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寿祯 《压缩机技术》1997,(6):29-30,37
中间冷却器内管束间萘渣结垢对压缩机的影响郝寿祯太原钢铁公司煤气厂在L系列压缩机中,中间冷却器虽然是压缩机的辅助设备,但对压缩性能及运行情况却有“保险”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压缩机在运行中热力参数发生的不正常变化和一、二级气缸内出现的故障,往往“怪...  相似文献   

2.
压缩机工作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的热规范以及压缩级间的压力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气体冷却器中气体的冷却质量。因此,在强化压缩机装置以提高压缩机的排气量(例如,设法增大转速或提高一级进气压力)时,必须对气体冷却器在新的条件下的工作给以评定,并确定通过冷却器的水的最佳流量。具有最佳水流量的气体冷却器,它的工作规范的选择能获得很大的运转经济效果。一系列试验证明,在改变水流量的情况下,以实验确定冷却器内气体冷却效果的方法是费力的,它打乱了工艺规范,而在强化流量时,这个方法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气体冷却器  相似文献   

3.
YURBO-AIR3000压缩机是一种速度型离心式压缩机,其叶轮将速度加给气体,气体进入静止的扩压器,将速度转化成压力。内置于机组中的中间冷却器去掉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压缩效率。然后气体在流动的低速区通过不锈钢水汽分离器除去冷凝水。当气体被强制通过不锈钢水汽分离器后,气体所带的水分降低了。通过三级压缩,直到压缩机达到所要求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L型压缩机的特殊结构型式及原中间冷却器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气程中间冷却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2Z-3/8-Ⅰ型、2Z-6/8-Ⅰ型无油润滑压缩机带有中间和后端冷却器,图1为这两种机器通用的老式中冷器和后冷却器的结构。它由两个壳体和冷却芯子上下并联布置,工作时为串联。由于是两级压缩,每台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英格索兰(IR)离心压缩机中间冷却器排气温度高的现象,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处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的换热设备,近年来螺旋板式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工业部门相继使用。 压缩机级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是压缩机组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压缩机冷却器大部分采用管壳式,体积庞大、设备笨重、金属材料消耗多。  相似文献   

8.
预估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的非设计工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的非设计工况进行预估,推荐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可供压缩机使用单位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间冷却器是空气压缩机中重要的部件,车装压缩机由于空间限制,比压取得较大,排气温度较高,一般规定排气温度不超过2 00℃。车装压缩机的振动也较大。为适应车装压缩机的这些特点,并向大排气量发展,就要设计高效冷却器。高效冷却器在焊接工艺方面,有很大的难度,而焊接的好坏成为冷却器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增压站的2台四列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组气井气量降低,长期运行在小气量范围内,压缩机的实际效率偏低等实际问题,对机组开展了提效节能技术研究,为天然气压缩机组的提效节能提供了优化思路与技术路线。提出5种基于机组运行现状的效率优化方案,并建立能效评价模型评估其运行效率、可行性与经济性。结果表明,将两级压缩改为单级压缩,二级双作用改为单作用的运行模式效率优化效果最佳;该方案使机组绝热效率最高可提升19.4%,比功率最高降低16.5%,其单级压缩模式可省去中间冷却器所占的该厂10%耗功,生产相同气量时单级双机方案的月耗电量与初始方案相比降低了25%~28%。  相似文献   

11.
以压缩机管壳式冷却器为例,分析了其失效原因。通过采用涡流法进行实际检测证实: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检修中采用此法可快速找到问题部位,为检修提高了效率,也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燃烧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卫 《压缩机技术》1998,(3):21-22,29
对发生在某使用单位的3起罕见的活塞式压缩机后冷却器燃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经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中间冷却器失效,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3.
根据波节管的结构与传热强化的特点,对波节管换热器在压缩机级间冷却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将波节管换热器用于某年产15万吨尿素装置用CO2压缩机前三级级间冷却器的技术改造;通过对3台冷却器工程应用考核,证明波节管冷却器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并起到了显著节能的效果。此研究也为波节管换热器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德马格公司组装式离心压缩机的试验程序李国贵(沈阳鼓风机厂)一、概述A、目标本试验程序叙述了德国德马格公司离心压缩机在不装中间冷却器和末端冷却器时,同时进行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的标准方法。如合同有规定,那么,组装式齿轮增速多轴离心压缩机VK/HVK型都要...  相似文献   

15.
变容量双级压缩系统压缩机动态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压端为变频双转子、高压端为定频单转子的两台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转子压缩机几何模型,依据质量与能量守恒方程,建立变容量双级压缩系统压缩机动态耦合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模型进行校核。基于模拟和试验结果,分析中间压力、中间气体温度和高压压缩机排气温度等参数随时间和低压压缩机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统的中间压力、中间气体温度和高压压缩机排气温度具有脉动特性;在蒸发温度0℃,冷凝温度40℃,低高压压缩机理论输气量比为2.82时,中间压力已接近冷凝压力,系统将失去中间补气增焓效果;通过增大低压压缩机频率可有效提高系统制热量,但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heating,COPh)改善较小,且COPh最优值所对应的低压压缩机频率随蒸发温度的降低将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压缩机为二级、有十字头、气缸润滑式,属于2П角式系列,用于压缩煤气。压缩机机身是铸铁铸造、箱形截面、不可剖分式。气缸布置在两个互相垂直(垂直的和水平的)的平面上。耐磨铸铁材质的十字头衬套置放在上述平面上。电动机安装在机身上。机身下部作为润滑运动机构所用润滑油的油箱。其中装有油过滤器。油冷却器由铝合金翅片管组成。中间冷却器沿机身的轴向平面安装。单拐的锻钢曲轴安装在两滑动轴承之间,拐上有两个连杆。轴的悬臂端紧固有电机转子  相似文献   

17.
在压缩气体的系统中,冷却器和净化器是影响压缩机效率和应用的重要装置。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冷却器和浮化器的研究工作。Prof·V·Chlumsky在1972年普渡国际压缩机会议上曾介绍过一种被称作泡沫式冷却器的后冷却器,但并未介绍设计方面的资料。本文作者在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该种冷却器的方法,该冷却器具有冷却、净化的双重作用以及高的传热系数,安全及振动小等优点。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新的传热公式及测量气体中微量含油量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简述中间冷却器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推导出压缩过程中的级间压力Pi,分析了中间冷却器压力降△P对压缩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P优化设计的技术思路,运用于实际设计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19.
活塞压缩机共用冷却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中间隔离阀阀芯脱落时会引起严重超压,人身受到伤害,设备受到损坏,从而造成灾害性的后果,在特殊情况下,如冷却器失效时,还会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20.
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优化设计研究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经经济学原理,从投资和运行的综合效益出发,提出了多组份气体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及优化设计参数。利用台地法对无相变和具有多组份部分冷凝物存在的中间冷却器进行了数值优化计算,并对优化设计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