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针对渤海湾浅水三角洲油藏分流河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变化快的地质特点及开发早期钻井资料少和海上地震资料分辨率高的特点,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通过沉积模式、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模型分类及其特征参数统计建立了储层地质知识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建立了沉积相模型和相控约束下的储层参数模型,为油田开发方案优化和随钻跟踪提供了可靠的静态模型。经实钻开发井及生产动态资料证实,所建储层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较准确地表征了储层砂体横向变化规律,能够为开发早期储层研究提供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2.
旅大4-2油田在ODP批准后进行了新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基于该油田新的油藏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成果,利用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建立起更精确的油藏模型代替ODP阶段的油藏模型,并在随钻过程中利用测井、录井等新资料及时更新油藏模型;在钻前及随钻过程中对油田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如井型优化,边部水平井距内含油边界距离的优化,高部位水平井距油层顶部距离的优化,以及水平井主支上钻分支井的效果研究等。在随钻过程中根据油藏模型的变化,及时进行井轨迹优化调整,确定最佳井位,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油田获得了最佳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砂泥岩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推出了在相控条件下应用测井资料结合地质、沉积、开发等动静态资料综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杏6-7区应用,沉积微相划准率达85%以上;小层对比符合率达90%以上;砂体连通性预测和剩余油分布评价与地质规律基本一致.为油田精细地质研究、优化布井、合理制定射孔方案、充分挖掘剩余油和油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是目前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水平井为该层系开发的主要井型,但因高温、高压、含硫化氢和含硅质以及储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极强等特点,钻井过程中卡、漏频繁,井喷风险较大,水平井钻井追踪储层和定向困难,地质导向难度大。为此,在分析该区灯影组储层的地质与工程特征并总结实钻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进行多井岩相解释、储层对比和缝洞检测的地质建模技术,并结合随钻测井资料、储层地震模式和岩屑元素分析的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实时地质导向技术,突出优化了灯四段顶部井斜角、优选造斜段轨迹方案、优化钻具组合和定向方案及避开硅质层和致密层的井轨迹优化技术,形成了适合于该套深层岩溶储层的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5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地质导向钻井,提高了储层钻遇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满足了该区复杂地质与工程条件下地质导向的需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直井相比,水平井在提高单产、迅速建产和老区挖潜方面优势巨大,同时水平井地质跟踪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水平井大幅度提高储层钻遇率和整体开发油气田已成为可能.针对苏里格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砂体叠置、相变快的特点,应用先进的地质跟踪软件将三维地质建模与传统地质跟踪技术相结合,充分应用随钻实时数据,提出了“精雕模型、实时对比、把握着陆、随钻录井、更新模型、修正认识、及时调整”的地质跟踪思路,并以HW井实钻为例加以说明.研究区采用地质跟踪技术,平均砂岩钻遇率为87%,有效储层钻遇率达65%,并结合后期的压裂改造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对同类型气藏的钻探开发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岚 《断块油气田》2011,18(1):70-73
渤海湾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样、储层变化快、钻井周期短、井网一次成形等特点,在开发随钻阶段,充分利用了新钻开发井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井震标定、地质目标体、沉积模式、沉积相等储层定量描述及评价研究,最终建立了储层参数预测模型,并及时准确地实现了地质模型的快速更新和完善,从而为开发早期阶段井位...  相似文献   

