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量的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基础上,对D块兴隆台油层隔夹层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隔层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在平面上大面积分布;夹层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发育不稳定,呈透镜体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针对研究区高3618区块的厚层稠油储层,综合测井资料、分层资料对其内部隔夹层进行识别区分,采用将隔层作为结构单元的建模方法来建立夹层的三维模型,有效揭示隔夹层的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开发方案调整和稠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隔夹层的分布影响着盆地注水开发以及油气藏的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发育的隔夹层包括泥质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两类,其中泥质隔夹层主要是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细砂岩及部分粉砂岩,钙质隔夹层包括钙质细砂岩、钙质粉砂岩等,在测井及岩心显示上,两种隔夹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姬塬地区隔夹层平面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的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相资料,从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内普遍存在隔、夹层,通过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研究,认为该储层的主力层山23段层内非均质较强,山2段储层具有较大的分层系数,存在层间隔层,主要为泥质隔层,分布不稳定,具有层间差异性;山2段储层的各小层砂体连通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山23段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以子洲气田山2段储层的测井资料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相资料,从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内普遍存在隔、夹层,通过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研究,认为该储层的主力层山2^3段层内非均质较强,山2段储层具有较大的分层系数,存在层间隔层,主要为泥质隔层,分布不稳定,具有层间差异性;山2^3段储层的各小层砂体连通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山23段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Zq2区长2油层的主要特点为高水饱,含水饱和度50.8—52.2%,局部具有底水能量,隔夹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状况对油水运动规律起着很大影响:隔层厚度大底水驱替能量弱,隔层薄底水能量作用大,易形成底水锥进,底水造成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层内夹层发育,油层纵向上连通性差,层内夹层少且厚度薄,油层纵向上连通性好。本文根据Zq2区长2油藏的开发动态,从生产层长213隔夹层及底水分布、油层改造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了隔夹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为长2油藏今后更好的开发,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南沙二上2+3油藏该项目针对油藏综合含水高,隔层小,剩余油分布零散;基于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了精细地质模型,并对隔夹层分布、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剩余油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分布比较零散的特点,立足井组进行挖潜;依据隔夹层研究成果,利用分层手段强化二、三类层的动用,对应油井实施差异性提液与卡堵水相结合,提高油藏层间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8.
濮城油田西沙二上2+3油藏项目针对油藏综合含水高,隔层小,剩余油分布零散;基于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了精细地质模型,并对隔夹层分布、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剩余油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分布比较零散的特点,立足井组进行挖潜;依据隔夹层研究成果,利用分层手段强化二、三类层的动用,对应油井实施差异性提液与卡堵水相结合,提高油藏层间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永8断层的地层、岩心、岩性、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岩性描述。通过对典型井70余米岩心进行系统观察描述,并充分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等对该井沙二段5-6砂层组单井相进行详细分析,绘制岩心综合柱状图。统计分析得知,该区有效隔夹层的物性下限为孔隙度18%,渗透率35×10~(-3)μm~2,泥质隔夹层最小厚度为0.5m左右。对永8断层有关泥岩隔层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该地区增储挖潜及剩余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10.
塔中井区主力产油层组东河砂岩为一巨厚的砂体,根据对岩心资料的观察发现其中隔夹层发育。由于受到砂体内隔夹层的阻渗影响,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注水开采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所以,研究东河砂岩的隔夹层对油田降低产水率、提高油气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根据岩心资料与测井资料,将研究区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与钙质隔夹层三类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每一类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出普遍适用的测井隔夹层识别方法,为油田挖潜提供测井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11.
