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黄陂湖水环境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退耕还湖恢复黄陂湖水域面积和湖泊容积,加大支流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实施岸线整治提升防洪能力,构建河口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黄陂湖整体生态系统健康等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太湖流域上游长荡湖、滆湖、竺山湾三大典型浅水湖泊藻类功能群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水文、水质及浮游植物数据,采用Q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TLI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分析了3个湖泊的水质状况,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变换(NMDS)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特征,采用冗余分析探讨了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荡湖和滆湖水质整体属于轻度富营养化,竺山湾除冬季外,均属于中度富营养化;长荡湖、滆湖、竺山湾分别有浮游植物7门61属96种、8门75属129种和6门53属124种,分别划分为9、10和11个优势功能群;3个湖泊藻类功能群变化的共同环境因子是水温、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而总氮和氮磷比对3个湖泊功能群结构变化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双龙湖底泥氮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氮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氮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沉水植物在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在回顾浅水湖泊多稳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沉水植物在浅水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中四个方面的作用,即沉水植物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能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物质;对有毒藻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过程产生影响。最后,指出恢复沉水植物是实现浅水富营养湖 泊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冶市城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为掌握其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对大冶市尹家湖、红星湖和三里七湖的夏季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并运用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湖泊发现浮游植物合计8门116种.运用优势度指数(Y)分析得出,尹家湖...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湖泊多为浅水型,湖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务之急是积极恢复湖泊生态环境,还湖于民、还湖于大自然.通过查阅有关权威研究成果、历史文献,结合调查资料,科学评价城市湖泊现状,分析其演化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湖泊防治、维护湖泊健康生态及湖泊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闸控通江浅水湖泊水位变化对湖泊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湖泊水位变化及其对入湖径流、水闸调控、江湖关系和人类开发活动等因素的响应很有必要.以长江中下游典型闸控型通江浅水湖泊菜子湖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2016年湖区、通江闸上、通江闸下、长江干流4个代表性水文站点的实测水位数据,结合遥感影像、湖区围垦...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淡水湖泊资源丰富,且多为中小型浅水湖,受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城市化率高,人类干扰强烈,境内湖泊面临着富营养化、服务功能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太湖流域东南部苏州市吴江区的湖泊群为例,在分析浅水湖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类型湖泊生态健康的概念框架,构建湖泊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选择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干扰与生态建设4个要素共12个指标描述湖泊健康水平,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与人类对湖泊资源的粗放式开发是造成湖泊生态功能失衡的主要原因。以评价结果为指导,制定典型湖泊三白荡的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措施与方法,旨在为湖泊生态系统管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里下河地区浅水型湖泊高等水生植物群落现状及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以大纵湖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及7月分别对大纵湖高等水生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里下河地区典型浅水型湖泊大纵湖水生态环境特征,并提出相应改善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湿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中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湿地植物的根系或根孔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传输不为人见的“高速公路”,系统中部分水分和养分的变化会很快地通过根系或根孔系统影响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开展水陆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湿地植物及其根孔的生态功能研究,防治非点源污染,一方面将为土壤大孔隙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理论,促进土壤大孔隙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可为用生态—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扬州境内3个湖泊(高邮湖、邵伯湖和宝应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运用相关系数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湖泊的群落组成均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种群,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趋势较为相似;水温、N、P是影响3个湖泊浮游植物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TN是影响高邮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NH+4-N、TP和p H是影响邵伯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CODMn、NH+4-N和TP是影响宝应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2.
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中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湿地植物的根系或根孔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传输不为人见的“高速公路”,系统中部分水分和养分的变化会很快地通过根系或根孔系统影响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开展水陆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湿地植物及其根孔的生态功能研究,防治非点源污染,一方面将为土壤大孔隙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理论,促进土壤大孔隙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可为用生态一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里下河地区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于2013年4月对里下河地区4个典型浅水湖泊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测定分析相关水质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找出了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湖泊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趋向于单一化,铜锈环棱螺和霍甫水丝蚓是该地区典型湖泊的主要优势物种。冗余分析排序中,排序轴前两轴特征值较大,为0.168和0.115,合计0.283,分别解释了42.6%和31.8%的物种-环境变异,PO3-4-P、Chl-a和DO是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太湖五里湖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针对太湖五里湖水质严重污染和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从分析浅水湖泊生态恢复的理论入手,提出生态恢复过程中控源减污、生境改善、生态重建、稳态调控的四个关键步骤,评价了西五里湖生态恢复示范工程的效果,计算了示范工程区水生植物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指出达到景观要求的草型清水稳态湖泊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5.
沉水植物是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的关键因子,其覆盖度是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植物措施的重要参数。从沉水植物作用机理出发,通过收集天然浅水湖泊沉水植物变迁情况,分析国内外相关学者和工程的研究成果,得出在浅水湖泊沉水植物覆盖度设计时可在50%~70%范围内取值;对于污染负荷小的湖泊,可以取相对较低的值;对于水塘,其取值可按约30%考虑;当营养盐浓度超过阈值时,覆盖度应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工程经验,在污染源恒定的情况下,覆盖度越高,对水质可起到越好的维持效果。同时,针对影响沉水植物覆盖度的有关因素,例如底泥污染、水体透明度以及季节变化等作了思考并给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为今后浅水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水体仍处于中-富营养化。探求富营养化限制性因素对于防治双龙湖富营养化、维护双龙湖水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双龙湖藻类增长潜力试验研究,确定双龙湖富营养化限制性因素是磷,这对于采取适宜管理措施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河流域上游干旱地区湖泊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选取干旱区典型湖泊——乌梁素海、奈伦湖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冰封期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冰封期湖泊营养状态特征与浮游植物物种组成、数量及多样性指数,利用冗余分析(RDA)揭示浮游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影响关系,并运用方差分解分析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冰封期水体浮游植物共6门21属29种,其中硅藻12属16种,占据全部物种的55.2%;不同采样点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2×104~1.4×105cells/L和0.047~0.328 mg/L,主要优势种以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anceps)等硅藻为主;不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范围0.70~1.74,介于中度污染,表明研究湖泊浮游植物多样性相对较差;不同采样点位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主要处于Ⅱ、Ⅲ等级,即极不相似和轻度相似,表明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扬州境内3个湖泊(高邮湖、邵伯湖和宝应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运用相关系数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湖泊的群落组成均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种群,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趋势较为相似;水温、N、P是影响3个湖泊浮游植物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TN是影响高邮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NH+4-N、TP和pH是影响邵伯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CODMn、NH+4-N和TP是影响宝应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朱家窑湖泡季节性浅水湖泡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该湖泡在水陆相转化过程中生成的鱼类所需营养物质的输出和利用,引进和开展季节性浅水湖泡渔业生产技术,并通过实践取得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果,为今后类似季节性湖泊条件的渔业生产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洪泽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淮河及湖泊周围地区环境污染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我国第4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水生生态环境呈现退化趋势.分析了洪泽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水质下降、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论述了洪泽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因素,入湖污染物的总量超过洪泽湖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灾害频发,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不稳定、外来物种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洪泽湖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