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研究了四种铁基合金常温常压及高温高压条件下淬火后的M ssbauer谱,得到了超精细场H(hf),磁化强度及相关M ssbauer参数随合金试样平均电子浓度的变化关系,采用Stoner刚带模型讨论了合金渗碳后的H(hf),磁化强度变化的规律,进而揭示出高温高压条件下渗碳原子的2p电子填充铁基合金中Fe原子的3d带空穴,存在Fe-C键合。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脉冲电流对Fe-Si-B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晶Fe(78)Si9B(13)合金进行了连续高密度超短脉冲电流处理和对应的等温退火处理,用Mossbauer谱学技术研究处理后非晶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与晶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明显促进非晶合金的晶化,电脉冲对晶化的影响取决于脉冲电流对非晶中原子扩散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Mossbauer、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晶态FeCuCrVSiB合金及期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晶化特性和微观组织的变化,介绍了实验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强高韧钢G99的超精细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Moessbauer谱学对新型高强度韧钢G99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超精细场变化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分析了合金碳化物的析出。结果表明,G99钢中超精细场分布、碳化物和奥氏体量都随着回火温度和升高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在回火过程中回火马氏体内Fe-Co,Fe-Ni近邻增多,Fe-Cr,Fe-Mo近邻减少,渗碳体的溶解与合金碳化物的析出以及残余奥氏体转变与逆转奥氏体的产生所致。合金碳化物的弥散  相似文献   

5.
采用Mossbauer、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晶态FeCuCrVSiB合金及其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晶化特性和微观组织的变化。介绍了实验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系列Fe/Ti纳米多层膜,周期调制在2.2-24.0nm,用透射电镜和小角,高角X射线衍射分别研究了样品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Moessbauer谱研究了样品的磁性。发现铁层厚度在2nm附近时在铁磁性面立方γ-Fe,样品的易磁化方向平行于膜面;随调制周期增大,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矫顽力下降且与结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18Ni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Mossbauer谱、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过程。结果表明,18Ni合金在固溶处理后500℃等温时效过程中,首先发生调幅分解,然后在调幅组织的Ni-Mo-Ti富集区以原位形核方式析出含Fe的Ni3(Mo、Ti)型金属间化合物,随时效时间延长,Ni3Mo和Ni3Ti粒子聚集长大并部分溶解,同时析出球形Fe2Mo金属间化合物,并形成逆转变奥氏体。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脉冲电流对Fe—Si—B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晁月盛  滕功清  谢春辉  耿岩  赖祖涵 《金属学报》1996,32(11):1204-1208
对非晶Fe78Si9B13合金进行了连续高密度超短脉冲电流处理和对应的等温退火处理,用Mossbauer谱学技术研究处理后非晶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与晶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明显促进非晶合金的晶化,电脉冲对晶化的影响取决于脉冲电流对非晶中原子扩散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纳米晶Fe-M-B软磁合金及其应用具有bcc结构的Fe-M-B(M=Zr,Nb,Hf)三元系纳米晶合金由非晶晶化法和溅射法制得。典型的Fe和FeNbp9合金带,具有很高的Bs值(约1.5T)和很高的有效磁导率(1kHZ下约为2000),通过晶化过程和...  相似文献   

10.
纳米晶Nd-Fe-Bg合金的磁性与微结构熔体快淬Nd—Fe-B基合金带的微结构和磁性强烈地依赖于合金成分和快淬条件。传统工艺制造的合金带为各向同性微晶结构,晶粒尺寸处于50~100nm。这种材料具有高的矫顽力1Hc,但剩磁Jr小于J0/2(J.为饱和...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高硅铝基合金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对于高性能铝硅合金的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低硅铝合金(si≤1%),尽量降低Al—Si基体合金中杂质含量,最大限度提高合金导电性能;二是高硅铝合金(Si≥30%),尽可能提高硅在铝合金中的过饱和度,此类高性能铝合金侧重提高材料的电热稳定性、耐摩擦性等力学性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高硅铝合金的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添加稀土元素优化合金成分和采用先进制备技术等方法,以期获得高性能硅铝合金。  相似文献   

