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Zr,B对定向凝固IN738合金组织和偏析的影响SCIE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凝固速度下定向凝固和定向凝固加快淬的方法研究了P,Zr,B对定向凝固IN738合金组织和偏析的影响发现随磷含量的增加,合金固液两相区宽度及温度区间显著增加;凝固前沿低熔点液相区增大;树枝晶组织发达,二次晶变细、变多;固液界面表面积增加。发现只加P与同时加P,Zr合金的溶质原子偏析规律有差异。P,Zr,B促进合金中(γ+γ′)共晶形成,在其前沿有(γ+硼化物)共晶析出。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重力电磁模拟的方法,对过偏晶Cu-40Pb合金熔体的凝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模拟微重力的环境下,施加的电磁力可使合金熔体在不混溶区内获得准失重状态,抑制了合金熔体中L2(Pb)相产生的Stockes沉积效应,在凝固组织中得到熟化后粗大的α(Cu)枝晶,S(Pb)相分布在α(Cu)枝晶间,从而消除了该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的重力偏析现象。  相似文献   

3.
刘洁  郝维新  达道安 《铸造》2004,53(11):875-878
采用XPS测试方法,研究了电磁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高锂含量Al-5%Li合金锂在凝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通过与未施加电磁场的试验样品中锂在合金组织中分布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电磁场模拟微重力的环境下,施加的电磁力可有效的抑制高锂含量导致的锂在凝固组织中所产生的偏析.  相似文献   

4.
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综述了难混溶合金在微重力和地面条件下制取具有均匀弥散相结构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形核、生长-扩散-对流/扩散、重力造成的沉积或上浮、相间界面能、Ostwald熟化、Marangoni运动、Brownian凝并、第二相含量和冷却速度等影响难混溶合金凝固的各种因素,分析了难混溶合金在定向凝固过程中从纤维型规则复合组织到规则排列的串状组织再到弥散分布粒子的组织演变现象。根据难混溶合金的凝固特点,介绍了粉末冶金法、定向凝固法、模拟微重力熔融铸造法、搅拌铸造法、快速凝固法等几种不同特点的制备技术。总结了密度动态法、分离粒子法、相场法等计算机组织模拟方法在难混溶合金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难混溶合金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制备大块非晶Pd40Cu30Ni10P20合金圆柱体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所制备了直径为50~72mm,长度52~75mm的大块非晶Pd40Cu30Ni10P20合金圆柱体,研究了这种合金的热稳定性。四元母合金Pd40Cu30Ni10P20和三元母合金...  相似文献   

6.
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及低温拉伸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熔炼方法获得的Ni-Ti-Nb宽滞后记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熔炼方法不同会影响合金铸锭中的C、O含量;随合金中C、O等间隙原子含量的增高,(Ti,Nb)_2Ni相增多,并趋于呈偏聚态分布,明显降低合金的塑性。(Ti,Nb)_2Ni相的含量和分布形态是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压凝固ZA43合金的非平衡组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高压凝固条件下ZA43合金凝固组织的变化。高压凝固ZA43合金的组织明显变细,没有形成粗大的树枝晶,分布随机,形状各异,部分横截面类似于胞晶的粒状结构,共晶相呈均匀细小的蠕虫状结构。高压增加了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固溶度,减少了枝晶偏析。讨论了高压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组织和相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初期析出行为、组织和相结构。镀态下,镀层截面组织为黑白分明的层状组织,平面组织呈同心环状。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首先析出NixPy,然后析出Ni3P相。高磷非晶态镀层首先晶化转变成NixPy相和Ni3P  相似文献   

9.
磷含量对GH761合金凝固,偏析及η相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文儒  郭守仁 《金属学报》1995,31(8):A346-A350
本文用金相、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磷对GH761合金凝固过程、元素偏析及η相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合金中磷含量升高,磷大量地偏析于枝晶间,强烈地降低合金的终凝温度,促进Ti,Ni等元素的偏析,抑制Mo,B,S,Si等元素的偏析,磷显著地促进η相的析出,降低η相析出温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观察Al-Si合金的凝固组织,测量枝晶组织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并分析温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在相场模型中引入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以预测实验条件下Al-Si合金凝固组织的演变。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中提出的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本文的耦合模型,开展一系列不同溶质含量合金柱状晶和等轴晶组织生长的二维和三维模拟,发现合金中溶质含量对凝固组织的演变几乎没有影响,而溶质膨胀系数对枝晶尖端移动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中采用的算法极大地加快计算效率,因此,大规模的数值模拟使难以直接通过同步辐射实验观察的Al-Si合金凝固组织演变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HEATCAPACITIESOFFe_(40)Ni_(40)B_(20)GLASSYALLOYMEASUREDBYENTHALPYMETHOD¥JIANGQing;ZHAOMing;LIJianchen(JilinUniversityofTechnol?..  相似文献   

