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强思远 《工程质量》2002,(6):14-14,29
目前,在我国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砌体结构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提高这类建筑的强度和使用安全,国家在相关规范中规定,在砖混结构房屋中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同时还颁发了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但笔者在多年组织施工及参加检查验收中发现,不少施工人员对砌体的砌筑和构造柱及圈梁的施工质量不够重视,例如,砌筑砂浆不饱满,构造柱烂根、缩径等现象严重,致使墙体砌筑质量差,构造柱与墙体结合不牢,从而降低了配筋砌体结构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砌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供参改.  相似文献   

2.
对两层两开间1∶2砌体结构空间模型采用后加内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加固后,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同时与已有构造柱-圈梁的砌体结构空间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砌体结构采用内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加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延性,与原有构造柱-圈梁的砌体结构相比,抗震承载力及延性相近.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8级特大地震中砌体结构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灾后调査分析发现,结构体系不合理、圈梁构造柱等构造措施不足是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为了清楚知道圈梁构造柱在砌体房屋中的作用,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软件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了建模分析,共建立四个模型:(1)有圈梁构造柱(模型1);(2)有圈梁无构造柱(模型2);(3)无圈梁有构造柱(模型3);(4)无圈梁构造柱(模型4),在这四种情况下,对房屋的受压计算、抗震计算及局部承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表明,圈梁构造柱要同时设置才能有效地约束砌体,从而提高其抗剪、抗拉强度及空间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及构造柱施工工艺,满足村镇砌体结构建筑工业化要求,提出一种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建造体系。利用拟静力试验对传统砌体砖墙及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共2个足尺试件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和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参数,结果表明:1)在地震作用下,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体系能够有效约束砖墙体的过大变形,防止墙体产生大面积倒塌;2)装配整体式圈梁-构造柱体系能够提高结构的初始刚度,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5.
构造柱及圈梁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均具有直接影响。为缩短建筑构造柱及圈梁的施工周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本研究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以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设计了一种新的构造柱及圈梁加固施工技术。首先,通过设计装配式建筑构造柱及圈梁墙基,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然后,利用吊装机将构造柱及圈梁预制构件吊运至指定施工位置;最后,采用加固连接的方式,完成加固施工。通过实例分析可知,应用本研究设计的加固施工技术后,在不同荷载作用力下,构造柱及圈梁的开裂位移与破坏位移均小于传统技术,稳定性与牢固性较高,且建筑结构刚度退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实际地震表明,要保证砌体房屋的安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构造柱和圈梁合理设计的问题.作者仔细分析了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设计,并建议把抗震区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成弱框架砌体结构,有利于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住宅工程楼梯间的构造决定了其外墙圈梁与楼层圈梁(即一般部位的圈梁)标高存在差异,一般相差半个楼层高度(图1),因而不能与楼层圈梁同时施工,给外墙主体施工造成不便。楼梯间外墙圈梁如果采用预制安装方案施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通过对楼梯间外墙圈梁现浇和预制两种施工方案比较,可见外墙圈梁采用预制安装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楼梯间外墙圈梁采用现浇时,其钢筋绑扎、混凝上浇筑和养护使圈梁上、下两部分砌体不能连续砌筑。由于与构造柱相邻的砌体兼作构造柱的模板、砌体砌筑间断,使构造柱也必须分段浇筑。这样不仅不可避免地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使构造柱增加了施工缝,从而使它产生接槎不  相似文献   

