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为纪念世界雷达诞生70周年,庆祝中国雷达诞生60周年,促进雷达技术的交流,2006年中国雷达技术论坛于200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展望我国雷达技术发展前景,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提升中国雷达技术水平”。这次论坛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承办,协办单位有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资深专家委员会、船用导航雷达分会、电子对抗分会、航空电子分会、海用电子分会和南京电子学会。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信息产业部苟仲文副部长、原国防科工委张学东中将、中国雷达行业协会王…  相似文献   

2.
人类战争历来是“矛”与“盾”的尖锐较量。雷达作为攻防利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雷达的起源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当代雷达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深入探讨了提高雷达隐身能力、生存能力的技术措施。然后。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角度,结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绿色雷达的概念,包括绿色雷达的定义、实施手段、性能优势、体制和相关技术探讨,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与业内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3.
人类战争历来是“矛”与“盾”的尖锐较量。雷达作为攻防利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雷达的起源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当代雷达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深入探讨了提高雷达隐身能力、生存能力的技术措施。然后,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角度.结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绿色雷达的概念,包括绿色雷达的定义、实施手段、性能优势、体制和相关技术探讨,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与业内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4.
人类战争历来是“矛”与“盾”的尖锐较量。雷达作为攻防利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雷达的起源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当代雷达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深入探讨了提高雷达隐身能力、生存能力的技术措施。然后.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角度,结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绿色雷达的概念。包括绿色雷达的定义、实施手段、性能优势、体制乖相关技术探讨,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与业内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5.
雷达的发展     
1985年是雷达诞生50周年,国外发表了多篇有关的专著。本刊选用了二篇,即除全文译载 Barton 所写的“雷达五十年”。外,还摘译了 Skolnik 的“雷达的发展”,以使读者能对雷达的现在、过去和将来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现代雷达》2007,29(1):I0001-I000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古城金陵迎来了2006年中国雷达技术论坛会议的胜利召开,全国雷达界的精英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回顾和展望雷达信息技术给我们国防建设和经济生活所带来的、或即将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John.  SL 姚义强 《电子工程》1995,(3):23-35,12
迄今为止,已发表现了许多雷达系统的综述性论文,这些综述性论文是,1975年国际雷达会议上发表的美国雷达系统,1986年中国国际雷达会议上发表的英国雷达系统,以及在IEEEAES学报上发表的一些雷达,即Selenia雷达,Polish雷达,Czech雷达(1994年1月)。1980年国际雷达会议评价了中国的雷达研究活动,中国雷达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中国机 雷达的发展情况是在1991年中国国际雷在会议上披  相似文献   

8.
现代雷达的第五大威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雷达界普遍认为雷达在极其复杂的现代电磁环境中面临着“四大威胁”,但文中提出随着高功率微波(HPM)武器的诞生和发展,雷达将面临着“第五大威胁”,即来自于HPM武器的威胁,它给新体制雷达和雷达反对抗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介绍了HPM武器的威胁及对策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波音公司计划于2006年11月在第二架土耳其“和平鹰”预警机上安装多功能电扫阵列雷达(MESA)天线,第一架已于今年1月安装完毕。  相似文献   

10.
《火控雷达技术》2010,(2):106-106
<正>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主办、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承办的"2010年探测系统与雷达技术发展论坛"拟于2010年9月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雷达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的学术交流、沟通、合作、创新盛会。届  相似文献   

11.
主编序语     
朱庆明 《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9(1):F0002-F0002
由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五个国家轮流举办的系列国际雷达会议是世界雷达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较为稳定和备受关注的雷达技术交流平台。继2006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RADAR 2006国际雷达会议之后,今年中国又将迎来  相似文献   

12.
《雷达与对抗》2010,30(2):68-68
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主办、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承办的“2010年探测系统与雷达技术发展论坛”拟于2010年9月在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3.
人类战争历来是“矛”与“盾”的尖锐较量。雷达作为攻防利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雷达的起源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当代雷达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深入探讨了提高雷达隐身能力、生存能力的技术措施。然后.站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角度,结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两方面因素,提出了绿色雷达的概念,包括绿色雷达的定义、实施手段、性能优势、体制和相关技术探讨.以及可行性研究等,与业内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4.
薛海瑛 《现代雷达》2007,29(6):28-30
介绍了2006年的世界军事电子发展的相关新政策、战略重点,指出网络化、重组兼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综述了美国在新体制雷达、机载探测及导弹防御系统上的工作重点,特别阐述了二种新体制雷达”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和”滚动雷达”。无疑,这些新概念的介绍有助于对新技术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天基雷达(SBR)更名为太空雷达(Space Radar),这表示根本调整了国防部与情报部门的联合计划。空军因2005财年国会削减预算太多而调整了2006财年SR计划。空军当时设想部署9颗卫星,至2025年估计总运行成本为3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从未来海战的特点和舰载雷达所面临的“四大威胁”出发,阐述了舰载雷达组网、相控阵雷达、双-我基地雷达、超视距雷达、冲击雷达、数字波束形成、低副瓣和极低副瓣天线、抗海杂波和多路径效应及电磁兼容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及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提高舰载雷达的“四抗”能力和适应未来海战能力的潜在优势及国外在这方面提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雷达科学与技术》2006,4(5):261-261
2006年中国国际雷达会议(RADAR2006)于2006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2位代表参加这一国际雷达界的学术交流盛会。在大会开幕式上,美国IEEE代表Robert T.Hill先生、英国IEE代表Hugh Griffiths先生、法国SEE代表Francois Le Chevalier先生和澳大利亚EA代表Don Sinnott先生分别代表各自的学术组织向大会致贺词。8位专家作了大会专题报告,282篇论文分成20个分会场进行了报告交流,200篇论文分4个场次进行张贴交流。大会还评选了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8.
信息速递     
■要闻点击国家广电总局发布“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2006年1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总局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印发《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领导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炮现装雷达组网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何实现目标指示雷达遥控炮瞄雷达的方法和炮瞄雷达互相遥控的方法,提高了现装雷达的“四抗”能力和最大限度地继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校准后的雷达图象通常量化为雷达截面积(RCS)。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一解释并不正确,会使人对测试目标的散射特性产生误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建议采用“散射亮度”(其定义见下文)这一术语作为图象域数据的标准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