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为了研究不同热输入对管线钢焊缝粗晶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影响,选用40~55 kJ/cm 4种不同焊接热输入量(对应于t8/5=21~40 s)对管线钢进行了热模拟焊接试验,并对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的焊缝冲击韧性、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t8/5的增加,相变过程的冷速逐渐降低,导致相变形成的板条结构宽化,M-A组元的宽度逐渐变粗(即短轴、长轴之比增大),尺寸增大且粗大的M-A组元在晶界上链接成串,从而降低了冲击韧性;随着t8/5的增加,韧脆转变温度升高;热模拟峰值温度一致且较高导致混晶,也是引起冲击韧性降低和试验值分散性较大的原因;冲击断口的SEM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显示,材料中形成的大尺寸Ti、Nb复合碳氮化物析出相,以及形成的邻近两个或多个Al2O3和CaS复合夹杂物可以成为诱发脆性解理断裂的起裂源。 相似文献
6.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技术,对不同焊接热输入下X100管线钢热影响区的强度和组织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焊接热循环后,X10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幅度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当焊接热输入达到40 kJ/cm时,CGHAZ的强度已不能满足X100管线钢最低强度要求.X100管线钢CGHAZ软化可归结于粒状贝氏体增加和晶粒亚结构的粗化,且粒状贝氏体所占比例和晶粒的粗化程度均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西部管线用钢焊接粗晶区的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示波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适用于我国西部管线的三种X60级管线钢及其焊接热影响区在系列温度下的韧性规律,并从冲击能量特征和组织结构特征的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9.
10.
采用插销试验和热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预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对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冷裂纹敏感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临界断裂应力提高,抗冷裂纹敏感性能力增强;当预热温度达到150℃时,粗晶区的冷裂纹敏感性变得很小,断口形貌为韧窝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显微硬度升高,而断裂韧性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当冷却速度达到2~25℃/s时,粗晶区具有优良的断裂韧性;当进一步增大冷却速度时,由于板条马氏体的形成,粗晶区断裂韧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1.
高钢级天然气输送管线钢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随着天然气耗用量增大.管线钢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天然气能够安全、经济地输送,管线至关重要。比如近海天然气田深水管线对管线管壁厚和高韧性的要求,又如长距离输气管线对管线钢强度的要求在X80钢级以上,用以降低输气成本。为满足上述对安全和经济性的要求,制钢技术得到充分发展,X100级钢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研究。然而,为使X100级钢管用于管线建设,还需要对X100钢的各种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如变形行为特征、焊接设计、动态延性断裂止裂、管材性能、X100管线建设规范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X100/X120管线钢的研发和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采用高强度管线钢进行天然气传输的经济效益以及高强度管线钢的研究现状,从高强度大直径管线钢的试验和生产实际出发,对材料性能及部分服役行为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超高强度管线钢管研发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管线钢的发展趋势和超高强度管线钢早期的开发情况,以及早期建设的2个X100/X120管道试验段——西部回路和戈丁湖环路管道的力学性能和焊接工艺情况。重点阐述了包括X100大应变管线钢和X100螺旋焊管在内的超高强度管线钢及钢管研发的新进展,并以斯提兹维尔试验段为例,对X100管线钢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管道环焊缝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目前X100钢管的开发已从单纯试制几根钢管发展到5 km以上的试验段,且环焊缝焊接工艺也已基本解决,超高强度管线钢管的开发可能在X100级别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最后,对我国超高强度管线钢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一段直径为1 219 mm、压力为18 MPa的X100管线作为试验运行段,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试验段能够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关键力学性能良好,横向和纵向的拉伸性能最大偏差为35 MPa;-20℃时母材最小韧性超过了180 J,-30℃焊缝韧性超过了117 J,实现了对裂纹起始控制的要求;管体、焊缝和HAZ硬度均低于300HV10,在正常条件、极端条件及高设计因子条件下均可满足长期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