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塘湖盆地马朗地区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盆地物源分析对砂岩储层分析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重矿物是物源区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地区重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的分析,利用重矿物组合类型、百分含量及重矿物稳定系数的曲线特征,结合各层系的石英砂岩百分含量分布,判断了马朗地区的沉积物源方向。研究表明,三塘湖盆地马朗地区存在三大物源及两大古水流方向。南部及东南部物源区,古水流方向以东北流向为主,兼有西北流向;北部物源区以西南的古水流方向为主。存在南、北及东南三大物源。南部及东南部物源区,古水流方向以东北流向为主,兼有西北流向;北部物源区以西南的古水流方向为主。重矿物稳定系数及同一口井的ZTR指数(重矿物成熟度)由大变小,含砾碎屑岩百分比由大逐渐变小,说明盆地古沉积边界随时代变新由南北向盆地腹部接近,湖盆逐渐萎缩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含量分析、地层倾角分析以及岩屑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沙湾组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沙湾组存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早期发育西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了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晚期物源方向往东迁移,以东北方向为主,控制了砂体呈东北-西南向展布。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多物源体系是沉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一直存有争议。文中运用重矿物、稀土元素、单砂体沉积学等方法,剖析了该盆地砂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物源及其与邻区的关系。结果表明:砂西地区与来自阿尔金山物源的红柳泉及七个泉地区在重矿物组合及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与尕斯、跃进地区相似;重矿物稳定系数平面分布及单砂体展布特征显示砂西地区古水流方向为SW至NW。综合分析认为,砂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物源来自西南方向的铁木里克凸起。该研究对重新理解古新世柴达木盆地古地理格局及提高储层预测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富县探区延长组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明探区的古水流、物源方向等对于储集层预测和圈闭评价有重大意义。富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紧邻湖区,近年来对该区古水流流向、物源方向的争论较多。应用重矿物组合特征分析方法,对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重点层段的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露头古水流测量结果及区域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指出区内延长组沉积物源于盆地东北部,古水流总体指向西南部。  相似文献   

5.
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将原有砂组细分为小层,精细表征了成都凹陷沙溪庙组下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受不同物源供给影响,研究区西部近物源方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东北部远离物源方向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其主要沉积单元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类型。区内平面相展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西部以近连片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为主,东北部以条带状曲流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鸟足状河口坝发育为主;垂向上,自下而上经历了水进-水退-水进的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了研究区多物源控制下的不同类型三角洲沉积模式,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下二门油田沉积岩颜色、沉积构造特征、重矿物分布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进行研究,为该区物源和古流向分析提供有力的证据。分析认为该地区存在两个物源方向沉积,北部的侯庄辫状三角洲沉积和东部的近岸扇三角洲及重力流沉积。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发生沉降,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差异沉积明显.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的控制,古近纪紫泥泉子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增大,物源主要来自北方,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向北缩进,研究区南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地层发育受沉积特征的控制,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8.
渤南洼陷坡折断层控砂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渤南洼陷沙三段沉积了一套大型浊积岩体,其中沙三段中、上亚段可划分为9个砂层组,通过对1-9砂层组中主力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与主要同沉积断裂活动性的配套分析,系统研究了坡折断层控砂的动态过程。综合研究表明,平面上几何形态相同的坡折断层构成样式,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控砂特征,原因在于断层活动性在时间上的变化,引起古构造面貌和主要物源方向的演变,进而影响了不同时期砂体的发育和展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南皮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重矿物数据、单井砂岩含量、地震属性解释、地震相解释确定物源方向、古流向及砂岩含量等值线,分析沉积体在南皮凹陷内部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孔二段沉积时期,南皮凹陷存在徐黑凸起、东光凸起、沧县隆起3个物源区,根据单井及连井地震相解释中的叠瓦状或S型前积反射结构,确定了携带沉积物的古水流前进方向,并根据被解释为滨浅湖相的高振幅、高频、高连续平行地震反射结构圈定砂体的沉积边界,认为乌7井、乌12井、乌深1井附近存在双向的古水流,而叶21井、叶22井的古水流直接指向湖泊之中。综合上述分析,结合砂岩含量等值线图可知,部分徐黑凸起物源与东光凸起物源在南皮凹陷形成双物源混和沉积,而沧县隆起物源直接沉积于南皮凹陷滨浅湖中。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物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源分析是沉积相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的沉积体系主要以南北向展布为主,以盆地为主体的相关研究强调北部物源区的作用,因此,盆地西缘的物源认识相对较薄弱.主要运用沉积岩石方法,包括岩石学成分、重矿物组合、古水流方向、特征矿物、阴极发光等资料,结合砂岩厚度,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西组沉...  相似文献   

11.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大范围三工河组沉积厚度基本稳定,物源充足,砂体规模较大,通过沉积层的残余厚度的镜像来反映三工河组一段的古地貌.对该目的层古地貌研究发现,盆地沉积时期古地貌的形态和物源区的分布,控制着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和盆地的充填方式.古地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沉积相的展布,影响了沉积的形态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进而...  相似文献   

