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烟气脱硫塔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将现行的塔器研究成果应用于烟气脱硫塔的设计与强度校核上。运用SW6—2011软件,通过实例的计算分析,提出脱硫塔筒体及变径段设计方法。最后针对脱硫塔自身的独特性给出了一些设计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氮肥》2018,(6)
从设计角度对烟气脱硫塔烟囱段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对今后烟气脱硫塔设计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临  张宇 《化肥工业》2015,(2):62-63,77
简要介绍了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针对烟气氨法脱硫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脱硫塔出口压力数据不正常、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低于设计值、理论计算氨耗与硫酸铵产量略有出入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氨法脱硫装置投运后,环保效果显著,不产生二次污染,无新增污染源;利用废氨水将烟气中的SO2回收并资源化,减排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玉英 《大氮肥》2024,(1):50-53+58
烟气脱硫塔筒体的圆度影响烟气脱硫效果,筒体直线度影响塔内件的组对质量和塔体运行安全性,通过对比不同标准规范,从设计、制造、运输和组焊多方面提出筒体圆度和直线度的技术要求,从而严格控制各环节的产品质量,保证烟气脱硫塔的运行效果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小氮肥》2015,(11)
<正>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采用液氨吸收烟气中的SO2、然后生产硫酸铵的氨法脱硫工艺。按照三炉一塔设计,锅炉为煤粉炉(2用1备),设计单台锅炉蒸发量在220 t/h,排烟温度控制在130~160℃,进入脱硫塔的烟气量约为500 000 m3/h,入塔气中SO2质量浓度为  相似文献   

6.
高效空塔喷淋技术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装置。本文总结了福建鑫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XZKP型高效空塔喷淋烟气脱硫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并侧重对装置脱硫原理、设计要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运行效益等做了介绍,对相关设计单位及广大用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希念 《广东化工》2014,41(24):91+103
以山西临汾热电工程中氨法烟气脱硫为例,从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塔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氨法脱硫塔进行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王永 《化学工程师》2012,26(11):34-36,47
本文重点介绍了某电厂2×300MW机组两炉一塔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改造为一炉一塔的脱硫系统设计、配置及布置等设计方案,并对该工程上出现的设计难点和方案创新进行了阐述,以便为国内同类型脱硫工程改造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深度脱硫脱尘除雾组合塔内件技术在某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塔系统的工程改造为背景,考察并评价其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综合考察脱硫吸收塔循环泵台数及净烟气中SO2含量、净烟气中粉尘含量、脱硫塔系统压力损失、石灰石浆液消耗量等关键工艺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湍流器和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组合塔内件改造,能够有效强化提高脱硫塔对烟气硫化物的吸收脱除效率、降低脱硫烟气浆液雾滴浓度和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0.
程建光  谭伟  于超 《小氮肥》2013,(11):16-17
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有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1#锅炉(130 t/h)和3#锅炉(260 t/h)配套布袋除尘器,2#锅炉(130 t/h)配套静电除尘器。3台锅炉原设计的脱硫方式为炉内喷钙,根据GB 1323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排放烟气中SO2质量浓度<200 mg/m3,炉内喷钙脱硫无法长期满足SO2新排放标准要求,故将锅炉脱硫改造为炉外烟气氨法脱硫。氨法脱硫系统采用三炉一塔设计,脱硫塔分为氧化段、浓缩段、吸收段,塔顶为直排烟囱。引风机来的烟气进入脱硫塔,用液氨(或氨水)作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工的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化工产品都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所以这些液体化工产品的输送就需要管道。然而在目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化工产品的装备和输送液体化工产品的管道常常会受到液体化工产品的腐蚀和影响。包括化工产品的温度、酸碱度、压力以及输送管道的材料和焊接缺陷等。要想出一种合理的方法应对管道泄漏,而带压堵漏便是一种很好的应对技术,但这种带压堵漏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探讨了针对管道泄漏而提出的带压堵漏夹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漏问题,结合目前国内外处理井漏问题的技术现状,首先对井漏问题难以解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井漏问题的防漏堵漏工艺方法,为保障石油钻井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无法准确判断漏层位置、无法检查出漏失通道大小、无法详细了解漏失情况、盲目性强以及储层受损是井漏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油田单位在进行钻井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从工程技术工艺方案、泥浆施工操作、堵漏工艺技术三个角度出发,分别采取多项有效措施,解决井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良 《中氮肥》2000,(2):41-42
1 概 况带压堵漏技术最早是由美国人克莱·弗曼于1922年发明并首先在船舰、蒸汽动力系统上使用成功,后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厂从1985年引进学习此项技术。10多年来,对我厂几十套装置的泄漏处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此项技术引进后,在工程技术人员及车间工人的努力下,又研究出了许多方法,使带压堵漏技术更加专业化、普及化。引进带压堵漏技术后,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机动处及车间骨干组成的带压堵漏小组。任何一个分厂、车间出现问题,由机动处牵头和车间、分厂一道组织力量处理,做到小问题车间自己处理,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渗流系数划分特低渗储层流动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JY油田G44井区C4+5油层平均气测渗透率为0.239×10-3μm2,属特低渗储层,目前采用分层注水方式开采。为了制定准确的分层注水方案和合理的开发井网,需对目标层C4+5油层进行小层范围内的流动单元划分。在对井区内及周边10口井共682个岩心样品进行岩心精细归位的基础上,进行了C4+5油层"四性"关系研究,岩心分析结果标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好。在细分单砂层和沉积微相的基础上,采用单砂体厚度加权平均方法,利用声波时差曲线求取孔隙度,进而求取每口井渗流系数曲线。对渗流系数曲线进行概率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在井区内划分出4类流动单元。根据流动单元单井划分结果制作了流动单元平面分布图,为井网部署制定、油田动态研究、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等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再沸器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泄漏问题,对化工企业生产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对再沸器设备的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为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连新虎水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4年5月27日投产,其中回转窑规格为ф3.2m×52m,熟料冷却采用SS厂生产的TC838第三代充气梁篦式冷却机。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连云港碱厂应用不停车带压堵漏技术的情况,总结了带压堵漏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带压堵漏操作中的一些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解决化工生产中采用带压密封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切实加强防漏堵漏工作的开展,才能促进整个石油钻井任务顺利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总结了化工泵机械密封常见的渗漏部位、渗漏原因。在维护机械密封前,应谨慎判断泄露的原因,才能保证维修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地表管道上,而我国长输管道多为埋地管道,所以研究天然气在土壤中的扩散规律,以建立埋地管道泄漏扩散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天然气为牛顿流体,其在土体中的流动可用达西定律来描述,通过推导管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考虑气体压缩特性的渗透速度计算公式最终得到埋地管道泄漏地表流量计算公式,可以此流量作为输入参数,应用各类地面上气体扩散模型模拟天然气的泄漏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