魏家湾井区是南泥湾采油厂主力产区之一,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段,油藏为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突出。魏家湾井区长4+5段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微相以分流河道、河漫滩为主。根据成因类型和控制因素的差异,可以分为三大类不同的隔夹层,分别为泥质、钙质、物性隔夹层。通过测井曲线的解释可以识别出钙质、泥质隔夹层,研究区块主要以泥质隔夹层为主,其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成岩作用和断裂作用也对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魏家湾井区为例来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泥质隔夹层。通过测井综合分析确定了隔夹层的识别标准并绘制了隔夹层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Q131块沙三下亚段巨厚砂砾岩体是良好的油气储层,其内部隔夹层的研究对油藏细化开发单元和油水运动规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3种类型隔夹层,分析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成因和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岩性、电性及物性识别模式。根据该模式开展全区隔夹层识别,对隔夹层分布进行了细化描述,为开发中后期细分开发单元和开发方式转换提供地质依据,为该类油藏制定合理调整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辽河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凹陷,进入开发中后期急需开展蒸汽驱、SAGD、火驱等开发方式转换,而块状油藏成为首选。储层内隔夹层的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开发方式的选择,对隔夹层的识别和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辽河稠油块状油藏的沉积类型主要以水下扇为主,储层内隔夹层岩性以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层厚度较薄,分布不稳定,为识别与描述带来了困难。本次研究以取心井为基础,开展电性特征对比和岩心资料分析,建立隔夹层岩性和电性的划分标准,利用密井网资料,通过剖面追踪和建模预测,刻画出隔夹层的展布特征,为开发方式转换奠定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濮城西区沙二下主力层层内非均质性认识薄弱,影响了层内剩余油的高效挖潜。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对夹层进行了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濮城西区沙二下主力层内夹层可分为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三种,其中物性夹层个数比例最大,厚度相对较薄,岩性以含砾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含油气性,是主要的夹层类型。夹层的分布与物源方向关系密切:垂直物源方向上,主流线位置多为河道纵向侵蚀形成的薄层物性夹层,向两侧渐变为泥岩夹层;顺物源方向上,近物源区多为河道侵蚀残留的薄层物性夹层,远离物源区具有河道侵蚀能力减弱的特点,夹层多为厚层物性夹层、泥岩夹层;此外钙质夹层分布随机性大,多分布在复合河道的底部或是顶部,局部发育。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测井解释、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资料对劳山开发区长6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控制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层内砂体的韵律性发育明显,泥质夹层分布范围广,使层内非均质性增强。层间单砂层、隔层数量较多,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的值均较大,表明层间非均质性强。储层砂体、物性的平面变化主要是受沉积相带分布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6.
水力压裂时对夹层厚度的选择一般认为小型压裂应大于5m,大型压裂应大于15m.低渗透油田一直以4m作为隔层下限.大庆西部低渗透油田油层多为薄互层,油层不但厚度较薄而且层与层之问的夹层也较薄,给分层压裂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进行隔层遮挡作用的判断及缝高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也是压裂选井选层、层段划分及优化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笔者在研究裂缝延伸高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夹层遮挡作用,对隔层的分层界限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压裂层段划分方法.现场试验32口井,打破了以往夹层厚度小于4m不能分层压裂的界限,从而拓宽了压裂选井选层的范围,对提高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涠洲A油田处于高含水期,单井含水在70%~91%,含水上升规律与ODP差异大,且含水上升速度与避水高度关系不明显,另外隔夹层分布的不确定性影响含水规律的认识。通过探井评价井以及开发井的岩心、岩屑取样,确定涠洲A油田目的层铝、钒元素预测储层和泥质岩层的图版,通过Al、V元素曲线,对涠洲A油田目的层进行元素反演,来表征目的层的隔夹层分布情况。在元素反演的约束下,对涠洲A油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并应用于数值模拟研究。地质模型为非均值模型,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数值模拟中单井压力、含水率拟合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马厂油田属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2.01%,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了进一步实现老油藏的持续稳产,不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认识是关键,尤其是厚油层层内隔层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不清,隔夹层对油气运移、水淹级别的影响缺乏了解,导致剩余油分布和流体性质变化规律认识不明确。从近两年剩余油监测资料运用效果表明,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认识跟生产实际差距较大,严重制约着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Sazankurak油田储层和隔夹层的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油田的生产现状和新井实施效果,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开发部署调整提供依据.研究表明,Sazankurak油田K1V和J2之间以及内部没有稳定的隔层,砂体上下连通,确定其为块状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广泛分布,局部富集”,K1V顶部剩余油分布广泛,在大于120m井间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刘玉娟  瞿朝朝  张倩萍  李宛珊 《当代化工》2021,50(10):2338-2343
为明确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开发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挖潜方向,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端顶部、夹层下部.夹层越长,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低、范围越小,下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高、范围越大.隔夹层规模越大,采收率越高,但注水井钻遇隔夹层降低采收率2%,生产井钻遇隔夹层提高采收率2%.注水井隔夹层降低纵向波及系数,隔夹层越长,上部波及程度越大,下部波及程度越小.存在隔夹层驱油效率好于无隔夹层,隔夹层越长,其上部驱油效率越高,其下部驱油效率越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渤海L油田调整挖潜试验中,部署水平井产油量达到85 m3·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