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2002年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于12月3~5日在广州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吴建常,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殷瑞钰,宝钢集团董事长徐大铨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等出席了会议。 翁宇庆代表中国金属学会致开幕词,他指出:自1989年世界上第一条工业规模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投产以来,这项新 相似文献
3.
4.
1.引言 薄板坯连铸工艺是冶金工业八十年代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珠江钢厂将引入第一条国内生产线,生产过程包括结晶器冷却与喷水冷却两部分,通常称为一冷与二冷区域,结晶器冷却是采用循环水方式,喷水区包括喷水,辐射,滚轮方式。 我们所研制的软件是计算冷却过程中各剖面的温度分布,一冷区域的剖面可任意等分给出所需位置,即从钢水进入结晶器后到出结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本文在应用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离线计算的基础上,并参照电路瞬态过程参量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连铸二冷水量动态控制模型。它系采用前馈控制方式,拉速变化时过渡过程中水量变化曲线呈指数形式。该模型具有快速简便而精确的优点经计算机仿真验证,该动态控制模型的控制效果明显地优于一般静态比例控制。 相似文献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我国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板坯连铸轧技术是新工艺开发与成熟工艺集成的产物。文中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优势和弱点及发挥优势的途径,认为在我国薄板坯连铸轧技术大有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钢铁钒钛》2017,(6)
针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窄面铜板磨损大、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分析了窄面铜板冷却结构对传热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用于提高结晶器窄面冷却能力的新型铜板,该铜板采用5个内径11 mm的圆管型水道进行冷却,在水量为230 L/min时,铜板内水速可由6.23 m/s提高到8.07 m/s,水的对流换热系数可由22 000 W/(m~2·℃)提高到29 000 W/(m~2·℃),弯月面处窄面铜板的热面温度能够降低25℃左右。采用新型窄面铜板进行了大量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过钢量为18 450 t(相当于123炉)后,窄面铜板下部最大磨损量由4.5 mm降低到1.3 mm,使得窄面铜板的单次使用寿命可与带镀层的宽面铜板相当,这种五孔冷却式窄面铜板具有附加锥度低、热流高、热面温度低和抗磨损等多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我国的确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2002年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后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开发新一代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了碳、硅、锰、铝和微合金元素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行为,并与在传统工艺中的行为作了比较.发现了各合金元素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热轧工艺.生产包晶钢时,碳的控制难度大,一般不用硅做强化元素,微合金化是生产高强度薄板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