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膜小麦膜缝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膜缝入渗试验得出了入渗速度与入渗系数、入渗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膜缝灌水优势及不同单宽流量、不同封水成数的技术指标,从而确定中水均匀度及灌溉水的利用率较高、灌水后入渗水量分布均匀的灌水技术参数,为地膜小麦缝灌水技术进一步在灌区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3.
4.
试验选择了膜缝宽度、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密度及水深四个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极差分析方法,以入渗速率和水平与垂向湿润锋推进距离的比值为评价指标,得出了适宜室内试验条件下膜缝沟灌较为合理的技术要素组合,即当初始含水率为9%、土壤密度为1.45g/cm3时,最优膜缝宽度为5 cm,最佳水深为12 cm。这对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棉花膜上灌水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花膜上灌的灌水技术、节水机理、增产效应、经济效益、水分入渗规律、水力特性、水流运动方程、灌水均匀度、灌溉效率做了系统的论述,并对膜上灌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通过1998~1999年在石家庄地区以及2004~2006年在保定地区大面积推广棉花膜上灌水技术,收到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膜孔灌 使用水力自动定量的田间均衡分水计量装置,把水均等地分到各灌水畦,然后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专用灌水孔给作物分水计量的灌水方法,叫做膜孔灌。为消除膜侧旁渗,需要在每幅地膜的两侧,利用膜间空地筑起畦埂,并把膜边上翘埋入畦埂中,使水流集中在膜槽内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实现均匀灌水。新疆的膜孔灌有三种形式,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吴建平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45(9):45-46,48
为使覆膜小麦这项技术发挥更好的效益,以探索节水、高产、经济合理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并与裸地小麦相比较,从而获得此方面节水、高效的优化灌溉制度,用于指导地膜小麦生产,合理配水,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涌泉灌技术属微灌范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适于果园灌溉的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为探究其在大田作物中应用的可行性,1997—2000年在山西夏县杨村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涌泉灌与膜上灌相结合应用于大田宽行作物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其节水达59.5%,增产15%以上。通过试验研究为涌泉灌技术应用于大田作物提出了初步的规划设计依据和参考。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棉花中采用涌泉灌技术,其还本年限仅4.2年。效益费用比为2.8。说明其在大田作物中的应用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3.
膜下滴灌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滴灌技术与塑膜覆盖技术的有机结合,非常适于大田宽行作物灌溉,尤其适用于棉田灌溉。文中针对目前棉田灌溉技术现状以及水资源愈来愈匮乏的现实,着重阐述了棉田中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中就几年来在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出现的群众认识问题、投资问题、体制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技术服务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运城市及我国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大田浑水波涌畦灌灌水试验资料,研究了浑水波涌灌周期数、循环率和浑水含沙率等要素对浑水波涌畦灌灌水定额和节水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试验条件下的浑水波涌畦灌的最佳周期数为3,最佳循环率为1/3,这些研究成果为浑水波涌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本区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区的井灌工程作了总体规划,并对节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