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波辐射对不同介质均相壳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同酸性介质中,采用微波辐射对壳聚糖进行均相降解反应,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探讨反应介质、过氧化氢与壳聚糖配比、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的反应条件,微波辐射1~6min就可制备出相对分了量在1~10万之间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壳聚糖,且反应产率高、重复性好。固定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在CH3COOH介质中,壳聚糖的降解速度最快,适合制备分了量为1~5万的水不溶性壳聚糖,产率在80%以上;在HCOOH介质中,降解速度最慢,适合制备分子量在5万以上的壳聚糖,产率在90%以上;在HCl介质中的降解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脱乙酰度为96.7%的壳聚糖(COS)通过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制取壳寡糖,通过单因素变量的研究以及正交实验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过氧化氢质量分数4.0%,乙酸质量分数4.0%,且四个因素对降解程度的影响为反应温度>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乙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原料壳聚糖及最优条件下得到的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已完全降解且相对分子量达2000以下,降解产物经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分析得聚合度为10以下,在控制降解的范围内,达到制备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C6H12O6.H2O)为原料,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对生物活性物质寡糖的微波固相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800瓦,微波辐射时间10min,引发剂水的添加量30%,催化剂酸添加量10%;产物得率为50.6%。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确定微波固相合成物的组成为:葡萄糖49.34%,麦芽糖10.03%,异麦芽糖18.03%.麦芽三糖5.40%,潘糖10.13%,异麦芽三糖5.30%,四糖和五糖占1.61%。 相似文献
4.
5.
壳寡糖是壳聚糖经降解后的低聚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水溶性好,易于吸收,生物活性高。本实验采用过氧化氢氧化降解脱乙酰度高于95%的壳聚糖,利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对低聚合度的壳寡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制备聚合度在6以下的壳寡糖。以降解产物的离子色谱中聚合度6以下的峰面积和与产物得率之积作为响应指标,并结合凝胶渗透色谱来考察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及降解特性,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氧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子色谱测定聚合度6以下的壳寡糖在方法学上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得到的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4.50%、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56℃。由最优条件下的降解产物离子色谱图可知,聚合度越低的壳寡糖越容易得到;可利用离子色谱法对壳聚糖的降解过程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降解制备的低聚壳聚糖和壳寡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介绍和评述了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酶降解法以及复合降解法等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8.
9.
复合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由胃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组合而成的复合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着重探讨反应温度、pH、酶底比和不同脱乙酰化度的原料对多种复合酶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E2对壳聚糖具有最高的水解活力,水解产物的DE值最高.结合酸预处理,以酶底比1∶10,可使壳聚糖的水解产物分子量低于40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针对壳聚糖因水溶性差,反应物浓度小的难题,采用醋酸溶解和添加2%的盐酸,于90℃保温搅拌6h,可以使此壳聚糖体系的黏度从3.00Pa.s降至0.266Pa.s,溶液流动性好,同时可使壳聚糖浓度提高到10%。该处理方法不仅使壳聚糖浓度增加,而且又避免了采用高温加热法易产生单糖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Crude enzyme from Bacillus cereus NTU-FC-4 was used to hydrolyze chitosan of 66% deacetylation in a membrane reactor, operated at 45 °C and pH 5, to continuously produce chitooligosaccharides. Major oligomers in the product from the reactor were chitobiose, chitotriose, chitotetraose, chitopentaose, and chitohexaose. When the membrane reactor was operated at an enzyme/substrate ratio of 0.2 (unit/mg) and residence time of 100 min, it reached steady state in 2.5 h. The system could be operated for 15 h and still maintained a stable product composition. When the volume replacement exceeded 2.5,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embrane reactor becam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tch reacto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ecame even greater when the volume replacement was further increased. The apparent Michaelis constant (Km ) for the enzyme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was 18.8 mg/mL, but the apparent Km was 5.4 mg/mL for the batch reactor, suggesting that the affinity of the enzyme for chitosan was lower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compared with the enzyme in the batch reactor. The estimated values of apparent Vmax were 0.18 and 0.20 mg reducing sugar/mL/min for the enzyme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and in the batch reactor,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not greatly altered when used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酶促反应制备壳寡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酶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 ,研究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降解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 5 0℃和 5 0 ,Mg2 + 和Ca2 + 对酶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重金属离子Cu2 + ,Ni2 + 和Zn2 + 对酶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降解过程中壳聚糖溶液粘度的变化可以得出 ,该壳聚糖酶是以内切方式作用于壳聚糖。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对降解产物进行分离 ,得到了聚合度为 2~ 9的壳寡聚糖。该酶促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 ,米氏常数Km 值为 2 60 1g/L ,Vmax 值为 3 5 79× 10 - 2 g/min·L。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壳寡糖制备工艺,提高壳寡糖得率,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微波法辅助果胶酶酶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以还原糖含量作为壳寡糖的产率依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加酶量2100 U/g,微波功率510 W,pH4.4,反应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降解产物中还原糖浓度为1.964 mg/mL,与单一果胶酶酶解法(1.747 mg/mL)相比提高了12%,与单一微波法(1.671 mg/mL)相比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15.
16.
为开发新的生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剂,对合成的5种壳寡糖膦酸酯进行了抗性盆栽试验研究,通过心叶烟的鉴定发现,5种药剂对TMV都具有显著的抗病效果,其中浓度为200 μg·mL-1的COS-P-3处理效果最佳,达到了90.79%的枯斑抑制率,分别比市售药剂二(辛基胺乙基)甘氨酸盐和宁南霉素提高51.8%和24.0%,显著提高了预防效果.用筛选出的抗病毒剂处理豫烟5号,烟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接种对照明显提高,而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新型壳寡糖膦酸酯COS-P-3通过诱导烟草防卫反应、提高防御酶活性,保护叶片中叶绿体合成,从而减轻病毒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用4%~6%盐酸水溶液在常温下将壳质包4~12h,提取甲壳质,然后加40%~50%浓度碱,控制温度60~140℃,时间1~8h,水洗两次制取粗壳聚糖,最后降解到相对粘度为3.7~5.0mPa.s即得产品。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是几丁质或壳聚糖降解后获得的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胺的同聚或异聚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目前,酶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均已被报道用于制备COS。然而,单一法制备COS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高效、绿色地获得具有特定聚合度和乙酰度的目标产物。因此,COS的制备已经从单一法转向至协同催化体系的探索。此外,借助超滤法、活性炭吸附法、色谱法等分离纯化技术也可以提高COS的纯度。本文对近年来COS的制备和纯化方法以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高品质COS的生产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