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渣熔铸ZG06Cr13Ni4Mo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处理后的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ZG06Cr13Ni4Mo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观察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系统研究了电渣熔铸前后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通过与电极的对比表明,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晶粒更加细小,其力学性能优于自耗电极,并且各向异性程度低.  相似文献   

2.
感应电渣离心浇铸H13钢斜轧辊毛坯中夹杂物分布均匀,最大直径不大于7μm,大部分小于2μm。铸件毛坯的二次枝晶间距仅为400μm,晶粒度为9~10级。结果表明,感应电渣离心浇铸H13钢毛坯制造的斜轧辊,其使用寿命不低于电渣重熔锻材制造的斜轧辊。  相似文献   

3.
感应电渣离心浇铸H13钢斜轧辊毛坯中夹杂物分布均匀,最大直径不大于7μm,大部分小于2μm。铸件毛坯的二次枝晶间距仅为400μm,晶粒度为9-10级。结果表明,感应渣离心浇铸H13钢毛坯制造的斜轧辊,其使用寿命不低于电渣重熔锻材制造的斜轧辊。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极串联电极坯电渣重熔直径φ385mm H13钢锭,研究了快速重熔与慢速重熔对电渣锭的铸态组织、锻造成品的退火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重熔比慢速的电渣锭的二次枝晶间距大,并且一次碳化物等枝晶间显微偏析严重;慢速重熔的锻造成品的退火组织均匀和带状偏析减轻,横向冲击性能明显提高,达到NADCA207-90标准规定的优质H13钢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电渣熔铸3Cr2W8V圆钢锭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3Cr2W8V圆钢锭化学成份均匀,金属纯净,组织致密,二次枝晶臂间距小。选用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可使其抗拉强度和硬度超过锻件水平,冲击韧性也达到锻件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S - 3400N扫描电镜和EDAX能谱仪对0Crl3Ni5Mo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电渣熔铸件拉伸断口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大型铸件内部裂纹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铸件轴心区域存在的大量气孔和非金属夹杂物偏聚是内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无氟渣电渣重熔及铸锭的凝固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含氟组元的无氟渣;CaO 50%,Al_2O_350%及CaO48%,Al_2O_348%,MgO 4%的渣系进行电渣重熔,由于渣比电阻高,可以提高电效率,降低电耗,消除氟的污染。通过对铸锭组织结构的检测,证明无氟渣电渣重熔铸锭的二次枝晶间距与AHΦ—6渣相比略有减小。所以,无氟渣电渣重熔铸锭偏析程度小,组织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8.
利用MeltFlow软件对镍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究了电渣重熔过程中温度场、流场、熔池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分布特点,通过工业试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定量分析熔速对熔炼过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改善铸锭凝固质量的工艺优化方法。结果表明,渣池内的温度相对较高且分布均匀,熔池形貌近似“V”型。铸锭一次枝晶间距从中心到边缘沿径向逐渐减小,而二次枝晶间距没有明显差别。对比试验数据,数值模拟结果误差较小,可以准确预测镍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过程中的熔池形貌和枝晶间距。随着熔化速率的减小,金属熔池深度降低,ESR铸锭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且宏观偏析程度得到改善,黑斑产生概率逐渐降低。控制熔化速率由0.47 kg/min降低至0.45 kg/min,有利于获得凝固质量较好的镍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铸锭。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电渣熔铸30crMnsiNiA异形铸件质量性能及模拟寿命.试验结果表明电渣熔铸异形铸件性能全部满足技术要求,达到或超过锻造毛坯的性能.电渣熔铸铸件具有如此的优异性能是由于它致密,完全消除缩孔和疏松,夹杂物、有害气体、有害元素纯净,成分及组织均匀.电渣熔铸件内部质量的改善主要是由于钢-渣精炼反应和强制冷却凝固.作者研究证实电渣熔铸是生产异型机械部件毛坯、实现以铸代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Al2O3夹杂物在钢-渣界面处的运动特性及去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洛方  李宏  王耀  李永卿 《钢铁》2012,47(4):23-27
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夹杂物颗粒在钢-渣界面处夹杂物去除层内的运动特性及去除率。结果表明:在夹杂物去除层内,Al2O3夹杂物颗粒的布朗扩散上浮临界尺寸为1.33μm,直径小于临界尺寸的夹杂物颗粒很难上浮去除;布朗碰撞的优势区域主要是直径为2.5μm以下的夹杂物颗粒之间以及直径为2.5~5μm夹杂物颗粒与0.5μm以下的微小颗粒之间的碰撞;直径为20~150μm的夹杂物颗粒在钢-渣界面去除层中9min内很容易完全上浮去除,而直径小于10μm的夹杂物颗粒去除率很低且升高缓慢,是提高钢液洁净度的主要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