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得集成电路更优的k路划分,提出将再聚类和离散优化应用于k路划分算法.首先利用再聚类缩小超图规模,即根据给定划分计算顶点间的评级函数值,依据取值大小进行顶点聚类;然后将超图转换为星型图,并将k路划分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离散优化问题;进而设计一个算法迭代移动增益值最大的顶点,在算法求解过程中放宽平衡约束,允许暂时处于不可行域的解,扩大问题的求解空间.在同一平台上使用ISPD98电路测试基准对所提算法、hMETIS-Kway和KaHyPar-K进行测试,并比较最小割值和运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hMETIS-Kway,特别是在k=2时,最小割值减少了0.173,速度提升了0.706.此外,该算法对KaHyPar-K也有相应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图数据的规模日益增大,出现大量以动态图数据为基础的分布式处理需求,划分问题在动态图数据分布式处理领域尤为重要. 对大规模动态图数据上的划分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图结构性质及动态图特点,提出并实现基于邻域的动态图分割算法. 算法分为静态切分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其中基于割边算法整合现有最优化策略提出了大规模图数据的静态切割算法. 在优化后的静态切割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图数据的动态扩张的特性提出动态分割算法. 根据迁移顶点所达到的最小负载值进行顶点迁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性能及割边控制优化操作. 最后,改进算法在各类图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验证的结果显示在平衡度和割边等指标上优化后的算法效果显著,提高了划分的合理性,并且在保证割边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图分割的平衡度.  相似文献   

3.
对近20年来可重构系统的时域划分算法进行了分析,把它们分为网表级和行为级算法两大类.网表级时域划分算法主要采用网络流方法,使电路的面积、割网的个数等最小化,并使电路获得较小的时延和通信代价.我们对层划分、簇划分、增强静态列表调度、多目标时域划分等四种行为级时域划分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划分后的模块数、跨模块的输入/输出边数、划分后所有模块的执行总延迟.实验结果表明,层划分是四个算法划分后所有模块执行总延迟最小的;簇划分算法获得较少的跨模块的输入/输出边数;增强的静态列表调度和多目标时域划分两个算法在三个指标之间获得了一个好的折中.然而,这四个算法均没有考虑划分后的模块形状及模块的跨层映射成本.  相似文献   

4.
图划分是大规模分布式图处理的首要工作,对图应用的存储、查询、处理和挖掘起基础支撑作用.随着图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真实世界中的图表现出动态性.如何对动态图进行划分,已成为目前图划分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不同动态图划分算法的关注点和特点出发,系统性地介绍当前可用于解决动态图划分问题的各类算法,包括流式图划分算法、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和图重划分算法.首先介绍图划分的3种不同的划分策略及问题定义、图的两种不同的动态性来源以及动态图划分问题;然后介绍3种不同的流式图划分算法,包括基于Hash的划分算法、基于邻居分布的划分算法以及基于流的优化划分算法;其次介绍单元素增量式划分和批量增量式划分这两种不同的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再次,分别介绍针对图结构动态的重划分算法和针对图计算动态的重划分算法;最后,在对已有方法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动态图划分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注分布式图计算和迭代计算处理方法选择,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改善计算机性能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算法计算分布式图时,切割率最小化与负载均衡性方面无法实现协调控制,且极易出现NP组合优化等系列问题。因此,以平衡图划分算法为手段,解决分布式图计算问题,重点研究平衡系数、切割边规模。扰动次数一定的条件下,引入Metis,结合平衡图划分算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该算法下的分布式图割边率计算准确性高于Metis,可以满足分布式图的实际计算需求,这说明平衡图划分算法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超图划分问题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进行分析建模,提出一种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及基于该模型的赋权超图划分优化算法。在该模型中,元胞对应于赋权超图中的结点,邻接元胞对应于邻接超边所包含的结点,元胞的状态对应于所在的划分子集。引入二维辅助数组存储每条超边在划分子集中的结点个数,给出快速的元胞收益值和划分割切值的计算方法,从而避免遍历超边中的结点。实验结果表明,与赋权图划分算法和迁移方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取得更优的划分,且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赋权超图优化划分问题的形式化描述,并结合电路划分的具体应用,采用赋权超图来构造ISPD98电路测试基准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基于迁移方法和多水平方法的赋权超图优化划分算法,并重点讨论了粗化阶段的不同结点匹配策略、迁移优化阶段的不同结点迁移优化策略。基于ISPD98测试基准给出的18 组电路,进行了迁移方法和多水平方法的对比实验,以及五种结点匹配和三种结点迁移优化不同组合策略的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对比充分验证了多水平方法的可行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规模图数据处理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图划分算法是分布式图计算系统的基础,但大规模图在异构集群中的划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针对异构集群,提出基于标签传播的大规模图划分算法(heterogeneous label propagation, HLP),根据计算节点负载能力进行图划分,以实现负载均衡和边割率最小化为目标。HLP算法规避了传统标签传播中顶点迁移的步骤,提高了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HLP算法在分区质量以及划分效率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9.
