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大型液压机液压系统的多液压缸同步运动问题,提出了使用HNC实现精确同步控制的解决方案。阐述了液压实验台控制原理以及其硬件、软件构成。该方案控制系统实现了液压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基于HNC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同步精度为0.05 mm,稳态误差小,且简单易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液压机液压系统的多液压缸同步运动问题,提出了使用HNC实现精确同步控制的解决方案.阐述了液压实验台控制原理以及其硬件、软件构成.该方案控制系统实现了液压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基于HNC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同步精度为0.05 mm,稳态误差小,且简单易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液压机等液压系统的多液压缸同步运动问题,提出了使用HNC实现精确同步控制的解决方案。阐述了液压实验台控制原理以及系统硬件、软件构成。该系统实现液压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分析了实验所得数据。实验结果表明HNC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应用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4.
在冷轧生产线中,激光焊接用来焊接前带钢和尾带钢,从而实现连续生产.焊接前,前带钢和尾带钢的精确对中是决定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此提出一种高精度钢带对中伺服控制系统以实现带钢的精确对中控制方法.该对中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控制器,通过Profibus-DP总线连接分布式I/O控制子系统和Simodrive 611U伺服控制器.利用MTS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采集钢带边缘的位置信号,并通过Profibus-DP总线反馈给PLC,用来计算带钢与生产线中心线的偏差.设诗了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程序,实现了钢带的精确对中,现场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液压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焱玉  田玲 《机床与液压》2005,(4):113-114,163
以数控机床的上下料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其液压驱动装置进行控制,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本体、液压驱动和PLC控制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暖卫浴产品中钻孔和攻丝加工的需求,以标准华中8型数控系统(HNC8)为二次开发平台,设计具有对称结构的钻攻组合机床整体方案,提出利用用户宏程序和G代码实现手摇示教功能的方法,能保证刚性攻丝情况下轴向进给量与主轴旋转角度之间的同步关系;利用HNC8配置双通道参数和开发交互界面,实现组合机床的双通道并行加工。结果表明:该机床操作便捷,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鲁佳  王华  胡波 《机床与液压》2021,49(13):75-79
为解决大部分可变气门控制器无法实现气门的完全可变性,提出一种包含压电和液压部件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实现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有效控制。构造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模型,建立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中压电结构、伺服活塞结构和液压结构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包含2个前馈控制器和1个反馈控制器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采用MATLAB软件对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控制器的控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跟踪性能明显提高,跟踪误差减少约50%,控制电压范围也大大减小。该执行机构能很好地实现无凸轮内燃机气门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液压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以华中数控HNC8数控装置为硬件平台,开发了PCI总线WDM驱动程序,实现了Win32平台下折弯机工艺软件与硬件的通讯.为了提高折弯机控制系统的柔性,在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中,将运动规划、运动控制和数据存储进行分层处理,并对数据结构、逻辑操作和控制算法进行抽象化处理,使各个模块更加独立,提高数控系统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摩擦焊接机床液压及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摩擦焊接机床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实现摩擦接过程液压系统的原理,分析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缺点,论述了以工业IPC计算机及通用操作系统为平台的新型焊接控制器的优点,给出了实现以这种平台为基础的新型控制器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0.
Profibus总线在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湿度测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为操作人员提供人机界面;下位机以MC68HC912BC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配以一总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监控器,利用Profibus-DP总线对温室大棚内多点的温湿度进行智能监控。提出基于MC68HC912BC32单片机的微控制器与Profibus-DP协议芯片SPC3所构成的DP智能从站设计和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经济、方便、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过程控制系统单变量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运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来实现液位、温度和流量的分时控制系统。选用S7-315PLC作为主站控制单元,S7-224作为从站控制单元,PC机和触摸屏作为上位机,实时监控现场运行状况,并进行参数修改,集中管理,方便实验人员查看。改进后的系统已投入使用,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开放型好,集成度高,满足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门子PLC多种通信方式在真空精炼炉控制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西门子PLC综合工业控制机采用工业以太网、PROFIBUSDP、分布式I/0、PROFIBUSPA、RS2 32多种通信方式和多个厂家不同产品在工业现场同一机组进行全自动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高升  邓奕  谢骐  关耀奇 《机床与液压》2014,42(10):187-189
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的电闭环数控机床多伺服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公司S120变频驱动模块,采用共直流母线的电闭环能量反馈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使S7-300 PLC与S120进行数据交流,同时PLC采集速度/转矩信号,进行PID闭环控制,用输出量控制S120逆变模块,达到精确控制转速/转矩的目的。同时S7-300高速串口模块与上位机LabVIEW软件系统通信进行数据交换。试验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了此系统的控制可行性,通过电闭环控制方式可大幅提高电能的利用,对数控多伺服传动控制系统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PROFIBUS现场总线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现场总线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着重介绍了Profibus-DP总线的通信方式,特点和基本功能。并举例说明了基于Profibus-DP总线技术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曹振平 《机床与液压》2015,43(20):66-69
精密传感器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采用以流动单元体为载体,转动链条推动单元体运行,并且在装配线站点处设置流动单元体气动阀自动供气接口,用于单元体接气推动治具动作,从而实现对精密细小零件的快速精密定位和装配。利用西门子S7 300PLC的PROFIBUS网络通信模式,设置装配工位、检测工位,实现整个装配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检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静水压力试验装置进行水压试验时系统故障停机、操作繁琐、自动化水平低等缺点,设计了基于WinCC和PLC的静水压力试验台架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IMATIC S7-300 CPU为核心控制器,采用S7-300 A站主机和B站待机结构,允许进行容错控制,实现S7-300软冗余,增加了系统的可用性。将2支传感器采样压力信号互为校验,保证了测量准确。将密封装置开关、辊道升降、移运装置前进与后退、注水、排水控制集成于监控台中,实现了集中控制。利用上位机WinCC软件设定试验步骤以及压力、保压时间参数,采用下位机PLC软件控制试压泵和电磁阀来实现系统自动加压、减压。该系统具有可用性强、可集中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串行无线通讯设备如何与西门子S7-300 PLC进行连接,实现成焊机组与飞焊车的无线通讯,以便完成飞焊车的三项联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PROFIBUS的300MN模锻水压机操纵系统控制网络有分布式I/O和智能DP从站两种实现方式;与同步系统通讯有全局数据包方式和非组态两种方式.比较了不同实现方式的优劣,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地选用智能DP从站和全局数据包方式,实践表明,在满足通信实时快速性要求的同时,所配置系统网络运行良好,并且显著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条码识别系统在重型汽车纵梁折弯生产线上的应用。叙述了条形码(barcode)系统的组态,具体调试过程。选用P+F的条码识别装置:VB14A和C-BOX300、结合SIEMENS的PLC:S7 315-2DP和HMI:MP370 TOUCH,应用WINCC flexible软件来实现条码的自动识别与读取,并通过不同的条码调用不同的加工程序,进行不同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0.
自由口模式下S7-200PLC与上位机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西门子S7-200PLC,给出了利用高级语言Visual Basic6.0中的MSComm控件实现监控计算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自由通信的方法。文中着重阐述了S7-200系列PLC的自由口通信模式、MSComm控件的使用、PLC通信程序的设计及自由口模式下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