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于1994年联合颁布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的主要方面,介绍了欧洲联盟委员会1996年初通过的关于制定保护公众和工作人员健康免受电离辐射危险的基本标准的指令的主要内容。该指令包括57个条款、分属10个部分和3个附件,分别涉及:ICRP和ICRU的新建议及一些辐主语定义的改进;指令的适用范围;申报和审批相关实践的体系;辐射防护体系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公众慢性照射防护的一些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及一些学者对公众慢性照射防护问题的一些讨论,涉及定义与范围、相关量、ICRP防护体系的应用以及实用指南等。它可以作为制订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公众慢性照射防护一些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常青 《辐射防护》1999,19(2):107-11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一些学者对公众慢性照射防护问题的一些讨论,涉及定义与范围,相关量,ICRP防护体系的应用以及实用指南等。0它可以作为制度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ICRP1990年建议书,食入年龄依赖剂量系数和国内营养调查中关于公众食物消费量调查等方法的新进展,在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后,提出了今后该标准修订中应考虑的有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对于辐射防护重要的6个年龄的新的食入剂量系数和我国公众食物消费量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历史的基础上,首先指出在伴随着核辐射和核能的应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ICRP基本建议书推荐的辐射防护体系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接着简要介绍了目前倍受关心的两个实际问题及其有关初步建议。文中再次强调了ICRP的几个重要基本观点,以及与此相悖的“打擦边球”和“零危险”两种偏面看法。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为全世界共同的辐射防护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夏益华 《辐射防护》1998,18(5):486-496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历史的基础上,首先指出在伴随着核辐射和核能的应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ICRP基本建议书推荐的辐射防护体系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接着简要介绍了目前倍受关心的两个实际问题及其有关初步建议。文中再次强调了ICRP的几个重要基本观点,以及与此相悖的“打擦边球”和“零危险”两种偏面看法。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为全世界共同  相似文献   

7.
苏联辐射安全标准HPБ-76将代替辐射安全标准HPБ-69。该标准于正文前给出了苏联辐射防护中所用的基本概念、定义及术语。正文论述了该标准适用范围,受照者分类及关键器官分组,照射剂量限值及允许水平和控制水平,工作人员、限定部分公众及公众的照射,并给出了允许水平的数值。该标准的制定是基于有关保证辐射安全的苏联国内经验,苏联和其他国家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该标准规定下述辐射安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ICRP和辐射防护的发展:祝贺ICRP诞生70周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德平 《辐射防护》1998,18(5):447-455
本文简述了ICRP成立的历史背景、ICRP的性质和宗旨ICRP对近代辐射防护重大进展的贡献。说明了辐射防护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了ICRP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使其建议科学、公正、超脱和可行。它的活动是一种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ICRP和辐射防护的发展———祝贺ICRP诞生70周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ICRP成立的历史背景、ICRP的性质和宗旨及ICRP对近代辐射防护重大进展的贡献。说明了辐射防护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了ICRP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人类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使其建议科学、公正、超脱和可行。它的活动是一个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在科学基础上提供值得普遍认可的建议。在当今正在缩小的世界,辐射防护因“在很多国家中有一致的目标与标准”(ICRP60号出版物第234段)而不断加强。所希望的高度国际一致性要求对诸如剂量限值、组织权重因子和辐射权重因子等基本推荐值和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ICRP第103号出版物出版后,IAEA据此修订了安全丛书115号,形成了IAEA新的《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GSR-3,2014)。其中关于核与辐射应急照射情况下公众照射的防护,与115号报告有了较大的变动,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标准在应用中应加以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要求,对湖南某核技术利用项目进行了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并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辐射环境监测验证。监测结果表明,该项目辐射防护设计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的放射卫生国家标准与方法,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对某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对场所的γ剂量率、主工艺生产岗位α、β表面污染平均水平、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进行了监测,对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及职业健康体检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属职业病因素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正常运行时,作业场所的放射性水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该生产线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曲静原  周志伟 《辐射防护》2002,22(3):170-174
本文介绍现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席R.Clarke博士提出的辐射防护新建议的重要背景和主要内容,以及德国辐射防护委员会(SSK)对这个建议所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冯定华  张增  付引弟  莫亚哄  程祺钧 《核技术》2001,24(11):941-945
应用热释光剂量和头部CT剂量监测模体,在日立W-1000型机器上测定了模体中心和距体表1cm处,单层和多层扫描时的剂量分布。给出了单层扫描时,散射线所致剂量与扫描中心距离的拟合方程,分析了用不同积分区间计算CT剂量指数(CTDI)时对结果的影响。为今后进行广泛的CT受检者的剂量监测,推广使用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推荐的CT受检者剂量指导水平提供统一标准。并对CT剂量监测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ICRP 1977年建议发表以来国际上的反应以及被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法规部门接受的情况。事实表明,建议中提出的剂量限制体系已被国际上普遍接受,成为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的主要依据。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四个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组织——IAEA,ILO,NEA/OECD和WHO于1982年发布的《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就是以此建议为基础的。本文提出,我国辐射防护规定中的基本标准也应以上述两个文件的有关内容为基础,但作为国家的法规,在一些问题上应结合我国情况作出具体规定,为此必须加强辐射防护标准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辐射生物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永增 《辐射防护》2003,23(2):90-101
人类必须研究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以保护其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同时在应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辐射生物效应,作为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一直受到国内外辐射防护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辐射防护密切相关的辐射随机效应,辐射致癌概率,小剂量照射效应及组织权重因子等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辐射防护基本点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益华 《辐射防护》2006,26(2):113-121
辐射防护,也称辐射安全或保健物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随着人类生产、科技活动的发展而演变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公众对辐射和核能安全的可接受性和关注也成为影响其演变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一个世纪的回顾概要分析了辐射防护基本点的历史演变和新世纪遇到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采纳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6号出版物所推荐的剂量限制体系。剂量限制体系主要适用于所有可控制源的防护,它规定了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各种剂量限值及对公众照射的限制原则。本文着重阐述《辐射防护规定》中剂量限制体系的制定依据和主要特点。文中还对与实施剂量限制体系有关的一些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辐射防护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裕熊  李珏忻 《辐射防护》1990,10(3):161-167
本文简要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辐射防护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建造及初步的运行情况。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人身辐射安全联锁系统;环境辐射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工作场所监测的数据记录和管理系统。两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灵敏度高,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