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Ti-5Al-1.5Nd,Ti-5Al-4Sn-1.5Nd(质量分数,%)两种钛合金中析出相长大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d的钛合金的快凝态基体中分布着大量近球状的析出相,并沿晶体的晶界、亚晶界、位错线等处呈串状析出.在650-800℃温度范围内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析出相逐渐聚集长大,但长大速度都很慢.Ti-5Al-1.5Nd合金中析出相为立方的Nd_2O_3,其长大激活能为117kJ/mol.加入Sn后,析出相的分布更加弥散,析出相中Nd和Sn的平均原子比为1.37:1,经衍射花样的标定,判定为正交的Nd_5Sn_4,其长大速度更慢,长大激活能为170kJ/mol. 相似文献
2.
3.
以新型超高强韧TB17钛合金棒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TB17钛合金β相区晶粒的长大行为。考察了TB17钛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条件下,β晶粒尺寸的变化,通过Beck公式计算了晶粒长大参数,采Arrhenius公式计算了晶粒长大激活能。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TB17钛合金β晶粒长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860~1 045℃进行等温加热,TB17钛合金β晶粒等温长大曲线近似符合指数关系,β晶粒长大指数n在0.12~0.23之间。短时保温,β晶粒长大过程中动力学影响因素占主导作用,延长保温时间,动力学影响因素作用降低。TB17钛合金β晶粒长大激活能为48.26 k J/mol。 相似文献
4.
5.
对超低碳Fe-Cu和Fe-Cu-Ni钢进行了900℃×2 h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于450℃分别时效0. 25、2、8和32 h。检测了热处理后钢的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以研究富铜相的析出强化效果。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研究了钢中富铜相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两种钢达到硬度峰值的时效时间相近;由于镍的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作用,时效相同时间的Fe-Cu-Ni钢的硬度高于Fe-Cu钢;经时效处理的Fe-Cu钢的最高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30 HV0. 1和560 MPa,而Fe-Cu-Ni钢的则相应为264 HV0. 1和861 MPa,均高于未经时效的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APT分析表明:时效0. 25和2 h的Fe-Cu-Ni钢中镍阻碍了富铜相的形核,时效32 h的Fe-Cu-Ni钢中镍在富铜相与基体界面间富集,形成核壳结构,其对富铜相的长大和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高温钛合金Ti-60与IMI834的β晶粒长大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高温钛合金Ti-60和IMI834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β晶粒长大规律.结果表明,在β相区加热时,Ti-60钛合金晶粒尺寸较小,且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不同变化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晶界上富Nd稀土相的存在阻碍了晶粒的长大,而IMI834钛合金的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增加明显长大.晶粒长大动力学表明,在(Tβ 20 ℃)保温时,两种钛合金β晶粒等温长大曲线近似于抛物线规律,晶粒生长指数n均小于1/2.此外,在加热温度(Tβ~Tβ 40 ℃)范围内、等温时间为10 min时,计算并讨论了Ti-60和IMI834合金的晶粒长大激活能. 相似文献
7.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31(6)
研究了TB8钛合金冷轧板材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晶粒长大行为。结果表明:TB8钛合金冷轧板材在820~880℃的温度范围内不存在晶粒急剧粗化的现象,可以在此区间内的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保温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可在30~120 min范围内选择。此外,借助Beck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分别计算得到该合金的晶粒生长指数(n)为0.25~0.35,β晶粒长大激活能(Q)为273.23 k J/mol。 相似文献
8.
9.
10.
关于钛合金热处理和析出相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通过对钛合金、铝合金和钢的热处理对比分析,从机理上将金属热处理分为三类热处理,将钛合金的热处理归为第三类热处理。对钛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过渡相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α′相、α″相的关系和淬火时效β相,指出α′相和α″相的性质受结构和固溶度的综合影响,β相可更细致地分为β0、β、β′和β″。最后对钛合金中出现的所有相的硬度进行了排序,排序结果为:ω〉α′≈β″〉α″≈α〉β〉β′〉β0。 相似文献
11.
INTERAC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IN RAPIDLY SOLIDIFIED Cu-Cr-Zr-Mg ALLO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IntroductionCu--Cr-Zr-Mgalloysarewidelyusedinvariousaspects,suchasinelectricresistanceweldingelectrode,motor--commutatorandintegratedcircuitleadframe,duetotheirgoodthermalandelectricalconductivitiesandrelativelyhigherstrength.However,itisdifficulttofurtherimprovetheirelectr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underconventionalsohltionheat--treatment(CSHT)sincethedegreeofprecipitationhardeninguponagingisrestrictedbythelimitedsolubilityofchromiumandzirconiumincopper[1--31.Thecompositionsandthepropert… 相似文献
12.
GUO Junq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ChinaKISHITAKE Katsuhiko ERA Hidenori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akyushu Japan 《金属学报(英文版)》1992,5(3):221-224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rapidly solidified Fe-C-Si-Mo alloy ribbons made by single rol-ler method together with their changes in phase and hardness have been studied by X-raydiffraction and 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ys attribute their very high Vickershardness to numerous fine carbides formed during 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旋铸急冷工艺直接在大气环境中获得了具有良好韧性的Al_(87)RE_8Ni_5和Al_(92)RE_4Ni_4(at.-%)非晶合金,并对其显微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急冷条带的厚度为50—60μm时,Al_(87)RE_8Ni_5条带为单一的非晶结构;而Al_(92)RE_4Ni_4条带包括贴辊面区的非晶结构、中心区的“非晶+微晶”和自由表面区的微晶组织。非晶Al_(87)RE_8Ni_5和Al_(92)RE_4Ni_4中的非晶结构都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过冷液体存在温度区间(T_x-T_g)分别为53和83K;并且其玻璃形成能力参量T_g/T_m分别为0.56和0.59。 相似文献
14.
快速凝固Cu—Cr合金时效析出的共格强化效应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Cu-Cr合金微晶薄带,经适当的时效处理,可以在导电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晶粒细化和共格弥散析出强化所造成,共格硬化效果与采用Gerold公式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与常规固溶处理的Cu-Cr合金相比,峰值硬度提高了1.6倍,其中27%由细晶强化产生,73%则由时效析出的共格强化提供,固溶强化和空位强化对快速凝固Cu-Cr合金强度 相似文献
15.
16.
PHASETRANSFORMATIONSINRAPIDLYSOLIDIFIEDTiNiSHAPEMEMORYALLOYSWang;ShidongWu;Xiaozhen(AnalyticandTestingCenter.SoutheastUnivers... 相似文献
17.
18.
快凝Al-Fe-M-Si合金的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M=Ti,Nb,Cr+Mo,W)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熔体热历史条件下,不同成分的快凝Al-Fe-M-Si合金的显微结构有着明显差别;在1323K,5min至1523K,5min的熔体热历史制度范围内,只有快凝Al-Fe-W-Si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比较敏感.作者认为合金过热熔体的微观不均匀区的大小是影响快凝Al-Fe-M-Si合金显微结构对熔体热历史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快速凝固Cu-Cr-Zr-Mg合金的时效析出与再结晶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对快速凝固Cu0.6Cr0.15Zr0.05Mg合金伴随时效析出的再结晶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该合金在形变后的时效过程中,析出相非常细小、弥散,阻碍了再结晶的进行,出现了原位再结晶与不连续再结晶同时发生的现象。在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过程中,析出相在晶界前沿快速粗化或重新溶解,并在再结晶区域中重新析出,导致更加弥散的析出相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