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涤纶(PET)纤维熔融纺丝过程中加入阻燃材料,制得了共混法阻燃涤纶织物;另外,对纯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涂层整理,得到了涂层法阻燃涤纶织物。通过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共混纺丝阻燃处理和涂层阻燃处理对涤纶织物耐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涂层背面作为受热面时,材料整体的阻燃性能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采用涂层面作为受热面时,其阻燃效果远低于共混阻燃的,且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烟雾,增加火灾危险;因此,共混阻燃处理更适合于制备座椅用阻燃涤纶织物。  相似文献   

2.
《印染》2021,(9)
为制备高阻燃性能的涤纶织物,合成了一种新型无卤磷-氮阻燃剂三乙烯四胺亚磷酸酯铵(ATP),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浸轧烘焙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了阻燃整理,并对阻燃涤纶的晶体结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抗静电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ATP的质量浓度为300 g/L时,阻燃涤纶的极限氧指数(LOI)由20.8%提高至28.9%,50次循环洗涤后仍能达到垂直燃烧测试UL-94的V-1等级;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ATP降低了阻燃涤纶的初始热降解温度,残炭率增加;此外,阻燃涤纶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S)和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杂(DOPO)为原料,制备了含DOPO磷硅杂化的阻燃溶胶DOPO-VTS,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0 g/L的浸轧液,采用二浸二轧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涂层整理。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微型量热仪(MCC)和垂直燃烧分析了DOPO-VTS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OPO-VTS涂层整理的涤纶织物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和热释放能力(HRC)较未整理的涤纶织物分别降低26.5%和27.1%;经10次水洗后,整理织物仍具有自熄性,并且熔融滴落物不点燃下方脱脂棉,整理后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8,(19)
将实验室制备的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环磷腈衍生物(DOPO-TPN)制备成阻燃分散液,用高温高压法或热溶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整理品的阻燃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DOPO-TPN能赋予涤纶织物较好的阻燃性和阻燃效果耐洗性,极限氧指数(LOI)可达31%以上。热重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测试结果表明,DOPO-TPN阻燃涤纶兼具气相和凝聚相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植酸(CS/PA)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白度及其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均匀沉积了CS/PA涂层,极限氧指数由21.0%升高至28.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垂直燃烧测试中织物能够自熄且无熔滴,损毁长度由16.0 cm降低为7.6 cm;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52.0%,总热释放量下降33.3%;CS/PA涂层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整理后涤纶织物白度下降了2.5%,为利用环保和无有机溶剂方法制备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涤纶织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用涤纶座椅面料阻燃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异氰酸酯(TDI)与聚醚多元醇预聚反应,制得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与阳离子磷系阻燃剂、无机添加剂和增稠剂一起制备得阻燃涂层胶.通过垂直燃烧法、极限氧指数法、烟密度与烟毒性测试、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等,表征阻燃涂层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效果,并分析其阻燃机理.试验证实,阻燃涂层胶对涤纶织物促进成炭的凝聚相作用非常明显,阻燃效果、烟密度与烟毒性等指标均达到法国NFF16-101-1988标准.  相似文献   

7.
复合磷系阻燃剂在纯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复合磷系阻燃整理剂的整理工艺对纯涤纶织物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5%NaOH预处理、2 0 %的阻燃剂浓度、1 80℃烘焙的热溶法阻燃整理工艺对纯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 ,可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和耐水洗性 ,而且不影响织物原有的风格和质量 ,是一种适用于涤纶织物、安全无毒的阻燃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涤纶的膨胀型阻燃体系整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含磷阻燃剂和含氮阻燃剂复配的膨胀阻燃体系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优化了阻燃整理工艺,并对处理织物性能进行表征.优化工艺为:含磷阻燃剂和含氮阻燃剂质量比为3:1,阻燃剂总用量为20%,焙烘温度为170℃.采用该阻燃工艺处理的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熔滴性,其LOI值可达29.6%,断裂强力下降幅度小于5%.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阻燃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温度提前,形成了膨胀型炭层,残炭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聚氰胺植酸盐膨胀型阻燃体系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改性,探讨了改性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抗熔滴性能、热释放能力、热稳定性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经三聚氰胺植酸盐改性后,涤纶织物的熔滴性能得到改善,阻燃性能提高,在垂直燃烧中能够自熄,达到阻燃B1级.此外,改性涤纶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大幅降低,表明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0.
涤纶织物的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涂层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自制P-N系膨胀型阻燃剂为原料,与结晶Ⅱ型聚磷酸铵、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制成环保的阻燃涂层胶,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探讨了上胶量对阻燃效果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等,对阻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涂层胶对涤纶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集炭源、酸源、气源于一体的自制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且无传统聚磷酸铵复配体系吸湿或"白霜"等问题,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阻燃助剂。  相似文献   