12.
赵占良 《现代铸铁》2012,32(5):50-53
总结了目前我国高精度机床灰铸铁铸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制造业发展对机床灰铸铁铸件的质量要求,介绍了影响机床灰铸铁铸件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实现高碳当量高强度机床灰铸铁铸件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遂昌金矿针对高杂质氰化金泥采用的工艺为:硫酸加络合剂联合酸洗除铜锌、还原熔炼气氛下铅捕集金银生产银阳极板、一次银电解过程实现金银铅的分离、酸碱联合处理黑金粉、高酸低铜银电解生产工艺、非对称交流电源用于金电解生产等。该工艺生产的高纯银达99.996%以上、高纯金的质量稳定在99.997%以上,杂质含量远远小于高纯金(99.999%)的要求,流程操作简单,成品金银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高碳高钒高速钢复合轧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碳高钒系高速钢复合轧辊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碳高钒系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制造工艺性能、成分设计、合金组织与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透射电镜初步探讨了多次高温回火处理对46CrNiMoVA钢超高温液火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高温回火对该钢的σb影响不大,对δ却有一定的影响。此与随顺火次数的增加,板条马氏体逐渐回自重民宽化,燕析出渗碳体有关,孪晶马氏体逐渐经,在孪晶面上析出片央体,并聚集与长大,残留氏体分一成近连续网状脆性碳体薄膜并聚集与长大等变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集束拉拔技术获得了高强度高电导Cu-Nb微观复合材料,采用SEM及EDS观察分析了4次复合过程中内部Nb芯丝和Cu层的微观形貌变化,Cu/Nb界面的互扩散行为;对不同复合条件下的挤压、拉拔样品,通过XRD测试,表征了芯丝和基体的晶体取向的演变规律;通过HRTEM和反傅里叶变换研究了Cu/Nb的界面结构和晶体学位向关系。研究表明,在极塑性变形条件下,Cu/Nb界面在3次复合出现明显扩散,Cu、Nb逐渐形成丝织构取向,界面存在典型的(111)_(Cu)//(110)_(Nb)取向关系,晶面夹角为18.7°,每6个(111)Cu晶面出现1个晶面错配。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膜拥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制备金刚石膜的各种方法之中,高功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因其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高,同时金刚石膜沉积过程的可控性和洁净性好,因而一直是制备高品质金刚石膜的首选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美、英、德、日、法等先进国家均已掌握了以高功率MPCVD法沉积高品质金刚石膜的技术。但在我国国内,高功率MPCVD装备落后一直是困扰我国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首先综述国际上高功率MPCVD装备和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各种高功率MPCVD装置的特点。其后,回顾了我国金刚石膜MPCVD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介绍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在发展高功率MPCVD装备和高品质金刚石膜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安钢第一炼轧厂1机1流板坯连铸机自1999年11月投产以来,依靠技术进步,强化以连铸为中心组织生产,实现单流板坯铸机产量达130余万吨的国内先进水平,创最高浇次连拉451炉、产量5.3万t的纪录.介绍了该连铸机取得各项经济指标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铣削及其加工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高速铣削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并就高速铣削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铁企业高炉布料溜槽衬板所处的恶劣作业环境,研究开发出具有一定耐高温、耐腐蚀性的Cr26MoWVTiRE高铬合金铸铁材料.在经1 020,~1 050℃淬火+320~520℃回火,材料的硬度达到HRC 60~62,冲击韧度ak>5 J/cm2.Mo、W合金和V、Ti等强碳化物元素的复合加入,提高了溜槽衬板的硬韧性、红硬性和高耐磨性,衬板实际使用寿命超过18个月.与镶铸硬质合金溜槽衬板相比,该衬板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