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吸湿排汗涤纶精梳棉混纺产品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进 《棉纺织技术》2008,36(1):47-48
为了掌握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混纺产品的导湿性能,采用吸湿排汗异形涤纶纤维与精梳棉纤维纺制不同细度的混纺纱,织制不同组织的织物,并对其导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成纱细度对织物的导湿性能也有影响,成纱细度细,织物吸水性较差,快干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纤维(PLA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性,与涤纶纤维混纺后能提升织物的导湿性能。但由于PLA纤维和涤纶同属于疏水性纤维,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仍不能满足穿着舒适性要求。文中采用新型HPX吸湿排汗剂对PLA纤维与涤纶混纺针织物进行吸湿排汗整理,探讨了浸轧工艺、染色同浴浸渍工艺以及单纯浸渍工艺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HPX吸湿排汗剂整理后,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显著提升;HPX吸湿排汗剂浸轧整理最佳工艺为:HPX吸湿排汗剂用量为40~50 g/L,焙烘温度为130℃,焙烘时间为25 s;染色同浴浸渍整理和单纯浸渍整理都有显著的整理效果,单纯浸渍法效果更优;染色同浴整理时,吸湿排汗性能的耐洗性良好,耐摩擦色牢度较好,但得色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5种毛、绢、麻混纺织物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探讨了纤维混纺比和织物紧度对织物断裂强力、耐磨性、弹性、悬垂性、尺寸稳定性、吸湿透气性、冷温感和手感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毛/麻、绢/麻、毛/绢/麻织物设计的优化方案.指出适当添加弹性化学纤维混纺可以改善麻织物的弹性和尺寸稳定性,采用新型纺纱技术改善含麻纱线的耐磨性;生产中要注意匀整各部分张力,加强织物柔软、防缩整理和通过试织掌握经纬向尺寸变化系数等,可供企业产品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织物紧度对多功能户外保暖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拒水拒油整理剂SK-1005和交联剂SK-FM整理后的腈纶膨体纱为表层原料,以Warmplus纱和Coolmax纱为里层原料,设计开发了4种不同紧度的表、里层组织均为五枚三飞缎纹组织的双层织物,并对其拒水拒油性、吸湿导湿性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总紧度为69.62%时,多功能户外保暖织物的接触角为143.1°,拒油等级为5级,吸湿速率为30.215%/s,液体扩散速度为3.460 mm/s,保温率为39.94%,织物综合性能最好;洗涤10次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稍有下降,但仍能满足服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纯棉织物导湿速干性差、吸湿后衣服与皮肤严重的黏着性等问题,以Coolmax纱线和防紫外竹/棉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防紫外吸湿速干织物,测试4种不同组织结构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和防紫外性能.结果 表明:这4种组织织物均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吸湿速干性能.其中,缎纹组织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6.
 用自纺的五种不同混纺比的19.5tex甲壳素/棉混纺纱织成同规格的织物,测定混纺织物的强伸度、pH值、刚柔性、透湿性、透气性、导湿性等,分析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0/90甲/棉混纺织物的经纬向强力最大,芯吸性导湿性最好,20/80甲/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最好,50/50甲/棉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最大,透气性最好。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和纬向强力及导湿性与混纺比显著相关。从穿着舒适性和纱线织物性能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20/80的甲/棉混纺织物较实用,而30/70的甲/棉混纺比例各方面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刘鹏  冯兆行  李艳清  祝成炎 《丝绸》2011,48(2):24-27
为研究织物中纤维含量、组织系数及织物紧度对织物散湿性能的影响,以PLA/棉织物为对象,通过测试计算织物失重率及散湿斜率,探讨了PLA/棉织物的散湿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的散湿性能随着织物中PLA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组织为2/2左斜纹的织物散湿性能较好,织物紧度的增加不利于织物散湿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云母/竹浆纤维的混纺纱作为原料,以织物热舒适性和纤维导湿理论为依据,设计并开发了平纹、花式透孔、斜纹和麦粒4种组织结构的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同时对这4种组织织物的基本服用性能和吸湿快干凉爽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开发的4种织物均具有吸湿快干的凉爽性能,其中麦粒组织为吸湿快干凉爽性能最佳的织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细涤纶长丝与长绒棉丝光纱交织,通过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织物紧度等参数设计开发出了高吸湿仿真丝涤棉双面机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了滴水扩散时间、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吸水率、透湿量等吸湿导湿性能及光泽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八枚缎纹组织、经纬密度400×320、总紧度85.35%的织物其吸湿导湿性能最强,光泽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Outlast改性腈纶纤维与Modal纤维混纺织物的调温性能.对4种Outlast改性腈纶纤维混纺织物的基本结构与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步冷试验重点测试了织物的调温性能.结果表明:紧度和厚度较大的织物保温性能较好;织物降温速率随时间的延续呈指数规律减小.认为:Outlast改性腈纶纤维混纺织物的保温性能与织物紧度、厚度密切相关;Outlast改性腈纶纤维混纺织物具有较好的温度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3种PIRAY纤维织物的导湿性、透湿性、透气性、抗折皱性、耐磨性及抗紫外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于PIRAY纤维内加入了矿物质,织物具有良好的导湿性和抗紫外性能.由于织物结构的差异,纱卡的导湿性与抗折皱性较好,而耐磨性较差;府绸的线密度与紧度小,透湿性与透气性好;三利格织物由于紧度较大,色泽较深,所以具有很好的防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丽华 《纺织学报》2007,28(7):25-28
