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精铜产量就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截止到6月末,按国家统计局的快报资料,累计达60.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5.0%;即使是按国家有色局的统计快报资料,精铜产量亦达60.26万吨,同期比增幅达26.9%。今年1-6月份国营(重点)企业精铜的累计产量为41.92万吨,与上年同统计口径产量相比,增加19.8%,即名生产了8.31万吨,除沈阳冶炼  相似文献   

2.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3月份中国共进口精铜30.6万吨,同比增长132.7%,其中3月份的进口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81.3%。精铜进口大幅增长造成国内供应过剩量增加,进而对国内铜价形成打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3月份我国的精铜产量  相似文献   

3.
铜今年5月份,我国金属铜的外贸是进口稍增,出口稍减。5月份进口金属铜63716吨,其中未锻轧粗铜(含供精炼用阳极铜,下同)9193吨,未锻轧精铜9444吨,未锻轧铜合金1033吨,以及各种铜材44046吨,分别比上月份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中国铜进口仍然强劲只是更多地转向原料进口【安泰科讯】2005年2月份,中国的精铜进口量仍然高于100,000吨,达到105,528吨,中国今年1月份的精铜进口量为110,810吨。同时,今年前2个月的净进口量为216,338吨,低于去年同期的257,214吨,但是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精铜净进口低于2004年初的水平,但是依然强劲。同时据称由于很多库存都在去年下半年被消耗掉了,因此这些进口的铜大部分都进了仓库。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由于报告库存继续下降,新买盘的涌入使得铜价在6月初连续大幅上涨,空头的止损盘也加剧了铜价的上涨幅度。本已处于历史低水平的报告库存继续下降成为新多头入市的最坚定的理由。LM E铜库存降至42275吨,为1988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为41425吨;同时,Com ex的铜库存降至19597吨,为1997年1月份以来首次跌破20000吨,当时为17207吨;而SH FE的铜库存也减至19848吨。尽管从基本面来看,精铜的产量在加速增长,而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今年全球主要精铜消费地区的需求增速都不如上年同期,使得铜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由短缺转向过剩。…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统计,7月份全国精铜产量为109068吨。1-7月份累计产量709843吨,同比增长28.82%,比1-6月份的增幅26.9%略高。江西铜业公司、铜  相似文献   

7.
一、2006年国内电铜产量的增长速度将会趋缓。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精铜产量为217万吨,今年估计会保持15%左右的增幅,达到250万吨。由于基数的逐年放大,加之中央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开展对国内铜冶炼行业的清理整顿,明年国内精铜产量的增幅可能会放缓到10%左右,达到270-280万吨水平。其中产量增长潜力较大的企业主要有铜陵有色和金川有色,其中铜陵有色2006年的产量将增加约10万吨,金川有色2005年的产量已经增长到17万吨,2006年将会增加到22万吨。其他几个大厂的增产余地相…  相似文献   

8.
据海关统计资料,今年5月份我国基本有色金属的外贸是:该减少进口的反增多,该增大出口的反减少。铜5月,总进口金属铜6.95万吨,其中粗铜(包括阳极铜,下同)1.25万吨、精铜1.93万吨、铜合金532吨、铜材3.71万吨。与上月相比,除粗铜和铜合金进口量分别减少0.48万吨和156吨外,精铜和铜材量分  相似文献   

9.
国际信息     
2002年5月份日本精铜出口量达到32107吨据日本大藏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5月份精铜出口量为32107吨,与2001年同期的29288吨相比增长了9.6%,但低于4月份的34644吨的出口水平。2002年1-5月份的精铜累计出口量为178351吨,高于2001年同期的126315吨。  相似文献   

10.
与8月份相比,今年9月份基本有色金属的外贸是铜、铝进出口量均减少,铅、锌的出口量均增多,锡的出口和镍的进口稍减。9月进口金属铜6.60万吨,比上月增加14.25%,其中粗、精铜各增加34.1%和68.3%,分别为1.47万吨和1.33万吨,铜  相似文献   

