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阻性板探测器(Resistive Plate Counter,RPC)以其高性能、低成本及可大面积制作等特点而被推荐作为在建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iangmen Underground Neutrino Observatory,JUNO)反符合探测器的方案之一。普通浮法玻璃制作的RPC在深地实验中存在易碎裂和易受潮腐蚀等问题,影响性能稳定性及寿命。利用不同性质的玻璃制作三块RPC,对这三种玻璃的特性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好的强度、耐酸碱腐蚀性以及较高的体电阻率;对三种RPC进行宇宙线探测性能测试并测量其在雪崩模式下的探测效率、单计数率和暗电流,测试结果表明,三种RPC探测效率在90%95%之间,具有良好的性能,高电阻使RPC需要较高的电压达到效率坪区,也使其适合低本底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亚湾( Daya Bay)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探测器基于NIM插件的小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及其应用.该平台对大亚湾RPC探测器及其前端电子学板(FEC)进行了若干测试,并得到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为后续的开发和完善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亚湾( Daya Bay)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探测器电子学系统中时钟分配插件的设计,包括了其硬件结构的设计和插件中FPGA芯片固件逻辑的设计.在制作和调试完成之后进行了相关功能和稳定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应用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电子学系统中的USB光纤传输测试板,它主要用于测试光纤传输性能以及模拟、VME插件功能,以便在工程中期可以对其他部分进行测试.文章内容包括板子的硬件设计,FPGA的主要逻辑设计,光纤部分的测试以及工程测试小系统的建立.目前该USB光纤传输测试板已经用于RPC电子学系统研制的测试检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提出了阻抗板室(RPC)探测器的电子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PSpice程序对RPC探测器的电子学读出信号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PSpice模拟,能预测RPC探测器的物理性能,为指导RPC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亚湾(Daya Bay)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探测器电子学中基于FPGA的读出插件原型机(ROM-USB)的设计,其中包括该原型机的设计构想、硬件结构以及FPGA内部逻辑的实现.现在ROM-USB已经在RPC探测器及其前端电子学板(FEC)的复制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意合作ARGO-YBJ实验采用全覆盖地毯式RPC探测器阵列来探测广延空气簇射事例.讨论了该实验硬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实验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缓存和数据输出过程.最后对该实验在"scaler"模式下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中心区探测器群(Clusters)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电子学系统中读出传输板的设计.文章内容包括板子的硬件设计,FPGA的主要逻辑设计以及工程原理样机的建立.目前该读出传输板已经用于RPC电子学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亚湾中微子振荡实验中阻性板探测器RPC(Resistive Plate Chamber)读出电子学前端板FEC(Front-End-Card)上高精度甄别阈电路的设计原理和相关测试。该电路具有高精度、低的甄别阈值设置能力、好的一致性保障等特点。在介绍该电路设计原理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检测实验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PIC)设计生产的中压电气贯穿件的绝缘支撑盘注塑材料聚砜,测试其吸水率、介质损耗、相对介电常数,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强度等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测试结果表明,环境相对湿度对聚砜材料的吸水率影响显著,23℃时湿度由30%增至98%,对应吸水率由0.012%增至0.106%,增幅高达783.3%;绝缘电阻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降幅最高达99.82%,但绝缘支撑盘相间绝缘电阻始终大于200 TΩ;绝缘电阻受表面电阻率影响较大,绝缘电阻和表面电阻率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强度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很小。因此,NPIC设计生产的中压电气贯穿件绝缘支撑盘耐潮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能够在高电压和高温高湿环境中稳定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