为了解十字形涤纶机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利用不同结构的十字形涤纶混纺纱线,设计开发了平纹和斜纹组织的交织物,并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干燥性等进行测试,分析了纤维含量及织物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及织物结构对十字形涤纶机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纯Collmax运动服存在的不足,以珍珠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和Coolmax为主体,在保持原吸湿排汗功能基础上,通过混纺纱线来改善运劫服装的亲肤性、吸湿性:舒适性等性能,同时增加其防紫外线、发射远红外等护肤功能。对设计的5种混纺织物,通过实验分析、评估了其静态湿传递性能、主客观湿舒适性能及护肤保健功能。结果表明,与珍珠纤维混纺的织物具有较高的吸湿排汗性能和服用舒适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护肤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丙纶磁性纤维混纺织物的混纺比对面料舒适性能的影响,采用丙纶磁性纤维、棉纤维、竹浆纤维进行混纺,设计9种不同混纺比的平纹仿毛织物。测试混纺织物透气性、透湿性和导湿性能指标。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估,进而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混纺织物的混纺比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丙纶磁性纤维/棉纤维/竹浆纤维含量为60/10/30时织物舒适性能最优,为多元磁性纤维混纺仿毛织物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杰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18,39(3):50-55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 种织物,通过对9 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合值计算分析发现:在其他规格相同情况下,表里层采用松、紧组织孔隙呈梯度 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好;液态水的传递效果与接结点的分布和接结形式有关,接结点数目的增加有利于表里层之间的水传递。表里层经纱为木棉/ 棉混纺纱,纬纱为吸湿透气涤纶(Coolmax)纱线,且Coolmax 纬纱采用上下联合接结法,表紧里松的组织配置织物单向导湿性能最好,验证了单向导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织物结构对吸湿快干面料导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吸湿快干涤纶织物,以国产吸湿快干低弹网络涤丝为原料,试制了具有不同密度和不同组织结构的系列织物,并采用毛细效应和水滴扩散试验测试其吸湿导湿性能,探讨了影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因素。分析表明织物的吸湿导湿性与织物组织结构、密度及经纬纱交织频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纬密过高或过低、交织频率较大的平纹组织与交织频率较小的16枚缎纹组织均不利于导湿性能的提高。当经纬密度分别为64、40根/cm、组织为5枚缎纹或4枚斜纹时,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7.
灰色理论在麻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令剑  晏雄 《纺织学报》2007,28(4):41-44
利用灰色理论评价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通过测试不同规格麻织物的传热、透气、导湿和吸湿性能,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蚕丝织物各热湿性能指标构成的参考数列进行比较,排出了夏季服用麻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优劣次序,为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证明:在高湿与低湿状态下,厚度和总紧度对织物的透湿性能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湿条件下,紧度产生的影响效果比厚度大,而在高湿条件下,厚度产生的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选用8种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针织物和1种普通涤纶针织物,对它们的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水性、透湿性、湿阻、毛细效应、水分蒸发率等进行测试,分析了蜂窝纤维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窝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远优于普通涤纶织物;蜂窝纤维织物克质量和厚度越小,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越好;要获得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蜂窝纤维含量不应低于40%;芯吸高度并不能客观反映100%蜂窝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蜂窝纤维织物的透湿量和湿阻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开发了6种不同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酸类纤维吸湿发热机织物。通过热湿舒适相关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机织物结构参数对透气性、热阻、芯吸高度、液态水分管理以及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出兼具吸湿发热和导湿排汗性能的热湿舒适机织物提供参考。经测试发现:蜂巢组织能明显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且织物由内层向外层形成回潮率递增的梯度结构,对水分管理和提高单向导湿性能有积极作用,三层蜂巢组织在提升织物吸湿发热性能上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吸湿发热保暖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开发了6种不同结构的改性聚丙烯酸类纤维吸湿发热机织物。通过热湿舒适相关性能测试与分析,得出不同机织物结构参数对透气性、热阻、芯吸高度、液态水分管理以及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出兼具吸湿发热和导湿排汗性能的热湿舒适机织物提供参考。经测试发现:蜂巢组织能明显改善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且织物由内层向外层形成回潮率递增的梯度结构,对水分管理和提高单向导湿性能有积极作用,三层蜂巢组织在提升织物吸湿发热性能上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