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骁 《山西建筑》2007,33(19):165-166
研究了砂率变化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指出较小砂率和较大砂率混凝土拌合物的塑性收缩裂缝相对较小,而中间某一砂率对应的裂缝相对最大,这一最大裂缝的砂率变化范围大致在36%-43%之间,水分蒸发速率随砂率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参考国际建筑官员协会ICBO标准,采用平板约束试验、自制的混凝土塑性应力测试装置以及压汞法,分析了再生细骨料粒径、取代率以及混凝土水灰比、砂率等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塑性应力、孔结构及塑性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细骨料粒径范围的减小,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风险逐渐降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使得再生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风险增大;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水灰比对其抗塑性收缩开裂性能至关重要,过大或过小均会提高其塑性收缩开裂风险;选择适当的砂率可以控制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开裂程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配合比参数(水胶比和砂率)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率随水胶比增加而增加,随砂率的提高而减小;而配合比参数对开裂及早期收缩的影响较为复杂,水胶比小于0.45时,随着水胶比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开裂面积提高,而混凝土3d收缩应变与之相反,当水胶比超过0.45后,开裂面积随之减小而混凝土3d收缩应变随之增加;随着砂率由48%增至55%时,砂率在51%时,自密实混凝土开裂裂缝面积达到最大值;随着砂率增加,混凝土3d应变收缩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橡胶砂浆收缩开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平板法及圆环法测试研究了不同代砂率的橡胶砂浆在塑性阶段及硬化早期阶段的收缩开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砂浆具有较好的抗塑性收缩开裂和抗硬化早期干缩开裂性能,在砂完全被橡胶颗粒代替时,橡胶砂浆不产生可见的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5.
车乘乘  孙家瑛  陈福旦 《混凝土》2012,(3):81-83,87
再生细骨料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为废弃混凝土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化利用的道路,而由其配制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开裂性能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该文参考ICBO标准,采用平板约束试验,重点讨论了再生细骨料替代率、水灰比、砂率对其塑性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分析,计算出开裂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开裂风险增大;水灰比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裂性能至关重要,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再生混凝土防裂;选择合适的砂率可以控制再生混凝土的开裂程度。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7,(4)
通过调整机制砂与河砂的不同比例来控制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为0、3%、5%、7%,对比研究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合砂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塑性开裂性能上,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合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均比纯河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要好,当混合砂石粉含量为5%,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性能最优;自收缩性能的发展规律均为前期增长速度较快,到后期逐渐趋于稳定状态,且石粉含量为5%的混合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试验法研究水胶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随水胶比的提高而增大;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裂缝的最大宽度均明显下降,当粉煤灰掺量达到25%时,试件开裂等级为Ⅲ级。  相似文献   

8.
阐述在炎热和干燥环境中混凝土配合比,如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诸参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累积影响通过测定泌水速率。水分蒸发速率,开裂时间和工裂程度作了估计。表明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显著地影响了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参数。盆干硬性混凝土拦合物开裂早于富塑料混凝土拌合物。然而,前者的开裂程度小于后者。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水分蒸发速率为0.2-0.7kg.m^2.h^-1的范围内,而ACI3  相似文献   