8.
使用BIM技术对建筑砌体墙进行深化设计。利用此新型深化设计方法的三维可视化及信息化的特性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准确地分析砌体与构造柱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对过梁尺寸及位置、构造柱尺寸及位置并提前预留构造柱钢筋、圈梁尺寸及位置和砌体砖排布形式的准确性控制,并辅助现场交底及检查工作,提高砌体施工质量,减少材料浪费,改善现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左榕军 《安徽建筑》2002,9(4):49-49
目前我省大多数使用的仍多是配筋砌体用房.笔者在多年组织施工及参加检查验收中发现,不少施工者对配筋体中的砌筑、构造柱及圈梁的施工质量不够重视,例如,砌筑砂浆不饱满、构造柱断条、烂根、缩径和干缩等现象严重,致使砖与砖结合不牢、构造柱与墙结合不牢,降低了配筋砌体结构的安全性.笔者在学习《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配筋砌体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高宇峰 《山西建筑》2002,28(10):20-21
就目前多层砖混结构圈梁和构造柱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从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砌体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以上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自建住房以无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为主,其抗震性能差。新建房屋可采用现浇圈梁构造柱的构造措施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对于已建成的老旧房屋,提高其抗震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采用外贴预制圈梁构造柱加固砌体结构的技术,该种技术的圈梁构造柱预制,运至现场拼装,用黏结材料使之与墙体连为一体,从而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随后,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并介绍了在试点工程上应用情况,可为我国既有农村自建住房的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的暗桁架其特点是在砌体结构的基础墙中利用基础墙上下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及基底板,将其纵筋连通;另在基础墙内适量设置小断面构造柱,其中距不大于基础墙高的四倍;构造柱上下端必须与圈梁及基底板连牢.这样,砌体上下的圈梁、基底板及左右的构造柱将构成对其中砌体墙体的有效约束.在此情况下,新构成的基础对软硬不一的地基反力将会起到暗桁架的有利效应,同时亦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实际地震表明,要保证砌体房屋的安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构造柱和圈梁合理设计的问题。作者仔细分析了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设计,并建议把抗震区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成弱框架砌体结构,有利于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砌筑墙体内合理位置长距离竖向和横向钻孔、穿钢筋、注浆,形成类似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杆件,增强了墙体延性和砌体结构整体性,使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有较大提高,而且有效地减少住户的租房时间和搬迁范围,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造价。该技术可广泛用于砌体结构建筑中各种砌筑墙体的加固。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施工复杂、施工质量差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圈梁构造柱施工工艺。通过低周往复试验对粘土砖墙、现浇钢筋混凝土约束砖墙、新型圈梁构造柱约束砖墙足尺试件展开研究,获得三类墙体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一系列抗震性能评价参数,对比分析各类墙体的抗震性能。同时,对三类墙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各类墙体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等力学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圈梁构造柱约束墙体的承载力高、延性好,累计耗能能力强,能够较好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从而保持墙体开裂后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满足工程抗震设计要求,适合在乡镇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约束刚度对砌体结构中现浇楼板裂缝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设和不设圈梁及构造柱的两种砌体结构模型进行试验 ,并应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圈梁及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现浇楼板非荷载裂缝的影响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砖混结构中,常见的现浇检结构主要是构造柱、圈梁、现浇板及楼梯等,这些部位的钢筋改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世,提高了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以上结构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对钢筋绑扎质量重视不够,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员对某些部位钢筋受力状态不明确,以致产生各种施工缺陷,给工程留下了不应有的隐患。现谈谈施工中常见的几个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构造柱钢筋绑扎存在的问题。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不注意构造柱箍筋在圈梁连接处的加强措施,忽视构造柱与砌体整体连接,如梁柱结点处,柱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砌体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利用BIM技术对砌体结构进行深化,并对构造柱、圈梁、过梁、洞口、线槽等进行综合排布,同时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和可出图的特点来指导砌体工程的施工,从而避免了返工和材料浪费,提高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活奔小康,关键是用房。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都是配筋砌体用房。为综合提高配筋砌体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结构安全,国家在“设计规范”中规定,在砖混结构的房屋中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同时还颁发了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笔者在多年组织施工及参加检查验收中发现,不少施工者对配筋砌体中的砌筑、砌  相似文献   

20.
任迁 《山西建筑》2012,38(10):52-53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析构造柱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总结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实践,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及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