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主要载体和申报项目来源,在中国保护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简要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名胜区申报设立的过程,介绍了当前管理的现状,并对公众和业内人士在风景名胜区申报过程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重点对当前风景名胜区设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风景名胜区设立的建议,通过有效完善风景名胜区的设立工作,逐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  相似文献   

3.
周弦  陈秀刚 《规划师》2004,20(7):78-80
长期以来,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一直套用城市规划的思路,致使规划难以落到实处。淄博市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田齐王陵景区保护规划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细化保护操作方法,建立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跟踪反馈系统及管理监督体系来达到对景区资源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启动,现已完成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30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05年,《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设立,公布了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初步建立起了我国遗产申报管理的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申报和管理体系;2006年,《风景名胜区条例》于12月1日起施行,年内,建设部对严重违背风景名胜区管理有关规定,在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闽南的漳州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为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关注漳州的生态脆弱区域,分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诸要素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要求、延续地域文脉及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的作用,提出构筑市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达到自然、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规划在整合市域现有及潜在的风景资源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确定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模式,注重区域的统筹协作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在较为宏观的视角下构建市域生态网络,使设立的风景名胜区成为市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节点.规划完善了各风景区之间的交通布局,将游憩体系与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构建模式、风景资源利用的侧重点和开发时序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5,(Z2)
文章从管理体制、规划体系、建设管理和经营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管理体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对风景资源实行限制性利用、加强管理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水平的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风景名胜区依托于数千年演化发展的名山大川而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了风景名胜区制度。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改革的背景中,梳理了风景名胜区制度的起源,主要指改革开放初期至《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颁布这一历史时期的制度形成过程。认为风景名胜区制度缘起于当时我国众多著名山川面临破坏而无人管理的现象,管理议题最早由建设部门提出,1979年正式由国务院确定归口管理部门。制度设计阶段与国内各部门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沟通,也较为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制度形成的过程反映出当时的决策者和研究者对我国风景资源本质特征的充分认识和积极开放的心态;快速开始的法制化进程大力推动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林轶南 《风景园林》2012,(1):104-108
在回顾英国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产生和演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特征等概念,研究了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在英国法定自然美景区中的应用,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价值中立和尺度分级、多样化的景观特征提取、单独分离的决策过程3个方面;同时将LCA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与我国风景名胜区中广泛应用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结合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可以在景观遗产价值的评估、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再认识、公众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个方面借鉴景观特征评估体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对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基础上,基于“3S”技术以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所需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为基础,以数据库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为支撑,建立起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管理、规划信息管理、监测信息管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路平 《室内设计》2015,(5):107-114
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往往是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核心景观资源,如何体 现世界遗产价值应该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工 作的重点。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世界 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处遗产点,本文结合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围绕麦积山石 窟世界遗产价值体现这一中心思想,从研究 其遗产价值体系入手,进一步识别承载遗产 价值的空间载体,最后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 下,提出落实遗产价值体系保护和利用的具 体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金路  韩笑 《中国园林》2012,28(5):29-33
通过对北京市国家级、市级和部分区县级风景名胜区的全面调研,系统地了解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北京市风景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具有优势,而且其经济社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居民和游客对资源的需求多样,但是北京仅将风景名胜区事业作为普通产业,风景资源管理水平不高。分析了北京风景名胜区事业滞后的历史成因和发展中的矛盾焦点,对其中与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趋势不符,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不符的重点问题,建议通过法制建设,从战略层面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使北京的风景名胜区管理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有关分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晨阳 《中国园林》2007,23(4):13-17
分区是实施规划管理目标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与国外国家公园分区制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着多种分区类型,并且对各类分区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分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不仅影响到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效,也将影响到国家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统一性。通过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在分区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各种分区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建立了适应我国风景名胜区特点的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3个问题:风景区评价技术、核心景区划定、分区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景名胜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邑郊游憩地和社会"八景"活动,荟萃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胜,凝聚着中国乃至世界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近现代以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大都设有"国家公园",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中国风景名胜区经历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深受中华文明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的影响,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景名胜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属地管理方式,展望未来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严国泰  宋霖 《中国园林》2021,37(3):112-117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迅速,除风景名胜区外,还先后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等14类保护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但由于各类保护地在空间和权责上的重叠,国家决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对各类保护地进行重组。在此背景下,比照世界遗产、国家公园等国际上的保护地体系建设经验,梳理了中国风景名胜价值演进和利用发展的3个阶段,解说了世界遗产与中国风景名胜资源的对应关系。并在目前风景名胜区体系整体保留的情况下,尝试借鉴世界遗产价值评估对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分类分级进行完善,识别风景名胜区强调自然和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和特色,指明国家公园体制下的风景名胜区保护资源并带动地区发展的潜力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范小凤  吴葱  朱蕾 《中国园林》2023,39(3):88-92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 000多年的 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 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 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 熙、乾隆的历次巡幸所带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名胜得 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从名胜的形成、保护和阐释3个方面,探 析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进而总结名胜得以维系至今的原因, 为当代名胜的保护和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嘉乐 《中国园林》2000,16(2):29-31
本文论述了旅行与游览的不同概念,列出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保护与开放的辩证关系。强调风景名胜区不是产业没有理由成为企业,不能利用人民自己的财产从人民身上谋利。明确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与旅游服务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就深入了解各自的本质,掌握不同的运行规律,严格分工,紧密衔接,才能使风景名胜区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锐 《中国园林》2003,19(9):38-43
分析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现状,总结了管理不到位的7种原因:认识不到位、立法不到位、体制不到位、技术不到位、资金不到位、能力不到位和环境不到位。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员,已存在数千年,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基因、当代特征和新时代重要作用,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眼光,明确了风景名胜区是新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的定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应以生态保护下的展示利用作为其优先管理目标,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风景名胜区为特色、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