9.
废橡胶颗粒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塑性开裂和抗冲击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试验(包括分形维数分析)研究了橡胶砂浆的塑性收缩开裂性能,同时,采用ACI-544推荐的落锤法,研究了橡胶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用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25%的砂,能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显著提高砂浆抵抗塑性收缩开裂的能力。此外,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25%的砂后,虽然混凝土抗压强度较素混凝土下降了34%,但其抗冲击次数却提高了6.2倍。复合掺加橡胶颗粒和1kg/m3的高弹性模量PVA纤维后,混凝土抗冲击次数是素混凝土的8.3倍,为单掺橡胶混凝土的1.3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水分蒸发速率、塑性抗拉强度、塑性收缩应力、抗裂指数和塑性收缩开裂权重值,研究了不同掺量(质量分数,下同)聚丙烯酰胺(PAM)增稠剂对水泥砂浆塑性阶段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开裂有较好的减裂效果,随着PAM掺量的增加,在大风速下水泥砂浆水分蒸发速率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但当PAM掺量大于0.08%时,水泥砂浆水分蒸发速率有所回升;水泥砂浆塑性抗拉强度和塑性收缩应力均随着PAM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PAM掺量达到0.06%后不再减小;随着PAM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抗裂指数呈增大趋势,塑性收缩开裂权重值呈明显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玻璃纤维对水泥砂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板法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作用,并通过混凝土的初始开裂时间、最大裂缝宽度、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评价其影响效果。当水泥砂浆中掺加体积掺量为1.0%的玻璃纤维时,其28d抗折强度接近10 MPa,干燥收缩率为890×10-6;当混凝土中掺加0.25%的玻璃纤维时,混凝土初始开裂时间和最大裂缝宽度明显降低,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降低幅度接近80%;体积掺量增加到0.5%时,玻璃纤维能够完全抑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能够增强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明显抑制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以及早期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中研究了砂率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砂率的增大,初裂前平均每小时的质量损失和24h龄期试验结束时的总质量损失、混凝土初始开裂时间、平均裂缝面积和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均先减小后增大;本研究条件下,当砂率为43%时,混凝土抗裂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轻骨料混凝土塑性收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的原材料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塑性裂缝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砂率及砂的细度模数对轻骨料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最后得出轻骨料混凝土可在结构工程中推广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商品混凝土的塑性裂缝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卞葆芝  张师恩 《混凝土》2001,(12):33-35
塑性裂缝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尚处于可塑状态时产生的裂缝。商品混凝土由于坍落度大 ,用水量多 ,水泥用量多 ,砂率大 ,凝结时间长等原因 ,塑性裂缝出现频繁 ,时而困扰商品混凝土站及施工单位。1 塑性裂缝成因及防治原理塑性裂缝根据成因的原理分为沉降收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硬化前因骨料等比重大的颗粒下沉 ,竖向体积缩小而产生的塑性变形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是指浇筑后还处于塑性状态的混凝土因风吹日晒 ,表面失水过快 ,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出现的裂缝。这两种裂缝经常共生 ,很难区别 ,故统称为塑性裂缝。1 1 沉降收…  相似文献   

15.
裂缝是当前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普遍出现的质量问题。裂缝在某些工程结构或其中某些部位因受限于客观条件而难以防范,难免开裂。排除因结构、荷载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以外,绝大部分混凝土裂缝是由温差应力和收缩变形引起,收缩大致可分为:自身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干缩。其中混凝土塑性收缩影响早期裂缝的产生及扩展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裂缝是当前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建设工程普遍出现的质量问题。裂缝在某些工程结构或其中某些部位因受限于客观条件而难以防范,难免开裂。排除因结构、荷载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以外,绝大部分混凝土裂缝是由温差应力和收缩变形引起,收缩大致可分为:自身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干缩。其中混凝土塑性收缩影响早期裂缝的产生及扩展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大型薄壁混凝土渡槽收缩开裂严重地影响渡槽使用功能和寿命.掺纤维和新型膨胀材料可降低混凝土收缩值,减少混凝土渡槽的收缩开裂.通过平板法和圆环法进行混凝土渡槽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了新型膨胀材料和纤维对混凝土渡槽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6%~8%的膨胀材料可有效补偿和减少混凝土收缩,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掺8%膨胀材料和0.6%纤维的抗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大型混凝土渡槽易发生收缩开裂,严重影响渡槽的耐久性。掺新型膨胀材料可补偿混凝土收缩,降低和抑制混凝土渡槽开裂。采用平板法和圆环法对混凝土渡槽早期抗裂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新型膨胀材料对混凝土渡槽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4%~8%的膨胀材料可有效补偿和降低混凝土收缩,降低和抑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掺8%的抗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普通纤维混凝土因可泵送性差很少用于索塔锚固区。采用多重复合技术,优选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并研究了各配合比的泵送性能;模拟干热环境,对优选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钢锚箱锚固区专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HPSFRC)进行了塑性收缩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和减缩剂对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优化的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2h内泵送性能优良。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塑性收缩的开裂总面积下降,混凝土的抗裂等级提高。当钢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8%时,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自由干燥90d的收缩值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下降了50%;有约束的干燥收缩66d试验环未见开裂,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湿,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相比,钢纤维的加入也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劈拉强度提高了近30%。试验结果还表明,纤维体积率为0.6%的钢纤维与减缩剂复合后,对抑制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现象,为了促进矿物掺合料的工程应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试验采用"弯起钢板约束的平板试验装置"研究了粉煤灰、矿渣两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泌水性和塑性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均可抑制裂缝的出现,试验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小于20%,矿渣掺量为40%时,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