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用高灵敏的肖特基结注入电流检测磁共振方法对蓝宝石上外延硅膜进行了研究。实验观察到一各向同性非对称的磁共振谱,经拟合它由线宽10~(-3)T,g值分别为2.0055及2.012的二线组合而成,二线强度比3.7:1。前者是硅悬挂键,后者为非晶硅价态尾态共振。实验证实该磁共振信号来自于Si/Al_2O_3界面。  相似文献   

2.
对ZnS:Mn^2+纳米晶钠硼硅玻璃复合体进行了EPR实验研究,确定Mn^2+在ZnS基质晶格中有3种形态:替位态(Mn^2+)sub,间隙态(Mn^2+)int和Mn团簇。观测到g因子随纳米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对g值进行了理论拟合,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分析和讨论了这种量子限域下ZnS的sp^2和Mn的3d^5电子态杂化所引起的g-漂移。  相似文献   

3.
利用77K红外光致发光实验研究了电化学过程对离子注入Si:Er^3+样品的光致发光影响。实验表明:电化学过程除在Si:Er^3+样品硅基质晶体中引入大量的深能级局域态外,还使Si:Er^3+样品中的1.54μm光致发光效率明显提高,且Er^3+发光峰增宽,次峰更丰富。  相似文献   

4.
万云  张湘云 《激光与红外》1998,28(4):215-216,219
研制了具有约瑟夫逊效应的高TcGdBa2Cu3O7-δ薄膜双晶晶界结,按照光助隧道效应的原理我们用双晶结进行光探测,光源是波长为0.6328μm的He-Ne激光器,系统观测了高Tc GdBa2Cu3O7-δ双晶结的光响应特性,最好的结果为:噪声等效功率NEP=4.3×10^-14WHz^-1/2,归一化探测率D^8=1.2×10^10cmHz^1/2W^-1,响应率Rv=3.5×10^7V/W,  相似文献   

5.
红宝石激光晶体零场分裂及其光谱精细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推导了d^3(C^*3v)组态离子的中间场能量矩阵,建立了红宝石(Cr^3+:Al2O3)晶体基态^4A2零场分裂(ZFS)参量D及^2E态分裂△E(^2E)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假设晶格畸变的基础上,统一地计算了Cr^3+:Al2O3晶体的ZFS参量D、Zeemang因子、精细光谱及^2E态的分裂△E(^2E),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十分吻合,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当Cr^3+离子掺入Al2O3晶  相似文献   

6.
用激光加热基座法生长了Er:YAG、(Nd、Er):YAG和Nd:YAG单晶光纤,测试了单晶光纤的透过率谱和Er^3+离子^4I11/2、^4I13/2态,Nd^2+离子^4F3/2态的固有寿命τ0,双掺晶体中这些态的平均寿命τ0。讨论了Nd^3+离子对Er^3+离子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掺Cr^4+饱和吸收体吸收截面和基态恢复时间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一种测量掺Cr^4+饱和吸收体基态和激光发态吸收截面的方法,并用之测量国产Cr^4+:YAG的两个吸收截面分别为4.3×10^-18cm^2和8.2×10^19cm^2;同时给出一种用泵浦探测法测量可饱和吸收体μs量级基态恢复时间的方法,并用之测得国产Cr^4+:YAG的基态恢复时间为3.2μs。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d^8电子组态中所有自旋三重态和自旋单重态项,并计及自旋-轨道耦合项Hso的影响,用不可约张量法导出了d^8电子组态在三角对称晶场下包括^3F、^3P、^1G、^1D、^1S的哈密顿矩阵。从理论上研究了低温下Ni2CdCl6·12H2O中Ni^2+离子的偏振吸收谱和精细分裂谱,理论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GaAs中Be受主的光热电离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热电离光谱方法研究了MBE生长GaAs薄膜中Be受主的杂质能级。通过与理论计算的比较,将观测到的3个跃迁峰归属于G线、C线和D线跃迁,同时在实验上也观察到Be受主1s3/2(Γ%^+)态到2p1/2(Γ^)态跃迁,由实验结果算得Be受主的电离能为28.6meV。  相似文献   

10.
绿宝石晶体电子精细光谱及其基态^4A2的EPR参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完全能量矩阵,结合自旋Hamiltonian理论,研究了Cr3+:Be3Al2(SiO3)6(绿宝石)晶体的吸收光谱,W论与实验十分吻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态4A2的EPR(电子顺磁共振)参量(D及g,g)与2E态双重话线结构的微观起源,成功地解释了长期未能解决的基态零场分裂(ZFS),并证实了2E态大约63cm-1的能级分裂.指认41320cm-1处的光谱为4A2→2A2跃迁的自施禁戒光谱,而并非自旋允许光谱.  相似文献   

