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 《规划师》2005,21(5):39-42
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存在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造景点过多的问题,需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重视规划,强化管理,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原则,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开展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
冯玲 《福建建筑》2009,(10):37-40
通过对风景资源遗产利用历史的考究,明晰其概念与特性,并提出解除风景资源遗产利用与保护困惑的合理途径,确保其利用无误、保护有效,从而达到风景资源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优波  杨锐 《中国园林》2006,22(12):32-36
分区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介绍了现状多种分区并存的局面和分区之间的结构,分析了现状分区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再从分区类型、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规划改进意见,包括将分区细分为四大类十小类,以及针对具体的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最后提出分区监测的概念,并对监测指标和标准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名胜区边界在资源保护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对空间边界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对国内外保护性用地边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风景名胜区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边界的认知.指出了风景名胜区边界的概念,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和内涵,并对边界划定进行了认知.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景名胜区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探讨。该文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和规划的有关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以于交流。  相似文献   

7.
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实行特许经营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 《中国园林》2006,22(8):42-46
介绍了国外国家公园实行特许经营的经验,阐述特许经营的基本特征和实行特许经营的一些基本原则。揭示在我国的一些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特许经营”所具有的整体性、垄断性和不公开、不透明等缺陷,分析了以经营等同于管理、以经营取代管理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带来的种种弊端。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特许经营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个案调查,从而推动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区认识及开发误区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观海 《中国园林》2003,19(2):61-64
为了提升人们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意识,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严重的破坏性开发和经营行为,对于把风景名胜资源等同于特种市场商品,把风景名胜区等同于旅游区、宗教地、娱乐场或另类城市建设用地等误区,进行了辨析。认为应当正确认识风景名胜区的真正意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科学价值,实现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克服和排除当前在风景名胜区认识上的种误区。  相似文献   

9.
陶一舟  严国泰 《华中建筑》2012,30(6):133-1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其实质是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师不应该回避问题,一味地抱怨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因此该文以安徽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研究在现有管理体制、规划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风景名胜区城市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07,23(4):I0001-I0001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将4月定为风景园林月,以向全球推广风景园林事业,这是个很好的创意,必将有利于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从南京名景演变的角度出发,研究南京名景的演变原因及名景在演变后的作用和价值,由此来探讨名景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并且在文中举以大量实例说明。文章的最后得出城市名景建设的结论: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是景点建设的首要问题:赋予自然资源符合城市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时代元素,是景点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问题;景点建设中要点面结合,保护文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定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晋 《中国园林》2007,23(4):22-26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对其定义的认识关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关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种类繁多,且参差不齐。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要求看,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对搜集到的292条风景名胜区定义进行了内容分析,从中划分出8项内容,对每一项内容包含的结果进行细分,共得到143种结果,并统计了相关数据。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归纳了已有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已有定义中的核心内容为基础,重新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有关分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晨阳 《中国园林》2007,23(4):13-17
分区是实施规划管理目标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与国外国家公园分区制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着多种分区类型,并且对各类分区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分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不仅影响到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效,也将影响到国家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统一性。通过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在分区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各种分区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建立了适应我国风景名胜区特点的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3个问题:风景区评价技术、核心景区划定、分区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4.
唐鸣镝 《中国园林》2006,22(1):54-58
保护与教育一直是风景名胜区体系的首要任务与职责,旅游解说系统作为一种有效而关键的管理手段,目前在我国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概念应用混乱、缺少理论研究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公园等领域做了大量有关解说教育方面的研究,并有成功运用.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其消化运用到风景区的规划理论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解说体系是目前风景区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总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风景资源归类分析、景观要素异质性分析、典型景观风貌特征提取等手段,对该类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的途径作了尝试和探讨,并提出了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论述了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人与自然的精神文化关系发展史,包括农耕文明时代情感关系,工业文明时代的理性关系及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关系.国家风景名胜区应继承天下名山的优秀传统,与国家公园科学接轨,使之健康地迈向生态文明时代.对当前风景区中出现的错位定位、错位开发、超载开发所造成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后果作了分析,并提出分区保护利用原则以及相关对策和建议,使价值较高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世代相承,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承照  徐杰 《中国园林》2005,21(5):35-38
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可分为原野型、原野人居型、乡村型、城缘型和城市型5种类型,边缘地带具有边缘生态、边缘景观、边缘经济、边缘社会、边缘管理等共同特征,在保护与发展一系列的矛盾中,边缘地带与核心区的矛盾性质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控制和管理策略,实行分区管理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必然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边缘地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好边缘地带,才能保护好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山体植被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风景区的山体植被优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结合介绍植被优化方案制定过程中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并展望了生态学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唐军 《中国园林》2007,23(12):23-26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各风景名胜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这种改善给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复杂的、有时是相悖的后果。某些时候,可达性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资源利用收益的增加,却带来了资源保护的巨大压力。通过对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总结和思考,探讨可达性变化给风景名胜区带来的变化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规划设计中的对策,以期有助于解决风景资源保护和风景旅游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