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散染料可以在涤纶、锦纶、醋酯纤维、涤棉混纺、涤黏混纺及其他涤纶混纺织物上进行印花,在腈纶上仅能印浅色。用分散染料印花常见的产品有印花涤纶绸、印花针织品、印花涤/棉布以及印花丝织物等,上染率较高,达80%以上;活性染料印花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植物纤维)的印花,如棉、苎麻、亚麻、黏胶纤维、醋酯、竹纤维、莫代尔(modal)纤维、莱赛尔(lyocell)纤维和天丝(tencell)纤维等,一般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只有70%左右;酸性染料印花可用于蛋白质纤维(动物纤维)如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锦纶等,上染率高。  相似文献   

2.
2 1 问 :大豆蛋白纤维适纺哪些品种纱线 ?答 :大豆蛋白纤维除了可以纯纺外 ,还可以与毛、棉、丝、麻以及天丝、莫代尔、竹纤、涤纶、腈纶、锦纶、丙纶、氨纶等各种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以多种配比、不同组分的形式混纺 ,如羊毛 豆纤 6 0 4 0 ,棉 豆纤 5 0 5 0 ,豆纤 亚麻 70 30 ,豆纤 涤纶 6 0 4 0 ,羊毛 豆纤 羊绒 5 0 30 2 0等。它使各种纤维的性能取长补短 ,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性价比适宜的纱线 ,或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纱线 ,如有良好弹性的豆纤氨纶包芯纱等。混纺时所采用的大豆蛋白纤维 ,其规格 (细度、长度 )应与所混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纺织品面料市场上,有许多混纺产品。较常见的有两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毛涤混纺、毛粘混纺、涤棉混纺等等。也有一些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羊毛、锦纶、棉混纺,羊毛、丝、涤混纺等等。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企业为了改善服装面料的性能,研制开发了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羊毛、粘胶、涤纶、亚麻混纺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纺织品面料市场上,有许多混纺产品。较常见的有两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毛涤混纺、毛粘混纺、涤棉混纺等等。也有一些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羊毛、锦纶、棉混纺,羊毛、丝、涤混纺等等。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企业为了改善服装面料的性能,研制开发了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如羊毛、粘胶、涤纶、亚麻混纺等。这些混纺产品中二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聚芳噁二唑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探讨了聚芳噁二唑纤维与蛋白质纤维(羊毛、兔毛、山羊绒、驼毛、马海毛、蚕丝、其他动物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粘纤、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铜氨纤维)、锦纶、腈纶、醋纤、氨纶等混纺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聚芳噁二唑纤维在不同溶剂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质量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γ-丁内酯对腈纶、氨纶混纺织物进行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研究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下γ-丁内酯完全溶解腈纶时对氨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γ-丁内酯对腈纶、氨纶混纺织物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15min,此时腈纶纤维完全溶解,得到氨纶的修正系数d值为1.0536,均值在95%置信水平下,置信界限远小于1%,相比现行的FZ/T 01095-2002、GB/T 2910.12-2009等标准中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无毒、节能环保、反应时间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织物带有汗液时可能对其抗紫外线性能产生影响,采用模拟汗液对不同类型的织物进行处理,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织物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抗紫外性能,分析织物含水率对其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织物含水率的增加,棉、涤纶、锦纶和腈纶的紫外线透过率均逐渐增加,羊毛的TUVA逐渐升高,而TUVB有所降低,蚕丝织物的TUVA和TUVB在290~320 nm波段上逐渐升高,而TUVB在280~290 nm波段上逐渐降低。棉、涤纶、锦纶、腈纶、羊毛、蚕丝织物的抗紫外性能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湿的织物在纱线和纤维之间的水分减弱了紫外线的散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采用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等方法对蚕蛹蛋白粘胶纤维与棉、羊毛、锦纶、腈纶等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以确立蚕蛹蛋白粘胶纤维与棉、羊毛等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莱赛尔纤维、桑蚕丝、棉三组分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试验方法。选定合适的溶剂在优化条件下进行莱赛尔纤维/桑蚕丝/棉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得到了满意的检测结果,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亚麻纺织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的亚麻纺织面料和制品大量面市,如亚麻凉席、亚麻袜、亚麻服装等。亚麻精纺,亚麻和棉、亚麻和涤纶、亚麻和粘纤、亚麻和锦纶及氨纶、亚麻和粘纤及涤纶等二组分、三组分混纺或并股的亚麻针织品更是层出不穷。为了更好更快地出具检验报告,本文提出亚麻、粘纤、涤纶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测试的具体操作和计算方法,与大家探讨。国家标准GB/T 2910—1997《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及GB/T 2911—1997《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但是实际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详细综述了羊毛/棉、羊毛/涤纶、羊毛/腈纶、羊毛/蚕丝等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现状及进展,并指出研究开发新型染料及新型染色方法对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试验与分析,确定利用三氯甲烷去除纺织品涂层基布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氯甲烷为溶剂,试验温度为常温,试验时间为30 min,对羊毛、锦纶、腈纶、粘纤、莫代尔、莱赛尔、聚酯纤维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均为1.00,对桑蚕丝、棉、苎麻以及氨纶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均为1.01。  相似文献   

