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获得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海水中氰化物的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海洋环境检测中。方法: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线蒸馏,分析海水中氰化物。结果:流动注射分析方法测定海水中的氰化物的检出限为0.001mg/L,线性范围在0.010~0.200mg/L;呈直线,其相关系数r0.999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结论:用流动注射方法测定海水中的总氰化物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符合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流动注射分析仪实验,检验水中总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样品经140℃高温高压水解及紫外消解,释放出的氰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液中的氰化物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然后与异烟酸反应水解生成戊稀二醛,再与巴比妥酸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于60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仪器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析仪器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流动注射分析仪在测量水中总氰化物时,总氰化物质量浓度在0.0~2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总氰化物的检出限为0.8μg/L,低于标准方法检出限0.001 mg/L;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精密度在1.11%~1.92%之间,满足标准方法要求的小于20%;有证标准样品测试中,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5.31%和4.16%,在实际样品加标测试中,加标回收率在96.1%~103%之间,能满足标准方法要求。因此,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氰化物能够满足常规水体中总氰化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期间应用流动注射装置,可切实提升水中总氰化物检测精准性及效率,为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此,就流动注射仪在线测定水中总氰化物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旨在充分发挥出流动注射仪积极作用,促进测定水中总氰化物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测定水质样品中总氰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总氰化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测得的结果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加标回收率均满足实验室质控要求。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更适合大批量水质样品中总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石莹 《广州化工》2023,(3):148-151
总氰化物为高毒物质,侵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在线测定水中氰化物,通过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其A类和B类不确定度,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总氰化物测定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0.00055 mg/L,扩展不确定度uc=0.0011 mg/L,其中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对于合成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属于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  相似文献   

6.
总氰化物含量是水体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测定过程中会发生氰化氢和氯化氰气体挥发出来的现象,为了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并规避环保风险,针对水质总氰化物测定过程中显色剂的加入方法与操作程序进行改进,过程中配备一种25 mL比色管的专用胶塞,并采用满足实验精度的医用注射器分步加入试剂。  相似文献   

7.
朱东方  白静  曲春浩  胡延光  王军 《应用化工》2013,(10):1920-1922
研究现场快速测定水中氰化物的应急监测方法。运用HANNA C200多参数离子计现场快速测定了水中氰离子,其线性范围为0.001~0.50 mg/L,检出限0.001 mg/L,对测定准确度、精密度进行分析,氰离子测定总变异系数为2.63%,小于5%,回收率在90.6%~95.1%,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适于水中氰化物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顾宗理 《化学世界》2011,52(7):397-400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对水质总氰化物含量测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分别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再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取k=2(置信概率95%)得出扩展不确定度.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适合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氰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络离子电极电位的研究,提出用锌粉置换法测定氰化镀银液中银及总氰。测定银不破坏氰化物,测总氰不用蒸馏,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氰化物在工业污水中有着较高的比例,若不加以处理或处理方式不当,轻则会引起环境污染,重则会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水质中总氰化物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工业领域对测量结果可靠程度多采用不确定度予以衡量,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研究严格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测定并分析了水质总氰化物含量不确定度,分别计算了各分量以及合成不确定度,并在置信概率95%条件下进行扩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确定度,实践证明其能够为水质总氰化物含量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琰  卢海燕  伍人暾 《广州化工》2011,39(8):109-110
选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总氰化物,选用自动进样器和在线蒸馏系统,标准和样品均在线蒸馏.试验结果表明:在2.0~200.0μg/L浓度范围内,体系吸光度值与总氰化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2.0μ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8%~108.2%,可用于环境水样中总氰化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氰化物,其摩尔吸收系数比普通分光光度法高近33倍。此法对地表水及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与刘宏聚商榷──“也谈氰化物镀锌溶液中总NaOH测定”郭志刚(襄樊市建昌机器厂表面处理分厂,441002)刘宏聚、李荣清同志在1993年《电镀与环保》第四期上发表了“也谈氰化物镀锌溶液中总NaOH测定”(以下简称“测定”),对《常用电镀溶液的分析》一...  相似文献   

14.
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全差示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氰化物,其摩尔吸光系数比普通分光光度法高近33倍。此法对地表水及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2 第二类污染物项目的测定 测定的项目:pH值、色度、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氰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磷酸盐(以P计)、总铜、总锌、总锰.  相似文献   

16.
水中总氰化物的测定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项基本指标,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地表水中微量氰化物的常用方法,该方法步骤繁琐,操作过程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所以严格控制好本方法的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氯胺T的加入量、显色时间的长短以及显色温度的不同,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最佳的显色条件为加入氯胺T0.2 mL,在20~30℃条件下显色30 min。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氰化物电镀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含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需求,设计并通过实验优化了一种新的工艺流程,将废弃物进行漂洗、过滤并灰化、使灰化物溶于水并完成破氰处理,漂洗与破氰处理后的废水可按照氰化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该工艺可实现含氰废弃物的无害化并能显著减少固体废弃物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薇 《贵州化工》2003,28(2):38-41,45
对《水和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中: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易释放氰化物的测定预处理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氰化物为剧毒物质,存在于炼焦、冶金、煤气、电镀及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水生资源。因此,氰化物的测定是工业分析和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氰化物的测试方法有多重,主要以民用水模拟总氰含量监测实验,就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范辉  黄玉琴 《广东化工》2010,37(8):171-172
对LACHAT QC8000型流动注射仪氰化物分析模块进行了优化。在总氰化物分析模块的基础上,选用易挥发性氰化物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实现了易挥发性氰化物与总氰化物分析的简易转换。在2~200μ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22μg/L,易挥发性氰化物加标回收率为96.0%~104%,总氰化物加标回收率为98.8%~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