11.
张楚丹  王锐  王文庆  刘燕燕  陈睿 《纺织学报》2022,43(12):109-117
为提高阻燃涤纶织物的吸湿、染色和抗菌等性能,以阻燃涤纶织物(FRPET)为基体,利用多巴胺化学辅助的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分别在织物表面接枝不同分子质量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丙基)氢氧化铵(PSBMA)、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MTAC)以及嵌段聚合物PSBMA-b-PMTAC。分别对其表面形貌、吸水、透湿、透气、染色、抗菌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阻燃涤纶织物改性前后阻燃、透湿、抗菌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PSBMA-b-PMTAC改性的阻燃涤纶织物较原涤纶织物阻燃性能有所提高,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60.7%;改性涤纶织物较原始织物吸水性提高,达到机织类吸湿产品标准;嵌段改性涤纶织物实现了阳离子改性的同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提高27%,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6,(19)
选择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羟甲基化衍生物DOPO-CH2OH(实验室自制)作为涤纶织物后整理阻燃剂,将它们分别制成DOPO或DOPO-CH2OH分散液,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或分别将它们加入涤纶分散染料染色浴中进行染色/阻燃一浴法加工。试验结果显示,DOPO和DOPO-CH2OH都能赋予涤纶织物较好的阻燃性和阻燃效果耐洗性,极限氧指数(LOI)分别可达31.3和29.2,5次洗涤后整理品极限氧指数都比洗前的略有提高;染色/阻燃一浴法处理时,DOPO-CH2OH对染色色光几乎无影响,DOPO影响较大。热重分析认为该阻燃剂在涤纶织物上主要在气相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涤纶织物易燃、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甲基膦酸(5-乙基-2-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5-基)甲基甲基酯(EMD)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构建新型磷-氮协同阻燃体系,采用浸轧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其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结果表明:EMD和N-PMI存在协同阻燃作用,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5.1%,燃烧过程中不再产生熔滴,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比纯涤纶织物分别降低了48.6%和20.8%,且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不受明显影响;整理后涤纶织物表现出典型的凝聚相阻燃机制,与纯涤纶织物相比,其燃烧生成炭层的致密性、连续性及热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而其抗熔滴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则是伴随着熔融发生的高温自交联。  相似文献   

14.
使用棉、阻燃棉、涤纶、阻燃涤纶织物,研究了采用格栅与否两种情况对锥型量热仪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格栅后,纯棉、阻燃棉织物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值变异系数分别由8.5%、11.1%降至4.6%、4.3%,涤纶、阻燃涤纶织物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值由非正态分布转变为正态分布,增加格栅后涤纶、阻燃涤纶织物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值变异系数分别为7.2%、8.9%。说明格栅的采用能够显著提高棉、阻燃棉、涤纶和阻燃涤纶织物最大热释放速率测试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法合成涤纶耐久阻燃剂TEX-3,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分析阻燃剂用量、工作液p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用量为150 g/L,工作液pH值为6时,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达到国家标准B1级)和优异的耐水洗性能(可耐50次以上水洗),且不影响织物的色泽和手感。  相似文献   

16.
为达到涤纶织物的无卤、低烟、低毒阻燃,采用熔融纺丝法实现纳米氧化铁(Fe2O3)对涤纶的阻燃改性,并织制不同组织结构的Fe2O3改性涤纶织物,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与阻燃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改性涤纶平纹织物的综合阻燃性能较优异,与纯织物相比,点燃时间延长132.4%,续燃时间缩短,热释放速率下降30.1%,总热释放量下降19.7%,总产烟量减少43.5%,且烟释放速率减少44.1%;涤纶改性斜纹织物在抑制火焰蔓延方面作用明显,在织物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组织系数越小,紧度越大,织物燃烧后易形成致密炭层结构,从而中断燃烧反应,发挥阻燃与抑烟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李平  朱平  刘云 《纺织学报》2024,(2):162-170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拉伸性能以及白度等。结果表明:PCS/GP成功在涤纶/棉混纺织物表面沉积成膜,包裹住涤纶/棉纤维;T/C-PCS/GP呈现典型的涤纶/棉混纺织物二步热降解过程,在700℃时保留有28.5%的残炭量,说明PCS/GP提高了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能;T/C-PCS/GP的LOI值提升至26.5%,实现了垂直燃烧测试中的离火自熄,残炭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CS/GP的沉积改善了涤纶/棉混纺织物燃烧时存在的“支架”效应;T/C-PCS/G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灾蔓延指数较T/C分别降低了20%和40%,表明其火灾危险性大幅度降低;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残炭电镜照片表明,T/C-PCS/GP能够保留完整的织物编织结构,残炭表面存在明显的膨胀炭层,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相符;热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T/C-PCS/GP分解提前,主要影响棉组分热降解...  相似文献   

18.
黄年华  张强 《印染》2007,33(17):9-12
将自制的羟基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应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TG)和傅立叶红外(FTIR)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阻燃剂对涤纶织物的热降解行为及其阻燃机理。LOI和垂直燃烧法测试表明,随着阻燃剂浓度的提高,LOI逐渐增高,垂直燃烧的损毁长度逐步减小,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为0,且经向断裂强力下降较小。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PET的热降解起始温度及可燃挥发性物质的生成速率,但对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影响不大;TG和FTIR结果则表明,阻燃剂对涤纶织物促进成炭的凝缩相阻燃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光接枝一磷酸腺苷单体(AMP-m-GMA)对不同比例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手段表征和分析阻燃整理前后涤纶、纯棉和涤棉混纺织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并测试阻燃整理前后织物的燃烧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相较于涤纶,AMP-m-GMA阻燃单体的接枝和交联更多地发生在棉纤维表面,棉纤维含量高的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更易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植酸对涤纶织物通过浸轧焙烘法阻燃整理,探讨了植酸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涤纶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经过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植酸质量百分比浓度200g/L、pH值调节为5、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80s。阻燃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提高,热释放速率下降,热稳定性提高,织物的残炭率提高,阻燃效果较好;且白度、硬挺度和断裂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