11.
行业动态     
2007年6月份中国铜进口小幅下降【安泰科讯】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数据,6月份国进口铜(含铜材)212471吨,在5月份大幅减少的基上再度下降了4%。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铜进口量同比增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动态     
《中国金属通报》2008,(27):10-11
赞比亚2008年铜产量预期增加至600,000吨[安泰科讯]赞比亚矿业部长Kalombo Mwansa 6月24日称,赞比亚今年的阴极铜产量预计从2007年的521,984吨增加至600,000吨,未来三年,冶炼产能将跳增。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7月份国内精铜产量较上月下降3.76%【安泰科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份国内的精铜产量为23.6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26%,为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比6月份的24.54万吨减少了3.76%;1-7月份的累计产量为166.23万吨,同比增长了22.69%。7月份铜精矿的产量同比增幅达到12.28%,但铜加工材的产量受国内铜需求疲软的影响,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杨长华)7月份我国氧化铝产量达到116万吨【安泰科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份我国氧化铝产量为116.2万吨,同比增长了43.5%。1-7月份累计产量711万吨,同比增长了49.5%。(刘德飞)7月份我国铁合金产量同比…  相似文献   

14.
1上半年市场回顾1.1价格走势回顾受现货供应紧张、美元走软以及基金多头的推动,铜价终于在今年2月份再次发动了上升行情,突破了前期3170美元/吨的阻力位置,而且还在4月中旬创下新的历史纪录3336美元/吨。与此同时,随着供求关系的悄然变化,向上的动力逐渐减弱,尤其是5月份ICSG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球的精铜供应出现2.4万吨的过剩之后,市场人士对铜市的前景产生忧虑,并由此引发基金多头的大幅平仓,使得铜价在5月中旬跌落至3000美元/吨以下。但是,交易所铜库存的持续下降再次吸引了众多投机买盘的兴趣,6月初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快速攀升至3300美元/吨附近,经过短暂的盘整后,6月16日突破3336美元/吨,6月20日一度达到3435美元/吨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第三大铜生产企业 Kyshtym冶炼公司称 ,今年 1~ 5月份该公司的精铜产量为 31 599t,同比增长 6.6% ,其中 5月份的产量为 6884t,同比增长 0 .7%。除了精铜产量上升以外 ,该公司 1~ 5月份的覆锌铜箔的产量也同比大增 31 .5%至 543t,但同期的铜线产量却同比下降 2 1 %至 31 72 t。据该公司称 ,铜线产量下降是由于需求减少所致。该公司计划 2 0 0 1年的精铜产量达到 80 0 0 0 t,高于上年实际产量 770 34t。 Kyshtym的精铜产量70 %左右供出口1~5月份俄罗斯Kyshtym的精铜产量同比增长6.6%…  相似文献   

16.
一1981年上半年西方世界精铜产量下降,消耗减少,价格处于低水平。今年上半年1~6月份伦敦市场逐月平均铜价为:799.9、807.7、836.25、857.29、885.67英磅/吨。从表面上看6月份铜价比1月份上涨10.7%,但如把上半年英磅汇价下跌17.9%的因素计算在内,实际上铜价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有所下跌。总的来说,上半年铜价变动不大,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2月份中国精铜进口量同比大增177.9%至148679吨据海关统计,2月份国内进口精铜148679吨,仅次于2004年2月份进口水平,比上月增长12.8%,同比增幅高达177.9%;1-2月份累计进口量为28万吨,同比增长125.8%。从贸易方式看,2月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精铜达到7.52万  相似文献   

18.
《有色冶炼》2014,(1):88-91
N2014001白银有色集团铜冶炼渣项目年回收铜金属达2.2万t 国内目前已建成的渣选工艺中单系列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白银有色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自2013年6月份顺利达产后一直稳定运行,平均日处理炉渣3 760 t,日回收铜金属60余吨,年可回收铜金属2.2万t,相当于开发了一座大型铜矿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色冶金》2014,(1):88-91
正N2014001白银有色集团铜冶炼渣项目年回收铜金属达2.2万t国内目前已建成的渣选工艺中单系列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白银有色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自2013年6月份顺利达产后一直稳定运行,平均日处理炉渣3 760 t,日回收铜金属60余吨,年可回收铜金属2.2万t,相当于开发了一座大型铜矿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信息     
“MBR”预测1998年西方铜市仍将供应过剩今年10月份“MBR”发表的月评认为,1997年预期西方国家精矿铜产量将达944.4万吨。比1996年增长4.8%,原生精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