13.
根据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的特性,对其与棉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不同浓度甲酸-氯化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莫代尔或莱赛尔纤维与棉混纺织物溶解情况,确定了最佳溶解温度。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时,宜采用88%甲酸-氯化锌溶液在70℃的条件下进行溶解,溶解时间为2.5 h。  相似文献   

14.
《丝绸》2017,(2)
红外光谱法已被应用于两组分混纺纤维混纺比的测定,其在三组分混纺纤维混纺比测定中的应用少有研究,文章旨在研究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三组分混纺纤维混纺比测定中的应用。利用红外光谱仪,采集棉、羊毛、腈纶纤维的红外光谱图,应用TQ Analyst软件中的偏最小二乘法,选择合适的峰范围,建立棉/羊毛/腈纶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模型的回归系数、均方根误差的大小,以及与化学溶解法对比分析的结果,得出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准确测定三组分混合纤维混纺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粘胶蚕蛹蛋白纤维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并利用粘胶蚕蛹蛋白纤维与棉、锦纶、腈纶、涤纶不同的化学溶解性质,提出了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较高的粘胶蚕蛹蛋白纤维与棉、锦纶、腈纶、涤纶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羊毛、涤纶、粘胶三组分混纺纱纤维成分分析的试验方法。先对混纺织物的纤维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再对面料进行预处理,根据GB/T2910—1997《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GB/T2911—1997《纺织品 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选定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棉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织物中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甲酸-氯化锌法,但该方法耗时长,且莱赛尔纤维含量较高时会出现溶解不完全的情况。文中参考GB/T 16988—2013《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使用纤维细度仪来定量分析棉与莱赛尔混纺织物,并对比了甲酸-氯化锌法、纤维细度仪法测试的莱赛尔纤维质量百分率及含量偏差。结果表明:当试样中莱赛尔纤维含量较低时,两种方法结果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可满足检测需求;当试样中莱赛尔纤维含量较高时,采用纤维细度仪法所测得的莱赛尔纤维含量偏差较小,更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谭敏红 《印染》2012,38(16):43-45
定量分析深色棉/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先采用碱性保险粉法对棉/莱赛尔纤维混纺深色织物进行剥色处理,然后再于70℃保温20 min条件下,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误差小、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棉/莱赛尔纤维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5 含纤维素纤维的多组分纺织品染整 5.1 含纤维素纤维的多组分纺织品品种组合 含纤维素纤维的多组分纺织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C类)与其它纤维组合而构成的纺织品(如CB类、CD类、CA类等二组分纺织品);另一类为不同纤维素纤维之间组合而构成的纺织品(CC类).纤维素纤维包括棉、麻、彩棉、粘胶(包括竹浆粘胶)、Modal、Lyocell、Polynosic、Richcel和铜氨纤维等;其它纤维包括涤纶、改性涤纶、PTT、PLA、锦纶和腈纶等合成纤维,各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和含蛋白质的化学纤维.本节主要介绍棉/麻、棉/再生纤维素纤维(CC类)以及棉/锦纶(CA类)等纺织品的染整.  相似文献   

20.
王敏 《中国纤检》2012,(22):59-61
本文采用GB/T 12703.1—2008、GB/T 12703.2—2009和GB/T 12703.5—2010三种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分别测试了棉、粘胶纤维、苎麻、羊毛、桑蚕丝、涤纶、锦纶和腈纶等8种单组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了8种单组分织物之间抗静电性能优劣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