12.
赵宏波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11):43-46,50
通过对岩石学特征、岩石颜色、沉积构造、生物化石标志、粒度特征、单井相分析、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特征研究证明姬塬油田长6_1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支流间湾是主要沉积微相,与水下分流河道伴生的有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和水下河口坝沉积微相。研究区长6_1油层组以受北西方向主要物源区和北东方向次要物源区的控制,平面上发育四条规模较大的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其伴生的有水下天然堤、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之间发育支流间湾沉积。  相似文献   

13.
深水水道沉积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中重要的沉积类型。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测井等资料,通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和地质分析,对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珠江组上段发育的大型深水水道的展布特征及成因模式进行识别、刻画和预测。研究认为,该体系近SN向展布,具低弯度蛇曲形态,体系内发育3类深水重力流沉积单元,其中块体搬运沉积发育于白云凹陷东北端,呈丘状外形、内部杂乱反射特征,底部发育侵蚀擦痕;水道为体系主体搬运通道,按成因可分为侵蚀型、侵蚀/加积型和加积型,受控于物源供给及古地貌特征,具"上下分期,南北分段"发育特征,为典型的复合水道沉积构型,复合水道内叠置迁移关系复杂;位于水道前端的朵体发育于荔湾凹陷南部,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平行—亚平行反射,在平面上具有朵状特征。从古水深、古地形、触发机制及古源头沉积体系等方面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深水水道体系的成因模式,推测古珠江三角洲为其主力物源,东沙隆起碳酸盐岩沉积为次级物源。这一研究对研究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其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下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展布和形成。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向)和斜交反射特征(平行物源方向)。通过对古沟槽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该区二叠系古沟槽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是一重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古龙北地区姚一段地层沉积物源及古水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一段葡萄花油层是古龙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之一,受到北部和西部物源的控制,前人对两支物源的边界分歧较大.该文综合运用重矿物法、碎屑岩类法、沉积法、地层倾角测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该段地层的物源和古水流方向,基本上明确了两支物源的影响边界,为储层特征评价、沉积相和油藏特征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应用》2017,(5):116-121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区域沉积背景,应用坪桥油区钻井岩心、岩石薄片、粒度、扫描电镜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目的砂层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分析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坪桥油区长6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以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微相为主,前者顺着物源方向发育条带状砂体,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发育上平下凸的透镜状砂体,后者顺着物源方向发育上凸下平的透镜状不对称砂体,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发育上凸下平的透镜状对称砂体。纵向上不同层位沉积相及砂体展布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长6~1沉积时期,研究区沉积相总体自北东向南西和南部延伸,平面上砂体分布稳定、连通性好;长6~2、长6~3沉积时期,相平面分布、延伸方向和平面上砂体特征与长6~1时期相同。长6~2砂体厚度在5 m~28 m,长6~3砂体厚度在8 m~30 m,二者都是中部较厚,边部较薄,含油砂体砂地比范围在0.3~0.6。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四川盆地北部须家河组四段的物源体系特征,进一步预测储集砂体的展布,运用野外露头调查和岩心岩屑样品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须四段古水流方向、砾石成分、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受控于3大物源体系,不同的物源体系影响范围、矿物组成各不相同。北西向物源来自龙门山北段,为盆内提供大量碳酸盐岩岩屑和碳酸盐岩质砾石,主要影响元坝西部;北北东向米仓山物源体系以含丰富的低级变质岩、火山岩砾石及岩屑为特征,延伸范围有限;北东向大巴山物源体系是研究区的供源主体,物源充足,延伸范围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凹陷沙河子组砂岩体的延伸方向,通过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资料建立岩性沉积层理的倾角模式图,确定去除构造影响后的砂岩交错层理的方位,判别单井的砂体古水流方向和纵向上古水流方向变化,再结合区域的古水流向、物源方向、沉积相带展布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安达凹陷沙河子组主要发育4种层理类型,古水流方向呈内收敛状指向盆地中心,沉积物受东西两大物源控制,从盆地边部向中心搬运,西部扇三角洲前缘及东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广泛发育,为好储层发育区。沙河子组有利区带的水平井实钻结果与砂体延伸方向预测一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物源方向及砂体展布方向不明的问题,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沉积特征,综合利用重矿物组合和砂岩轻矿物,砂地比等厚线等方法对长2油层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属曲流河三角洲相中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其过渡类型,其中以泥岩和细砂岩为主,重矿物主要为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白钛矿和榍石等,主要物源来自研究区的NE方向。对长2油层组的砂体展布方向分析和储层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物源方向及砂体展布方向不明的问题,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沉积特征,综合利用重矿物组合和砂岩轻矿物,砂地比等厚线等方法对长2油层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属曲流河三角洲相中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其过渡类型,其中以泥岩和细砂岩为主,重矿物主要为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白钛矿和榍石等,主要物源来自研究区的NE方向。对长2油层组的砂体展布方向分析和储层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