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军  张磊 《机电工程》2007,24(2):1-2,10
分析了三电平脉宽调制(PWM)整流器在旋转dq坐标系中的简化数学模型,建立了电压电流解耦环节,对解耦后的dq轴电流分别进行PI控制.给出了MATLAB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整流器谐波小、功率因数高、动态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三相电压型整流器SVPWM控制简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春  韩瑞华  江明  陈其工 《机电工程》2006,23(10):39-41
提出了应用于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整流器的空间矢量简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输入电压空间矢量定向,合成所需参考电压,结合直接电流控制的方法进行电流跟踪控制,提高了整流器的整体性能,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整流。  相似文献   

3.
针对PWM整流器中传统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因固定环宽而引起的功率管的开关频率变换剧烈、频率低时跟踪性差、频率高时开关损耗大等问题,对PWM整流器的电路拓扑、滞环电流控制方法下的电压环、电流环以及三相锁相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对滞环电流的控制过程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自跟踪PWM控制策略,并对这种控制策略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然后利用Matlab对电流自跟踪控制算法进行了系统仿真,同时又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8035为核心,搭建了软、硬件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电流自跟踪控制策略的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同相位,实际电流能够快速跟踪参考电流,能够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该种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测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的相角,利用三相电压型整流器(VSR)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M)及PI调节器直接控制调制函数的相角,实现三相电流型整流器(CSR)的三逻辑空间矢量调制,并实现了电流型整流器交流侧的单位功率因数和直流侧电流的平稳运行。利用独立于硬件模块的功率因数二阶调整,稳定生产中的整流器功率输出。实际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杨俊莲 《机电信息》2012,(3):132-133
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了输入电流跟踪指令电流,输出稳定直流电压,给出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PI调节器的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三相PWM整流器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PI调节器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的单相PWM整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单相PWM整流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单相PWM整流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为CPU,以2SD315A为IGBT的驱动模块,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点,简化了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证实了所设计的整流器能实现交流侧电流的正弦化,交流侧电压和电流的同相位,以及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相似文献   

7.
梁荣新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615-2617
提出了两种采用具有双输出端的第3代电流传输器(DOCCⅢ)实现的浮地精密全波整流器,其中一种为浮地电压精密线性整流器,可实现对微弱浮地电压信号的处理;另一种为浮地电流精密线性整流器,对微弱浮地电流信号的整流非常适合.文中给出了整流输出波形及线性度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当前常见的三电平整流器装置拓扑结构,VIENNA整流器装置的拓扑结构开关器件少,功率密度高,输入电流畸变率低,输出功率无开关直通问题,不需要设置驱动死区时间,可靠性高,其拓扑和控制方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了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整流器能实现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徐鹏鹏 《机电信息》2014,(33):144-146
针对三电平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提出了一种基于ip-iq法谐波指令电流计算、模糊PI自适应控制和三电平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模糊PI自适应控制器的输入为谐波指令电流与APF实际输出谐波电流的差值及其变化率,输出为参考电压。研究了引入平衡因子控制变换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具有良好的谐波补偿性能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三电平二极管钳位式整流器拓扑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在a-b-c和d-q坐标系下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双滑模控制策略,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直流侧电压的动态响应性能得到大大改善,实现了高功率因数控制,能够实现能量的回馈且网侧的电压电流波形平滑,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