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PE)/滑石粉共混物,考察了滑石粉、吸附剂和萃取剂对PE/滑石粉共混物力学性能、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VO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吸附剂和萃取剂的用量增加,PE/滑石粉共混物的气味和VOC随之降低,而吸附剂和萃取剂的用量增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另外,吸附剂含量的增加,PE/滑石粉共混物的吸湿性会随之增强;当吸附剂和萃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时,PE/滑石粉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滑石粉增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研究滑石粉添加量对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随着滑石粉含量增加逐渐提升,同时高密度聚乙烯加工、耐热、耐酸碱及耐老化等性能也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当滑石粉质量分数为20%时,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8.1 g/10min,拉伸强度为37.2 MPa,断裂伸长率为682.1%,缺口冲击强度为47.2 kJ/m2,弯曲模量为654.2 MPa,增强增韧效果显著,表现较好的刚韧平衡性能。  相似文献   

3.
RHDPE/MPOE/滑石粉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制得的管材环刚度不足的缺点,采用滑石粉和自制的改性POE(MPOE)对RHDPE进行了改性,研究了滑石粉和MPOE用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HDPE/MPOE/滑石粉的质量配比为50/10/40时,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自制改性剂MPOE不仅能增加RHDPE和滑石粉之间的相容性,而且对共混物具有增韧作用。RHDPE/MPOE/滑石粉共混体系中,当滑石粉用量为40%时,制得的RHDPE管材的环刚度比非改性RHDPE管材提高54%。此外,添加少量的氧化聚乙烯蜡能明显改善RHDPE/MPOE/滑石粉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而对共混物的其它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剂TCY的加入,使NBR/CSM共混物的正硫化时间、最低扭矩和最高扭矩增大,同时缩短了焦烧时间。当硫化剂TCY用量为0.8份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当增加硫化剂TCY用量,可提高NBR/CSM共混物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全同立构聚丙烯(5~15质量份)取代高压聚乙烯并对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改性。为了改善共混物的均一性,增加弹性相的含量,遂向共混物中添加了不同化学结构的5质量份弹性体(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用硒二甘醇和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酯作为改性剂。研究了所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共混胶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到了提高,其中包括耐光老化性、耐热老化性和耐龟裂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剂TCY的加入,使NBR/CSM共混物的正硫化时间、最低扭矩和最高扭矩增大,同时缩短了焦烧时间。当硫化剂TCY用量为0.8份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当增加硫化剂TCY用量,可提高NBR/CSM共混物的耐热老化时间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滑石粉为填料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聚丙烯(PP)/滑石粉复合材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对滑石粉表面改性前后及添加不同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共混物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表面改性后可以明显提高PP的缺口冲击强度,当PP/滑石粉质量比为100/10和100/30时,PP/滑石粉(改性)较PP/滑石粉(未改性)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37.8 %与36.4 %;表面改性后的滑石粉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降低;POE的加入提高了滑石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丁苯橡胶(SBR)共混比对其共混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M用量的增大,共混胶正硫化时间延长,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均升高;当CM/SBR共混比为40/60时,共混胶具有较好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6,(1):31-34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滑石粉(经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用量的聚丙烯(PP)/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滑石粉复合材料(PP与SBS的配比固定为90/10),同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PP/SBS/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下降;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则先提高后降低,且均在滑石粉用量为10份时达到最大值;另外添加了改性滑石粉的PP/SBS/滑石粉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均高于未改性滑石粉填充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均聚聚丙烯(PPH) /聚烯烃弹性体( POE) 共混物和PPH/POE/滑石粉三元共混体系。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共混物和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POE对PPH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结晶度明显下降,PPH/POE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但拉伸强度显著降低。POE含量为20 %时,冲击强度由2.1 kJ/m2提高到39 kJ/m2,拉伸强度由30 MPa 降低到22MPa。