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引江济淮工程文昌西路桥为背景,对钢混叠合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主桥在支架拆除阶段、二期恒载阶段以及斜拉索二次张拉阶段叠合梁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叠合梁的位移、应力、塔偏及线型会随边界条件、荷载类型及拉索索力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斜拉桥主塔及钢混叠合梁的应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且安全储备较高。但对于主梁钢-混结合段处,受力较为复杂,施工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厦漳跨海大桥南汊主桥上部结构钢-混叠合梁中跨合龙段施工实践,介绍了定时合龙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具体施工方法及优点,为类似桥梁中跨合龙段施工提供一套安全快捷、新颖实用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图例,说明论述了作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市两座最大的斜拉桥的施工技术概况。这两座大桥都是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情况大致相同。分(一)、(二)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6.
珠海市洪鹤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500m的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其3号主塔位于防洪大堤背水侧的沼泽区.结合现场施工环境特点,塔周梁段采用支架法不对称架设工艺,确保了防洪大堤的结构安全,克服了陆地施工环境、大型水上设备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困难.标准梁段采用桥面起重机双悬臂对称架设施工,探索了一种新型桥面起重机,辅助... 相似文献
7.
以某采用塔、梁固结体系的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动力模型研究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并分析了该体系独塔斜拉桥在E1和E2两种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两种不同地震输入组合下的主塔结构抗震性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可为独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一座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在采取不同施工方案时产生的主梁内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混凝土现浇湿接缝的最佳浇筑时间,同时对双节段循环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达到了节约工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元江县跨江大桥主桥为背景,对钢混混合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桥梁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建模,选定作用参数及作用组合,重点分析主桥在全流程施工中塔柱截面的竖向弯矩、混合主梁最大应力、索力安全系数与疲劳应力幅以及塔柱与主梁变形。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主梁独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斜拉索与塔柱的相互作用模拟直接影响塔柱截面抗压承载能力,相互作用越强,塔柱截面抗压承载能力越高;标准组合下,斜拉索的索力安全系数和疲劳应力幅均远小于规范设计限值;塔柱和主塔的理论最大位移一般出现在收缩徐变稳定后或最后一对斜拉索安装并张拉完成后。 相似文献
10.
钢-混凝土叠合梁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板的徐变收缩会使截面的应力发生重分布。钢-混凝土叠合梁由于收缩徐变效应使得结构在外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变形持续增加,最终的变形值会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准确计算出结构由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值,在进行结构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于预应力结构的收缩徐变,考虑预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两者相互交换耦合作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精确,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徐变计算能够更近于实际,有利于准确的计算出收缩徐变对钢-混凝土叠合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运用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分别采用等效截面、联合截面和普通截面方式模拟叠合梁截面,对某一双塔叠合梁斜拉桥进行分析计算,并对比计算结果得到结论,可为其他斜拉桥叠合梁有限元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钢-混连续叠合梁的设计和施工要点是控制中墩负弯矩区桥面板混凝土开裂.简要介绍了多种钢-混连续叠合梁负弯矩处理方法,在工程中采用midas软件模拟张拉预应力钢束和调整支点标高法来控制桥面板开裂,为后续钢—混凝土叠合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大跨钢-混叠合连续梁的设计,介绍了钢箱梁的施工,并对无伸缩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施工进行了分析,经检测,钢-混叠合梁结构自重轻、投资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混结合段在混合梁斜拉桥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1∶1节段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了UHPC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并对UHPC钢-混结合段的浇筑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UHPC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均满足工程相关要求;除了人为设置的脱空区域外,其他区域的UHPC与钢板之间结合紧密,且UHPC的表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施工实践,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斜拉索系桥梁的悬臂安装、临时固结、体系转换、桥面合拢以及防裂等施工关键技术开展了理论性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以兰州某钢—混叠合梁拱桥为例,对钢—混叠合梁系杆拱桥索梁锚固区合理应力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将组成索梁锚固区的锚固构件厚度作为参数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设计实践中对各板厚度影响大小不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叠合梁斜拉桥,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了有、无设置阻尼器的三维动力特性分析模型。对该叠合梁斜拉桥的有、无设置阻尼器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得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