11.
Mn在SrTiO3功能陶瓷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实验结果出发,通过微观分析研究了Mn在SrTiO3双功能陶瓷中的作用以及它对电性能的影响。热重分析和X光衍射的结果说明了MnO2在加热过程中物相和Mn离子价态的变化,得出Mn^2+,Mn^3+,Mn4+共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γ辐照的GaAs:Cr的光激发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γ辐照不仅改变了其内硅谱线的光淬灭特性,同时还产生一条g值为2.08、线宽约3e-2T无光淬灭特性的新谱线,初步分析表明它可能来自于砷空位(VAs).  相似文献   

13.
竺逸年 《光通信研究》1998,(1):38-40,60
用2W爽线输出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照射Sm^+2/Sm^+3掺杂铝硅基玻璃光纤能产生0.0051%的永久性折射率变化,通过测量LP11模截止波长偏移能检测该光纤的光敏特性,同时在可见光区域能观察到宽消感应吸收带,钐掺杂光纤光敏特征是由多光子增强的Sm^+2离子消感应吸收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YBa2Cu3O6.3和PrBa2Cu3O6.3多晶陶瓷c抽取向薄膜中的红外光谱,在PrBa2Cu3O6.3中以9个声子模,对应于5Eu+4A2u振动。在YBa2Cu3O6.3材料中观察到10个声子模,对应于6Eu+4A2u振动,其中Pr的Eu和A2u模分别为位于170cm^-1和198cm^-1,Y和Eu和A2u模分别位于191cm^-1和217cm^-1PrBa2Cu3O6.3和YBa2  相似文献   

15.
吴松安 《激光杂志》1997,18(5):19-21
本文从理论上估算了〔O2(^1Δg)〕2二聚物激光输出功率,在实验中以微波(2450MHz)激励高纯氧产生〔O2(^1Δg)〕2二聚物,采用平凹稳定谐振腔,在波长656.1nm处实现了〔O2(^1Δg)〕2二聚物的激光振荡,当氧气压强为133.3Pa,微波激励功率为600W时,此结果在数量级上与理论上估算相同,另外还测得激光束散角约为37.3mrad。  相似文献   

16.
α—(SbxFe1—x)2O3半导体的固溶与导电机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瑜生  张瑞芳 《半导体学报》1995,16(11):874-878
用化学共沉淀法,经热处理制得n型半导体α-(SbxFe1-x)2O3。XRD分析确证0≤x≤0.2是固溶体。实验发现在x≤0.03区间内材料电阻降低幅度很大,而在x=0.03 ̄0.2区间的电阻却缓慢上升,根据体系中存在SbFe^x→SbFe^-+2e缺陷平衡,讨论其原因和导电机制;相应於此缺陷平衡的Sb^3+和Sb^5+的含量由XPS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孙敬伟  张祥 《今日电子》1994,(10):21-25
用矿化度0.92g/l的HCO^-3-Na^+.Mg^2+型地下水对黄土地区无作物农田进行定额灌溉,观测分析灌溉水入渗作用对黄土相关易溶阳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层的Ca^2+,Mg^2+,Na^+均产生明显的淋溶解析作用 ,点淋溶率最大值分别为49.3%、73%、18.8%和54.9%;K^+和在0.2m以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Na0.5Bi0.5)TiO3陶瓷A位二价金属离子取代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主要研究了用Ba^2+、Sr^2+、Ca^2+对钙钛矿结构(ABO3)的无铅压电陶瓷(Na0.5Bi0.5)TiO3(NBT)的A位进行部分取代后材料的介电、压电性能。实验表明,A位Ba^2+取代使NBT的介电系数有明显的增大,而Sr^2+、Ca^2+对NBT的介电系数影响不大。而3种离子A位的取代,都使NBT的高矫顽电场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其中以Ba^2+的效果最为明显(2.5~2.0kV/mm)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晶闸管通枋压降产生的机理的基础上,从协调开关时间与通态压降关系入手提出了采用双束质子辐照晶闸管。.对KK200A半成品晶闸管进行能量3.5MeV和5.0MeV注量为2.5×10^11p/cm^2的单束质子辐照晶闸管所得的晶闸管的电学参数与先用5.0MeV后用3.5MeV能量注量都为2.5×10^11p/cm^2的双束质子辐照的晶闸管所得的电学参数进行了对比,发现双束质子辐照不仅能有效地缩短晶  相似文献   

20.
Si(CH3)4的MPD与Si原子的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410 ̄404nm的紫激光作业下,利用平行板电极装置研究了Si(CH3)4的多光子解离(MPD)及Si原子的的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观察到了Si(CH3)4分子经MPD产生的、处于3^3PJ^〃(J^〃=0,1,2)态的硅原子,依据4^3PJ^〃←3^3PJ^〃(J^′、J〃=0,1,2)跃迁谱线的强度,得到了Si(CH3)4经MPD产生的、处于3^3PJ^〃(J^〃=0,1,2)态的硅原子的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