殷晓波  罗恩 《计算机科学》2016,43(4):231-234
在大规模图数据的分布式处理中,往往需要将图数据进行划分并放置在不同的节点上。如果数据划分得不均衡,那么部分节点可能会成为分布式系统的瓶颈。为了提高图数据划分的均衡性,并且有效地应对图数据的快速更新,提出了一种松弛的优化均衡流式图划分算法。首先,定义了一种同时包含划分内部代价和划分之间的割的代价的目标函数作为图划分的整体框架。然后,在图划分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最大化和最小化两种优化函数分析了均衡图划分问题,并给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流式图数据,提出一种贪婪的图最优k划分算法。该划分算法以最大化优化函数为基础,通过最大化顶点放置产生的目标函数增加值进行节点划分块的选取。实验表明,提出的图划分算法与相关算法相比,不仅均衡性好,而且通信开销小,在基于该算法进行图划分时上层应用的计算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调研了电路自动布局布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中等规模电路布局布线算法,主要用于大型版图设计软件的模块测试环节,为用户提供各模块初步的布线布局结果,方便用户高效查找并修正错误点,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建立了超图模型并转换为图模型,改进了Stoer-Wagner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和Fiduccia-Mattheyses算法对图进行了基于最小割理论的划分,从而构建出一棵划分树.在这棵树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元相对移动算法来确定各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大大降低了布局拥挤度,提高了美观度,对于数百元件的电路均能在0.5s内得出布局结果.基于A*算法在多个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布线速度,对于线路数1000以下的元件能在0.1 s~60 s内得出结果,实现了100% 布通率以及均匀的布局布线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向超图的多蚁群聚类组合算法,该算法将单蚁群聚类算法的结果聚类组合成多蚁群聚类算法,用无向超图表示,结合超图划分算法Hmetis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文中给出了实验数据集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聚类效果并且减少孤立点。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VLSI电路划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电路划分算法,该算法不仅适用于电路的二划分和K划分问题,而且可以满足划分对子集的大小和面积等多约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VLSI电路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路划分是降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复杂性有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电路划分算法,该算法不仅适用于电路的二划分和K划分问题,而且可以满足划分对子集的大小和面积等多约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琪  李虎雄  钟将  英昌甜  李青 《计算机学报》2021,44(8):1751-1766
复杂网络的研究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计算机等各个学科领域.如今,网络规模十分巨大,如何对这些大规模图数据进行有效率的挖掘计算,是研究复杂网络的首要任务.并行计算技术是现在最成熟、应用最广、最可行的计算加速技术之一.而图划分技术是提高并行计算性能的有效手段.图划分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实际应用的需求而驱动.针对异构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式集群,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构感知的流式图划分算法.该方法既考虑到集群中网络带宽及节点计算能力的不同,同时又考虑到了以InfiniBand为代表的高速网络环境下核之间的共享资源的竞争.实验以图算法BFS、SSSP和PageRank为例,相对于未考虑异构环境的流算法,图计算效率分别平均提高了38%、45.7%、61.8%.同时针对流式图划分过程中邻点缓存查找效率低下问题,本文又设计了一种邻边结构的缓存查找算法,在相同条件下,图划分的效率平均提高了 13.4%.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异构感知图划分算法实现了异构集群环境下图计算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实现对监控视频中的偷窃、抢劫和打架斗殴等异常双人交互行为的自动识别,针对现有基于关节点数据的行为识别方法在图的创建中忽略了2个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且忽略了单人非自然连接关节点间的交互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关系超图卷积模型用于双人交互行为的建模与识别。首先针对每一帧的关节点数据构建对应的单人超图以及双人交互关系图,其中超图同时使多个非自然连接节点信息互通,交互关系图强调节点间交互强度。将以上构建的图模型送入时空图卷积对空间和时间信息分别建模,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得到识别结果。