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杭州与天台同处我国江南地区,风光旖旎,山水灵秀.杭州天竺三寺与天台方广三寺均属山地寺庙园林,并都有上、中、下三寺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寺院选址环境、空间营造、建筑布局、水体景观、古树保护等方面,探析山地寺庙园林造园特色,以期为同类山地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析桂林山水园林造园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翼飞 《山西建筑》2011,37(15):195-197
对桂林的山水园林作了简单介绍,通过分析桂林山水园林的山、水、山间环境以及园林建筑,显示出其特有的造园手法,并指出桂林的传统园林造园特色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巧妙的人工建筑的结合,对周围地区园林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李德虹 《中国园林》1999,15(1):17-18
本文论述了‘99昆明世博会重庆《巴渝园》的立意构思及主要特色,并力求总结其造园手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泰山清代行宫是皇家行宫园林与泰山风景名胜融合的佳作。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选取岱顶行宫、白鹤泉行宫、四贤祠行宫和灵岩行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造园手法进行了概述,最后分析泰山清代行宫的造园特色为选址古迹、因礼布局、宫岳相联和景题通天。对汲取传统行宫园林营造智慧和启发泰山当代风景保护与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明苏州文震亨香草垞示意平面复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嘉燕 《园林》2019,(12):9-15
香草垞作为文震亨所建所居之园,是其造园理念的再现。但鉴于此园已消失且史料残缺,目前相关研究仍未深入。由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考察,结合文震亨生平脉络,推断出香草垞的建园时间及景观要素,并对其示意平面进行复原。再基于示意平面深入探究香草垞的造园意匠,挖掘出其园林构筑中运用的繁简相宜法则及互观景观格局。本文为探析明代苏州文氏家族园林营造意匠的演变及晚明苏州士人园林研究提供考据。  相似文献   

7.
晚明江南园林开始兴起使用黄石来叠造假山,明末清初以后,黄石被大量运用到造园中,形成了与太湖石分庭抗礼的局面,这是晚明至清初江南造园的转折中一个细微但重要的变化。梳理其兴起的过程和影响,并从多方面来探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除了石材资源与成本的影响外,晚明造园画意原则引导下叠山技法的变革是主要的原因,其背后还有当时社会审美思潮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魏真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26):138-138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陈昱珊 《风景园林》2017,24(4):122-128
研究了晚明时期王世贞地位、生平、人生经历,分析其个人品性与主观欲求,对比研究了其早年园林作品离薋园和晚年弇山园,通过分析二者在造园初意、建造过程、总体布局、空间序列、细节特点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总结王世贞造园实践的风格特点,探究其与人物生平经历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王世贞作为园主人在园林建造中的地位和贡献,最终归纳这些造园实践所体现出的王世贞园林思想中山水观、建筑观、园林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周宏俊  宋霖  黄晓 《风景园林》2018,25(11):23-28
以寄畅园的借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寄畅园外部山林地造园环境的基础上,剖析寄畅园借景的景观与空间特征,以及这一借景景观与地形环境的关联性,揭示水系山势纵横之间的正面全景与侧面景深的组合关系,并在对拙政园、赖久寺庭园等中日园林布局的例证分析中,展现所隐含的山水因借的布局模式。同时梳理历史文献中关于寄畅园借景的变迁过程,指明园林布局对借景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百浩  李彩  吴巍 《华中建筑》2008,26(8):197-201
该文根据袁枚本人的著作,从个性、交游、理论与实践几个方面研究了袁枚的园林创作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象袁枚这样自己买地,自己造园,自己改园,自己赏园,自己记园,长达半个世纪生活在自己所造的园林中,乃至把自己的父母、妻室、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社交活动、自己的墓地都放在自己亲手造成的园子中的文人造园家,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高歌 《河南建材》2009,(6):152-152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独具东方神韵的园林风格,曾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件变化.外来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H益显现.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建造特点,从历史学、园林美学、园林哲学等角度,对中日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中日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自然因素,对古典园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时间是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之间。正是北京园林建设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大观园就是北京园林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大观园,是由六个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景区所组成,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九大造园思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自然更加自然"的造园理念,韩围传统庭院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景致.以广州海东京畿园为例,分析其规划布局,通过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比较,总结出韩国传统庭院具有3方面造园特色:崇尚自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前园后庭,具有精巧宜人的空间尺度;质朴实用,彰显独特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7.
苏畅  周玄星 《中国园林》2005,21(4):43-45
中国古代文人由于其社会地位和处境,以及受到山水诗、画和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在营造园林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文人参与建园程度及园林类型方面,进一步说明文人在中国古典园林上的深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林小峰 《园林》2008,(6):34-35
目前中国仍处于经济高发、园林高产期,如何把握造园的发展趋势,做出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国际认可、民众欢迎的园林是刻不容缓的课题,否则就会生产出一大批占用宝贵风景资源、浪费纳税人资金的“园林垃圾”。园林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该文根据袁枚本人的著作,从个性、交游、理论与实践几个方面研究了袁枚的园林创作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象袁枚这样自己买地,自己造园,自己改园,自己赏园,自己记园,长达半个世纪生活在自己所造的园林中,乃至把自己的父母、妻室、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社交活动、自己的墓地都放在自己亲手造成的园子中的文人造园家,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