加入滑石粉可以提高PPH/PO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滑石粉添加量1份时,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到24 MPa。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氯丁橡胶、顺丁橡胶、1,2-聚丁二烯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氯醚橡胶共混改性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氯磺化聚乙烯(CSM)和丁腈橡胶(NBR)的共混比、硫黄用量、炭黑、防老剂及软化剂诸因素对CSM/NBR共混物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SM与NBR共混,可以改善NBR的耐热老化性能,当CSM/NBR共混比(质量比)为50/50时,耐热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适当减少硫黄用量,有利于保持较高的耐热老化性能,硫黄用量以0.25~0.75份为宜。炭黑用量对共混物的耐热老化性能有影响,随着炭黑N 550用量的增加,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先增加后减小。防老剂NBC的耐热老化效果较好。软化剂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时,CSM/NB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耐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MAH对LDPE-g-MAH/PA6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及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共混物(LDPE—g-MAH/PA6),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等。结果表明,共混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等均较低密度聚乙烯有所改善。当LDPE-g-MAH中MAH用量为1份,共混物中PA6用量为40份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TPU/CPE共混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塑性聚氨酯(TPU)/氯化聚乙烯(CPE)共混比和补强剂品种及用量对TPU/C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U/CPE共混比为70/30和60/40时,TPU与CPE的相容性较好,共混物综合性能优异;补强剂可改善TPU/CPE共混物的加工性能,随着补强剂用量的增大,共混物邵尔A型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减小;改性白炭黑对共混物的补强效果优于炭黑N330和N550,其适宜用量为30份左右.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氮化硅对氯磺化聚乙烯橡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氯磺化聚乙烯改性的纳米氮化硅填充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制备纳米氮化硅/CSM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氯磺化聚乙烯与纳米氮化硅质量比为0.08时,改性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阻止纳米氮化硅的团聚;1份改性纳米氮化硅填充的CSM胶料耐磨性能比未加改性氮化硅的CSM胶料提高了1.8倍,其余物理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纳米纤维粉/氢氧化铝/氯磺化聚乙烯(CSM)电缆料,研究了CSM电缆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老化、耐介质及阻燃性能,并与氢氧化铝,或陶土、硼酸锌、滑石粉与氢氧化铝并用填充CSM电缆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粉填充胶的拉伸强度、硬度、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最大,具有较好的耐老化、耐介质性能,胶料的氧指数稍小于硼酸锌填充胶,但明显大于滑石粉填充胶,纳米纤维粉与氢氧化铝并用产生了协同阻燃效果,提高了电缆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及马来酸酐用量对熔融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接枝率、硫化工艺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接枝结构及机理。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物,通过共混物的性能考察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扫描电镜对共混物进行了热行为和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乙烯的效果较好,组分最优配伍时(过氧化二苯甲酰1.6份,马来酸酐8份)接枝物的硫化工艺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明显改善,硫化出现了典型的平坦区,拉伸强度达到16.7 MP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有所提高,接枝后氯化聚乙烯的自黏性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聚乙烯应用广泛,近几年来对其性质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但是高密度聚乙烯存在韧性低、硬度低、环境应力开裂能差等缺点,就其的改性研究做出了一定的总结。根据高密度聚乙烯的特点,分别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化学方法包含了接枝法、交联法、氯化及氯磺化法、等离子法等;物理方法包含共混改性法、填充改性法、增强改性法;并介绍了各种改性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芳纶短纤维填充工艺和填充量及硫化体系对天然橡胶/溶聚丁苯橡胶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与压缩疲劳生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3份(质量,下同)芳纶短纤维替代10份炭黑填充共混物,不仅保持了共混物的邵尔A硬度、弹性模量及撕裂强度等,而且改善了其滞后损失与压缩疲劳生热性能;增加单硫键含量与适当提高交联密度可进一步降低共混物的滞后损失与动态生热,但撕裂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熔融状态下,利用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考察了AlCl3用量对高PS含量PS/LLDPE(80/20,质量比,下同)共混物的PS接枝百分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增容前后共混物的热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PS/LLDPE共混物中加入0.4份的AlCl3,PS的接枝百分比较高;与简单共混体系相比,共混物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同时PS也有一定程度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