该算法框架的优势是在图的构建过程中加强考虑双人的交互关系、非自然连接点间结构关系以及四肢灵活的运动特征。在NTU数据集上的测试表明,该算法得到了97.36%的正确识别率,该网络模型提高了双人交互行为特征的表征能力,取得了比现有模型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任务划分方法在三维网格并行计算任务分配阶段产生的通信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k路划分算法的并行任务分配策略.首先利用多层k路划分算法划分三维网格,将任务划分问题转化为图划分问题,然后基于图划分结果给出一个任务映射并行算法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各计算结点.在深腾1800上求解三维网格模型最短路径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行列划分任务分配策略,该策略在保证负裁平衡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通信开销,算法的运行时间减少,加速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图划分是分布式图计算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其作用是将大规模图进行划分并分配到集群中的不同机器上. 图划分的质量对分布式图计算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其目标是降低负载平衡和最小化边割. 如今, 现实中的图数据通常呈动态增长态势, 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处理动态增量图的划分方法, 在图数据动态增长的过程中确保划分的质量不受影响. 目前虽然有一些动态图划分算法被提出, 但它们不能同时专注于实时处理动态变化和获得高质量的划分结果. 提出基于顶点组重分配的动态增量图划分算法(ED-IDGP)来解决大规模动态增量图的划分问题. 在ED-IDGP算法中, 设计实时处理4种不同单元更新类型的动态处理器, 并在每次处理完单元更新后通过在分区发生动态变化的附近执行局部优化器进一步提高图划分的质量. 在ED-IDGP的局部优化器中, 利用基于改进标签传播算法的顶点组搜索策略搜索顶点组, 并利用提出的顶点组移动增益公式衡量最有益的顶点组, 将该顶点组移动到目标分区中做优化. 在真实数据集上从不同的角度和度量指标评估了ED-IDGP算法的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基于谱聚类的归一化切分图像分割中聚类参数对分割结果的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多层图划分算法来进行归一化切分,进而对彩色自然景观图像进行分割.该算法将代表图像的相似度图作为蚁群的栖息环境,在归一化割准则的指导下,通过蚂蚁的觅食行为将相似的顶点逐渐聚集在一起,从而以多层的方式完成图划分.为了降低图像分割的计算量,利用超像素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实验对比表明,该算法消除了归一化切分分割结果对聚类参数的依赖,并提高了归一化切分分割的准确性和速度.  相似文献   

19.
图划分算法是分布式图计算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一个图划分为若干子图以便在分布式系统中运行, 并将子图上的点和边数据及子图上的计算任务分配到各分区. 异质图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图, 它是指具有多种节点类型或边类型的图, 在针对异质图的计算过程中, 现有的图划分算法对于异质图的处理没有考虑到以下问题: 在图计算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携带的数据量可能不同; 不同的节点和边类型, 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 其计算时间也会不同. 针对现有图划分方法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异质图的在线图划分算法OGP-HG算法, 并对现有的GraphX图计算引擎进行改进, 将OGP-HG算法在改进后的图计算引擎中实现. 本文提出的OGP-HG算法通过计算节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负载均衡得分和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数据均衡得分, 得到使异质图负载和内存占用均衡的划分结果. 实验表明, 与传统图划分算法相比, 该算法提高异质图计算效率1.05–1.4倍.  相似文献   

20.
推测多线程(speculative multithreading,简称SpMT)技术是一种实现非规则程序自动并行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基于控制流图和分支预测技术的线程划分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划分路径上所存在的控制依赖和数据依赖的制约.目前,在传统的线程划分算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对划分路径进行选取时只考虑了控制依赖影响却不能有效地综合考虑数据依赖的影响,进而导致不能选取最佳的划分路径.因此,针对传统方法中这种依赖评估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化的线程划分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预计算方法,建立一种路径评估方法来评估程序间的控制和数据依赖.同时,引入控制线程体大小的启发式规则,以便有效地解决负载不平衡的问题.基于Olden测试集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非规则程序进行划分,其平均加速比可以达到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