7.
地震资料约束和地质条件约束是渤海海域油田稀井网条件下提高地质模型精度的重要依据.LD27-2油田东营组地震资料品质差,无法满足地质建模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因此在随钻地质建模过程中采取了“充分发掘地质建模软件的综合研究平台作用,加强基于地质建模软件的随钻综合地质研究,然后用不断更新的地质研究成果约束随钻地质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大湾区块气藏具有埋藏深、构造复杂、礁滩相储层非均质性强、展布不稳定等特点。借鉴普光气田主体的开发经验,以培育高效井为目标,根据气藏地质特点,构建开发地质和开发工程一体化研究平台,研究工作深度交叉,形成了一套培育高效井关键技术。在开发建设中,融合超深礁滩相储层预测技术和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礁滩相气层,跟踪优化井身轨迹,实现开发井钻井成功率达100%,单井平均钻遇气层厚度为596 m;集成应用气井投产层段优化技术、射孔参数优化技术和分段酸压增产技术,充分挖掘气井生产能力,实现开发井投产作业成功率达100%,单井实测无阻流量介于380×104~680×104 m3/d,完全达到了开发方案配产的要求。既为高效开发大湾区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类似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出发井和末端井的二维剖面地质导向技术不能充分体现邻井间立体地质关系,储层预测效果差的问题,利用现代辫状河沉积、野外露头、加密区构型解剖及水平井分析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储层单层沉积微相参数地质知识库。以此为约束,采用基于目标对象的Adaptive Channel沉积相建模方法,构建多期河道叠置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建立了不同概率的预测模型,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结果表明,该方法指导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成功率达到90.9%,与传统方法相比,砂体钻遇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气层钻遇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试气产量及生产能力均明显提升。该方法对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储层地质模型既是油气藏综合评价的地质基础,也是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必要参数和开发调整方案的直接依据。在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基础上,开展了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细分沉积单元、分相进行储层参数变差函数结构分析能够精细地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应用相控条件模拟进行井间储层参数的预测,能有效地反映出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局部变化;应用储层属性模型,可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的规模大小及其空间分布,为气田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提供地质依据。应用低渗透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预测的结果得到了生产实际的动态验证,该建模方法为同类气藏储层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质建模可以定量、直观地展示储层三维物性参数及几何形态,提高井间物性的内插精度,从而提高储层精细描述的精确度。苏里格气田东区Z30区块储层发育于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故利用Petrel软件,以钻井数据为基准,按照点-面-体的建模步骤建立Z30区块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测井解释单井相数据为基准,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了沉积微相模型;并以相控建模技术为指导,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储层属性模型。储层建模研究为准确评价储层性质及潜  相似文献   

12.
河流相储层开发初期地质建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河流相储层横向分布不稳定、开发初期钻井资料有限等情况, 提出一种在地震反演波阻抗资料约束下, 综合应用钻井和测井数据, 并结合储层地质建模技术, 进行河流相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BZ3- 2 油田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 认为在此思路指导下建立的河流相储层开发初期储层定量地质模型, 为河流相储层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地质依据, 从而降低了油田的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缝洞集合体定量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缝洞集合体的定量描述是在中低丰度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实现少井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多期的地质成因及其内部强烈的非均质性,使得常规建模手段难以直接应用 于该类储层。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典型区块为例,结合地质体特征和地震相分析,运用聚类分析 方法,实现了大型缝洞集合体的几何结构建模;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资料少、内部结构复杂和 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将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技术应用于储层岩相和孔隙度建模中,建立了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集合体静态模型,实现了对其的定量地震描述;进一步利用单井与井组内动态数据,修正大型缝洞 集合体模型的规模、边界和连通性,完成了对大型缝洞集合体的动静态精细刻画。研究成果指导了基于 大型缝洞集合体的井位部署及开发。  相似文献   

14.
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沉积相控制的油藏地质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可定量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的沉积相分布数字模型,并以此为约束,对储层参数和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井间预测,软件化后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这种建模技术免去了其他方法对人工交互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油田几十个实际区块的建模实践表明,其结果不仅能定量反映地质研究人员的认识,也使接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Petrel软件在精细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吐哈盆地连木沁油田白垩系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等信息,结合夹层反演结果,在岩相描述曲线、孔渗曲线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各个随机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最终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设计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水平井地质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提出了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的五项主导技术,归纳出适宜水平钻井的油藏地质条件与油藏类型。针对国内水平井技术的现状与国外先进技术的比较,指出了水平井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磨溪气田嘉二段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受沉积微相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其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要科学布署井位并制定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就必须弄清储层物性和地层水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通过储层特征研究,认为沉积微相是磨溪气田嘉二段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相控建模是依据沉积相在时、空域的展布特征对沉积储层随机建模进行约束,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因此,利用单井各储层段沉积相分析成果并结合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了各储层段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又进一步结合单井储层参数解释成果,在相控的前提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储层段三维属性模型。实钻资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气藏开发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相控建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路70岩性油藏纵向含油层系多、岩相横向变化快、储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基础资料,应用Petrel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路70岩性油藏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重新落实构造和储层分布;通过对各小层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的分析以及储量复核,认为该油藏物源来自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指出该油藏大王庄边界断层的上升盘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