12.
对有序金属间化合物(Fe_(60)Ni_(40))_3(V_(98)Ti_2)的蠕变断裂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稳态蠕变过程中位错亚结构的变化,发现存在大量的堆垛层错和成对位错以及较高密度的位错网络。对断口及近断口剖面的扫描电镜观察指出,晶界上空洞所形成的沿晶断裂是(Fe_(60)Ni_(40))_3(V_(98)Ti_2)蠕变断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creep fracture behavior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Fe_(60)Ni_(40))_3(V_(98)Ti_2)has been studied.The variation of dislocation substructure was observed with TEM in the process ofsteady-state creep.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large amount of stacking faults,dislocationpairs and also high density dislocation networks.SEM analysis of section near fracture sur-face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rgranular crack due to coalescence of small cavities is the maincreep fracture mechanism of(Fe_(60)Ni_(40))_3(V_(98)Ti_2).  相似文献   

14.
落管技术与急冷方法制备Cu60Zr40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射线衍射和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由落管技术制备的非晶Cu_(60)Zr_(40)的晶化行为,并且与急冷条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落管技术制备的Cu—Zr非晶合金与同成分的急冷非晶样品有明显不同的晶化行为,急冷条带样品的晶化析出相为Cu_(10)Zr_7,晶化属于多形型转变,而落管样品的晶化析出相为Cu_(51)Zr_(14)和未知的富Zr相,晶化属于初晶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吴铭方  马骋  杨敏  杨沛 《焊接技术》2006,35(3):18-19
选用Cu,Nb,Mo箔中间层,在特定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接头进行了钎焊试验,分析比较了中间层与钎料的不同匹配对抑制裂纹形核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层Cu能有效释放接头残余应力,防止接头产生裂纹;中间层Nb易溶解并聚集成带状,并在该带状组织与钎缝界面萌生裂纹;中间层Mo的减应效果较差.影响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因素很多,应综合考虑各因素才能达到有效降低接头应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Ti(C,N)/40Cr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铭方  周小丽  马骋  杨沛 《焊接学报》2006,27(12):65-68
使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Cu箔、Mo箔对缓解Ti(C,N)/40Cr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效果.结果表明,无缓冲层直接钎焊,在Ti(C,N)金属陶瓷外侧靠近钎缝的狭小区域内产生较高的拉伸残余应力,其峰值达到268 MPa;使用屈服极限低的Cu箔,接头最大残余拉应力下降到98 MPa,缓解应力效果显著,但最大残余拉应力所处区域与无缓冲层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使用线膨胀系数小的Mo箔,应力峰值出现在Mo箔中,同时缓解应力效果不如Cu箔;无论使用Cu箔还是Mo箔,最佳厚度约为0.8 mm左右,大于或小于该厚度值,应力得不到有效释放.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ANSYS FEM softwar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the diffusion bonding joints between Ti( C,N) metallic ceramic/interlayer/4OCr steel was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n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joints was not changed with the use of interlayer. The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was always located in metallic ceramic with area ranging from 1 mm to 4 mm to the interlayer. The maximum residual stress in the joints was also affected by diffusion temperature. The satellite pulse curren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n diffusion bonding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film at the interface, by which diffusion temperature and loading pressure can be greatly decreased. The crack initiation was easily produced at the corner of Ti ( C, N) metallic ceramic close to the interlayer. If a higher residual stress produced in the joints, the crack was propagated into the whole ceramic.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o-40Cr(wt%)合金在空气中、1000℃下的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通过SEM/EDXA等测试手段,对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合金表面离子注入3×1016Y /cm2和3×1017Y /cm2后的氧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注钇和未注钇样品氧化后表面形成的都是纯Cr2O3膜,离子注钇明显改善了合金的氧化性能.其原因主要是稀土钇能以离子或细小氧化物颗粒的形式偏聚于Cr2O3晶界,通过阻碍氧化膜中Cr3+阳离子向外扩散,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同时,通过阻碍氧化膜/合金界面附近"kirkendall"空洞的形成,增强了氧化膜与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了氧化膜的粘附性及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对Ti(C,N)基金属陶瓷与40Cr钢进行了液-固扩散焊复合连接试验,重点研究了界面组织、接头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预置Ti/Cu非对称中间层液-固扩散焊,能够分别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与铜箔,以及铜箔与40Cr钢之间的冶金结合;Ti(C,N)基金属陶瓷界面物相呈梯度分布,形成Ti(C,N)基金属陶瓷/TiAl2/Ti2Cu/TiCu/铜箔结构;Ti(C,N)基金属陶瓷一侧靠近界面区域存在较大的焊接残余拉应力,以及脆弱的TiAl2金属间化合物层,是制约焊接接头强度的关键因素;单纯以铜箔为中间层,采用常规固相扩散焊连接Ti(C,N)基金属陶瓷,即使在加热温度1223 K、压力20 MPa条件下,也难以实现Ti(C,N)基金属陶瓷与铜箔的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20.
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对以乙醇、丙醇、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是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2%,反应时间为2h。上述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87.5%,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产率为89.2%,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产率为9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