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绸》2017,(7)
通过了解竹编工艺特性及其技法表现,阐述竹编技法的主要分类并绘制编织技法图,分析竹编技法在现有面料设计中的案例并借鉴其表现手法进行创新设计。使用竹编拓印技法和竹编影射图案技法将竹编工艺元素应用于面料印花设计中,以竹编工艺中"自由编""弹花编"和"挑压编"技法为灵感来源进行面料编织设计。采用五种不同类型的设计元素实践应用于面料创新,总结竹编工艺在面料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和应用规律,不仅为面料创新设计提供更新的创作素材、提升面料附加值,也是另一种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编织艺术是一门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编织者可利用植物的茎、叶和皮等,或者一些编织材料,运用编、结和织等技巧手法,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饰配件。编织艺术广泛应用于首饰、帽子、包袋和鞋靴等服饰品设计中。编织材料、工艺和装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给编织艺术赋予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梁浩泽 《西部皮革》2022,(18):111-113
藤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藤编制品经历了在编织工艺上与编织形态上的创新,也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满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对藤编工艺进行创新,使用全新材料——纸藤,进行编织,通过不同的编织手法和纸藤进行染色设计和纺织品梭织的方式打造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改良传统编织花形,使其在设计上兼具实用性和美感,并且更容易被普及。让更多设计师,艺术家了解到到这项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并参与到对藤编设计的改良中来。同时也希望能够对藤编这项传统手工艺做出普及,突破地域束缚,展示藤编的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入手,着重研究了我国常见的刺绣、剪纸、编织这三种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服饰品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编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手工艺,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手工艺技术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阐述了编织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简要分析了编织元素的概念、编织元素的原理手法、发展阶段。本篇文章讨论了编织的元素对于服装创新设计的影响因素,并且从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色彩、款式造型、材质),通过实际案例将编织元素溶入成衣设计中,并且制作出成衣作品,不同编织风格的服装面料与不同的元素和谐的契合,设计出符合大众喜好风格同时又具备创新设计的服装造型,在服装设计中注入更多编织艺术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体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通过对《天工开物》中传统手工艺的情感价值进行研究,唤醒人们内心对传统手工艺的记忆和热情,并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重视人的作用,根据前人的研究,对我国传统手工艺进行重新思考,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结合我国当今设计现状把新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天工开物》古代传统造物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为我国当今传统手工艺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创新产品设计中,传统手工艺的情感价值为设计注入了灵魂,使产品的温度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编织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运用编织工艺可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饰品.编织艺术按照编织技法分为三大类别,在首饰、帽子、包袋、鞋靴等服饰品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编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创新给编织艺术带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纬编针织机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对纬编针织复合组织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从编织方式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主要通过与全成形编织原理相结合、与圆机机械设备相结合、与模块化编织系统相结合、与针织后整理相结合等方式,并从图案花纹和服装功能性方面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实例对创新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分析。提出的纬编针织复合组织是在服装设计中形成创新组织的设计思路,为针织织物组织开发及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灿艺 《西部皮革》2010,32(4):38-40
一、裘皮编织加工工艺创新 在高度机械化的社会的背景下,人们需要高情感价值的设计。高情感价值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手工艺的重视,以及自然的韵律感、动感与立体感。编织的手工操作部分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正是手工操作产生了一种有人情味的亲近感。裘皮编织制品也有手工附加值,裘皮编织服装要比整皮服装的价格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0.
张瑜 《西部皮革》2023,(19):29-31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鞋类创意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通过选择传统材料、探索手工编织技术、利用刺绣技术,可为现代鞋类产品带来独特的质感和风格。这种跨越时代的融合不仅能赋予鞋类产品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演化,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对传统文化的延续。通过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鞋类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可为鞋类设计领域带来新的创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推崇快时尚慢生活的理念,手工编织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又重新回归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本文结合手工编织发展的现状,分析手工编织的起源、材料、工具以及针法,探讨手工编织在服饰品上的应用,传承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并为后期手工编织工艺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童装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不可忽略的。文章针对传统手工艺的现状及其在童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可行性探究,探讨如何将传统手工艺更好地融入到童装设计中去,将传统手工艺与实际应用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同时对我国传统手工艺在童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童装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传统手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二者的结合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创意的过程.传统手工艺应用到包装设计中,既能增加产品包装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也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因此,传统手工艺与包装设计的融合也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青睐.现浅析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情况和应用价值,结合现代包装设计中的需求,提出传统手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4.
《家具》2021,(3)
通过研究宁夏传统纹样,对其进行特征型谱分析,借助转译法提取传统纹样图元及色彩,运用形状文法将图元演变设计为新的纹样,使用麻编技法将其设计出具有地域审美特征的麻编家居用品。通过再生纹样在杯垫、坐垫和收纳盒等家居用品中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不同形态下传统纹样在麻编织用品中的再生应用。这不仅对宁夏传统纹样等地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扬,也为现代麻编家居用品的多元化融合创新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胶东剪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胶东剪纸种类、图案及其特点,归纳整理了女士家居服种类及特点,探索了胶东剪纸元素在女士家居服上的应用可行性,总结设计手法并运用到成衣设计实践中。对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途径进行探索,一方面有助于拓展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时尚设计,能更好地丰富设计语言,对于服饰创新设计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麦草编是我国较为早期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且覆盖面广。现对麦草编的生产美学进行研究,包括其发展现状、特点以及美学视角下的工艺技法,并结合工业设计研究麦草编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上的表现力,为麦草编工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希望能为传统手工艺的麦草编发展重新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青 《纺织学报》2007,28(9):92-95
阐述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的历史,以及在工业化生产背景下传统服饰手工艺所受到的冲击,揭示传统服饰手工艺必须走发展创新之路,与现代国际时尚结合,以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的特性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同时列举了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刺绣、镶边和盘扣这3种服饰手工艺的传统样式及其在现代成衣中的应用,分析说明传统服饰工艺如何与现代成衣设计相结合,对传统服饰手工艺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在传承与发展理念下,对传统手工艺各方面进行优点和特色的挖掘,选取合适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设计、再创作,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效益,从而发挥其现代价值。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乌镇竹编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梳理了乌镇竹编产品的主要造型特点、编织手法以及色彩规律,同时思考了乌镇竹编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从而提出基于乌镇竹编的现代灯具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强调其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联系、注重现代简约的审美理念、彰显东方传统人文内涵的设计语意[1],进而通过设计实践来为乌镇竹编的活化与创新作出一点有益的尝试,期待能对乌镇竹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某种方式、带来一点启发,以帮助推动乌镇竹编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毛衫流行趋势,利用电脑横机先进的编织技术,在传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毛衫织物组织创新设计。通过对针织线圈、浮线、集圈、移圈等的组合,将组织设计与编织工艺完美结合,在电脑横机上开发出具有镂空、流苏、席编纹理、网格等视觉效果的组织结构织物。文章详细分析了织物的编织方法和外观效应,并对针织工艺的难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毛衫织物组织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拓宽针织毛衫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