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2年,3GPP组织在3GPP的Release5版本提出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UMTS的核心网演进方案.移动通信正从2G向3G演进,不但在无线接入网中采用了更先进的宽带CDMA技术,在核心网络方面也正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变.而IMS是基于SIP协议的在承载网络上附加的网络,是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口多媒体子系统.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使能平台.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与网络》2007,(16):64-64
RADVISION(Nasdaq:RVSN)做为IP、3G及新兴下一代IMS网络统一化视频通信视频网络基础架构及开发工具领先供应商,今天宣布SIP Developer Sute5.0版全面推出。SIP Developer Suite是一种多用途的开发工具,用于开发所有类型的IMS或非IMSSIP应用设备,包括高端底层架构SIP系统到紧凑的嵌入式设备。SIP Developer Suite提供了高性能、丰富的功能性以及高度的灵活性、可定制能力和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SIP协议的IMS系统是未来3G时代实现多媒体应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标准已经成为通信和网络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IMS系统架构和SIP信令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IMS系统和SIP协议的实体对应关系,最终提出了一套基于IMS系统,两个用户终端如何通过SIP信令机制建立多媒体通信的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全IP网络架构下的从终端注册,到会话建立,最终拆除会话完整的多媒体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4.
VoLTE是一种以IMS语音业务为基础的网络技术,IMS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各种多媒体业务的接入,从而最终成为整个IP时代最核心和标准的网络标准架构.本文主要对VoLTE引入IMS核心网组之后的网络优化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2年,3GPP组织在3GPP的Release5版本提出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UMTS的核心网演进方案。移动通信正从2G向3G演进,不但在无线接入网中采用了更先进的宽带CDMA技术,在核心网络方面也正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变。而IMS是基于SIP协议的在承载网络上附加的网络,是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IP多媒体子系统。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使能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西联通固定网IMS演进,本文通过分析山西联通固定网N07信令网为标准三级网络结构,及山西联通固网一对HSTP及全省各本地信令网承接话务的信令负荷情况.对山西联通固网IMS网络演进中信令网退网方案进行研究,固网信令网可实现,本地网层面网元可通过承载A/B网打通,实现全业务IP化承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固定移动融合(FMC)的背景、定义、特点,对FMC实现技术之一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特点和架构进行了阐述。结合某专用网络应用需求,对IMS体系架构及会话消息进行了适应性改进,提出了基于IMS架构实现某专用网络FMC的系统框架,最后给出了专用网络基本话音业务的会话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8.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IMS能够解决移网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软交换是一种基于公共的分组承载网络,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相分离,能够承载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可以平滑到IMS.逐渐形成IMS+软交换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3G网络的发展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兴起,研究了Wlan和3G网络的集成架构和混合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管理。引入Mobile IP技术来达到无缝漫游,同时提出了多接入网络环境下检测Wlan信号强度的异构网间切换方法,并根据延时和中断时间来分析切换方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切换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改进异构网络的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0.
IMS的全程是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多媒体子系统,主要通过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逐渐应用发展成为多种接入方式下的核心网络体系.当前IMS已经成为了国际主流标准组织下的网络控制架构,世界范围内的运营商本身也高度重视IMS的网络试点和商务建设,以便于建设多媒体业务支持下的核心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最早由3GPP提出,为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后被业界广泛认同,逐渐扩展为适用于固定宽带、cable等多种接入方式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目前IMS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标准组织对下一代网络控制架构的共同选择,各运营商都在着手开展IMS网络的试点或商用建设。本文首先对IMS引入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对IMS双POOL组网技术以及大区制组网技术进行了说明以及优劣势对比。  相似文献   

12.
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网的标准架构,在IP多媒体应业务的开发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IMS呈现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网络管理系统(Socia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MS Presence),它丰富了传统电信IMS呈现的业务能力,将手机地址本扩展为社交网络,丰富了好友间互操作,扩展了群组聊天。本文从业务角度出发,分析了IMS呈现的可扩展性,设计了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实体,详细阐述了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点,并实现了系统与媒体的接口,最后以单个用户操作、一对一好友操作和群组操作为例,具体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从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R5版本开始,电信核心网引入了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跨网络的,一致性的服务。分别介绍了多媒体彩铃业务在3G电路域,IMS域中的典型实现方式及其信令流程,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异构网络中多媒体彩铃业务的互通。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2006,(9):48-48
为适应移动业务从以电路语音为主的单一业务向多业务转变,移动网络架构也经历了从2G、2.5G到3G网络的演进,而IP技术的成熟,使得业务承载的技术从TDM方式向IP方式全方位转化成为了可能。承载网络IP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G网络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的分析,结合3G核心网IMS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移动学习系统,并对系统架构和IMS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描述,解决了移动学习中多媒体业务开展的灵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瑾 《信息网络》2005,(3):67-68
IMS的概念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负责制订WCDMA标准的国际化组织3GPP在Release5中定义的。到目前为止,3GPP已经正式发布了三个标准版本。分别是R99(2000年3月冻结)、R4(2001年3月冻结)、R5(2002年6月冻结)。这三个版本都对IJMTS的架构做了定义.但关注点在网络的不同部分:R99的特点是在无线侧引入了UTRAN系统,  相似文献   

17.
徐红军 《信息网络》2005,(11):22-25
由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了一个在全IP移动通信网络中支持多媒体通信的系统结构。文章简要说明了固定网和移动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过程,提出了基于 IMS融合的网络架构,提出了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采用基于服务的本地策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IP网络基于Diff-Serv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iffServ的IMS网络QoS控制机制.利用基于DiffServ QoS模型适用于大规模成熟网络、实施相对简单等特点采实现端到端的IMS网络QoS控制.主要涉及到的技术有QoS映射,策略控制,所涉及到的网元有GGSN,PDF,边界路由器等.  相似文献   

19.
所提出的软件定义网络SDN与传统IP网络互联的架构基于以下核心思想:把整体SDN当成一个传统IP网络的"路由器",由IP网络和该"路由器"通过BGP协议进行域间网络层可达性信息NLRI的交互,从而使得全网的NLRI经过路由同步后达到一致。在此思想下分析设计了互联架构,对该互联架构进行了模块功能测试、多SDN场景下的仿真和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互联架构可以完成SDN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互通。设计的互联架构对原有网络设备的改动很少,所做的改动集中在可软件编程的控制器上,这有利于本架构在具体网络环境中的实施和部署。  相似文献   

20.
博科(推出新的产品,帮助移动运营商重新架构他们的网络,以支持5G服务,并以低于传统网络的成本提供更高的敏捷性和性能。这些创新的新IP(New IP)产品成功地将博科定位为5G性能网络领域的颠覆者,让5G网络助力移动网络运营商(MNOs)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s)应对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今天,那些使用互联网和视频服务的用户创建并移动大量数据,而且物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