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钕(Ⅲ)与壳聚糖配位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Nd(NO3)3与壳聚糖(CS)作用,制备了Nd(Ⅲ)与CS的配位聚合物(Nd/CS配位聚合物)。首次对Nd/CS配位聚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导率进行讨论和研究。推断Nd/CS配位聚合物的组成为每一个Nd(Ⅲ)与5个CS链节单元的氨基及部分质子化氨基的N原子和脱质子的仲羟基O原子配位,中心Nd(Ⅲ)的配位数为10。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MOC100TD新萃取剂在氯化钠水溶液中萃取La(Ⅲ)与Ce(Ⅲ)。结果表明:分相时间很快,使用正辛烷为稀释剂比用煤油效果好;在低pH值下,对Ce(Ⅲ)的萃取能力大于对La(Ⅲ)的萃取能力,因此,有可能使La(Ⅲ)与Ce(Ⅲ)得到萃取分离。确定了萃取时生成的萃合物为MeR3。求取出La的logK(ex)=-16.03±0.4,Ce的logK(ex)=-15.94±0.4。可认为MOCT100TD是比Lix70、Kdex100、SME529萃取La(Ⅲ)、Ce(Ⅲ)更有效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3.
褐藻酸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锋  唐洁渊  林晓红 《稀土》2000,21(4):20-23
本文首次将稀土金属离子镨引入 ,合成褐藻酸镨 ( )的配位聚合物 ,并用 FT- IR、XPS、TG- DTA、荧光和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配位聚合物进行表征 ,证明了 Pr( )与褐藻酸的配位作用 ,并测定了 Pr( )与褐藻酸单体单元的配位比为 1∶ 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铑。在氯化钠存在的磷酸溶液中及加热条件下,铑(Ⅲ)对高碘酸钾氧化耐尔蓝褪色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该催化反应对耐尔蓝或铑(Ⅲ)均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1.0kJ/mol;log(Ao/A)与铑(Ⅲ)浓度呈线性的范围为0~6.0μg/25mL,检出限为3.80×10-10g/mL。本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铑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7.2%,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2%~101.2%。  相似文献   

5.
HDEHP萃取Ga(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DEHP萃取Ga(Ⅲ)机理的研究刘桂华李小斌孙思修(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长沙410083)(山东大学化学院)关键词:Ga(Ⅲ)萃取机理HDEHP镓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在自然界中,镓伴生于其他矿物中,通过溶剂萃取来分离、富集镓的化合物是镓冶炼中一种重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技术制备了1种新的手性配位聚合物[Zn(Tar)(bipy)·5H2O](聚合物1,Tar为L-酒石酸根,bipy为2,2'-联吡啶),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鉴定.在水热反应过程中,酒石酸衍生物缩酮保护基发生水解.该聚合物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64 61(13)nm,b=1.431 3(3)nm,c=1.912 8(4)nm,α=β=r=90°,V=1.819 6(6)nm3,Z=4,μ=1.414 mm-1,dcalc=1.678 g/cm3,F(000)=952,R1=0.045 7,ωR2=0.093 0.结构分析表明,酒石酸根桥连Zn(Ⅱ)形成一维配位聚合物手性链;2条平行一维链上的吡啶环以面对面的方式相互嵌入(质心距离为0.358 nm)形成新颖的梯状双链结构,5个结晶水之间存在氢键作用,通过共用边5聚环形成一维水链,而水链上的2个O又与未配位的羧酸根O通过氢键作用相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Fe3+催化h2O2氧化偶氮肿Ⅲ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在25 mL溶液中,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μg铁,检出限为8.97×10-11g/mL.用于测定分析纯盐酸和硝酸中的痕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用水热法在150℃下由FeSO4·7H2O和1,4-萘二甲酸(1,4-H2NDC)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Fe(oH)(1,4-NDC)·2H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nmc,晶胞参数a=2.144 7(4)nm,c=0.68849(14)nm,y=3.1669(11)nm3,Z=8,R=0.084 5,wR=0.182 9.该化合物中含有羟基桥连的Fe-O-Fe无机链,无机链通过NDC的连接形成了三维框架,其中包含2种方形截面的孔道.2种孔道的尺寸分别为0.76 nm×0.76 nm和0.30 nm×0.30 nm.化合物的结构没有随客体水分子的除去而发生改变,因此形成了稳固的永久孔性结构.吸附性质研究表明,脱去水分子的该配位聚合物能够吸附CO2.对甲醇、丙酮、四氢呋喃和苯的吸附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Zr(Ⅳ)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氧化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壳聚糖进行液态均相配合反应制得壳聚糖-Zr(Ⅳ)配合物, 通过AMF, IR, XRD及XPS等检测证实了壳聚糖与锆离子之间配位键的存在, 且显示壳聚糖在形成配位结构后存在有利于降解的优势构象. 以H2O2对壳聚糖-Zr(Ⅳ)配合物及壳聚糖进行氧化降解, 探讨相同条件下粘度的变化及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结果表明, 壳聚糖-Zr(Ⅳ)配合物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壳聚糖, 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壳聚糖直接降解窄, 进一步证明壳聚糖-Zr(Ⅳ)配合物中存在有利于降解的优势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0003mol·L-1(CH2)6N4HCl缓冲底液中,偶氮溴磺(Ⅲ)在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三个良好的还原波:P1(-0.25V)、P2(-0.35V)和P3(-0.57V),加入稀土离子后,试剂峰高降低,并在更负的电位处产生络合吸附波P4(-0.62V)。P4峰高与稀土离子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来测定Ce3+,检测下限可达2×10-8mol·L-1。轻、重稀土有类似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三正辛胺-硅胶柱分离(富集)金(Ⅲ)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谭龙华  苏正驰  陈鹰  田野 《黄金》1997,18(4):47-50
设计了三正辛胺(TNOA)硅胶柱,研究了用于分离(富集)金(Ⅲ)的条件及选择性。以王水稀释的酸液[φ(混酸=10%)]作移动相,以硅胶球负载的TNOA作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金(Ⅲ),使与多种共存离子分离,柱上的金用亚硫酸钠溶液(10g/L)解脱后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柱再生方法简便。可用于矿物岩石等复杂物料中金的分离、富集与测定。  相似文献   

