洗消车,设计基于负载敏感原理的液压系统,初步选择液压元件,介绍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所设计液压系统既能满足每个负载转速单独调节要求,也能满足多个负载同时工作要求,相互之间不互相干扰。通过合理选择液压马达排量,使液压系统效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