12.
《湿法冶金》2005,24(4):198
Markku Laatikainen与Erkki Paatero研究了金属一氯化配合物的竞争吸附对聚合吸附剂XAD-7的影响。用溶解在盐酸和碱性金属氯化物溶液中的Au(Ⅲ),Fe(Ⅲ)和Te(Ⅳ)作模拟化合物,测定了一元及二元组分的吸附平衡,最后,用平衡模型及试验确定的表观扩散系数模拟多组分的穿透曲线。结果表明,弱酸性HAuCl的吸附受盐酸浓度影响明显,在NaCl溶液中吸附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微晶萘萃取分离痕量Tl(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磷酸介质中,3.0g柠檬酸三钠存在下,当50μg/mL KBr溶液用量为1.0mL,1.0×10-3 mol/L罗丹明B溶液用量为1.4mL,1.0×10-2 mol/L萘丙酮溶液用量为3.0mL时,Tl(Ⅲ)与Br-形成的TlBr-4可与罗丹明B发生反应,从而被微晶萘定量吸附。在此条件下Al(Ⅲ)、Cu(Ⅱ)、Zn(Ⅱ)、Ni(Ⅱ)、Mn(Ⅱ)、Mg(Ⅱ)、Hg(Ⅱ)、Cr(Ⅲ)、Bi(Ⅲ)等不被吸附,据此建立了分离富集Tl(Ⅲ)的新方法。对合成水样中铊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pH 4.5的盐酸-醋酸钠(Walpole)缓冲介质中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铁(Ⅲ)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发生配位而形成吸附络合物,使得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增强,且在282和368nm处产生2个较显著的共振散射峰,据此,建立了共振散射法测定铁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80mL 1.0mg/mL CMCS溶液、适量2.5μg/mL铁(Ⅲ)标准工作液、1.0mL 1.0×10-4 mol/L SDBS溶液和1.2mL pH 4.5Walpole缓冲溶液,定容至5mL,室温下反应14min,于1cm石英比色皿中,在最大散射峰282nm处分别测定试液和空白液的共振散射信号I和I0,结果表明,铁(Ⅲ)质量浓度在0.050~1.0μg/mL范围内与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测定布袋灰和矿渣中铁(Ⅲ)含量,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是2.7%和3.1%,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8%。  相似文献   

15.
La(Ⅲ)对质粒pUC18复制拷贝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傅佑丽 《稀土》2006,27(4):91-95
稀土应用的日益增长将会对生物的遗传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的遗传离不开DNA的复制,由于染色体DNA非常巨大和复杂,难以直接研究稀土离子对其复制的影响。本研究以细菌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质粒为对象,研究L a3+对质粒DNA复制拷贝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L a3+存在下,质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拷贝数不同;因培养时间相同,因此质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平均速率不同。由于质粒复制与染色体DNA复制使用相同的酶系,因而可初步推断不同浓度的L a3+对染色体DNA复制的平均速率有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配位聚合物{[Nd2(C2O4)3(H2O)6].3CH3OH}n(1),得到该配合物的粉红色块状晶体,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1200(2)nm,b=0.96325(17)nm,c=1.02580(18)nm,α=90°,β=114.278(3)°,γ=90°,Z=4,V=1.0088(3)nm3。配合物中钕离子为九配位,与配体结合生成蜂窝状二维层,通过氢键的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钕(Ⅲ)、2,2′-联吡啶及其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基础上,用计算校正方法得到了配合物的浓度。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酸水解动力学,测得了几个温度下的反应表观速率常数(τ=15~35℃,I=0.1,pH=2.56),提出了一个以第一步反应为控制步骤的四步反应机理,计算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参数:ΔH≠=125kJ·mol-1,ΔS≠=153J·mol-1·K-1。讨论了介质酸度和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H2SO4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为活化剂,KBrO3氧化偶氮胂Ⅲ的反应受痕量钒的催化而加速.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方法,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1.5×10-7g/L,检出限为1.8×10-9g/L.用于水体及小麦中痕量钒的测定,RSD(n=5)为1.2%~2.3%,加标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9.
李英  俞露  马东兰  王玉炉 《黄金》2005,26(10):42-45
研究了试剂N-烯丙基-N'-安替比林基硫脲的合成及其与金(Ⅲ)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3.8~4.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 Au(Ⅲ)与该试剂形成1∶2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27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75.0=2.39×104L/(mol·cm),金(Ⅲ)质量浓度在0~2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高,可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利用Mn(Ⅲ)作氧化剂氧化一些有机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性。Mn(Ⅲ)通常是由Mn(Ⅱ)阳极氧化制备,也可以通过焙烧二氧化锰矿得到。文章探讨了Mn(Ⅲ)氧化甲醇制甲醛的可行性,目的在于寻找利用软锰矿的新途径,并分析了反应的可能产物,确定出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甲醇相对过量,甲醇与Mn(Ⅲ)的浓度比大于10∶1,在9mol/L的H2SO4溶液中,90℃以上温度有利于Mn(Ⅲ)氧化甲醇转变成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