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轮机转子在通过临界转速时会出现强烈振动,当不平衡量超过标准时导致停机。为了使机组能顺利启动,应对转子临界转速下的动平衡给予足够重视。介绍了转子的临界转速、振动特点及测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临界转速下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下的动平衡试验方法,并得出相应结论,对今后的临界转速下转子的动平衡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分析了200 MW机组油膜振荡与轴系、轴承、轴承座结构特性的关系,说明一阶临界转速和轴承失稳转速偏低存在油膜振荡的可能性,並根据油膜振荡机理说明转子动平衡、转予对中、轴承找中心必需提高精度才能避免油膜振荡。并提出将轴承失稳转速提高到额定转速的125%以上,消除油膜振荡的可能性,还说明将三油楔轴承改为椭园轴承是比较现实的措施,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试验研究。 本文还提出轴系临界转速偏低。偏多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升速和超速试验时要注意避免共振和油膜振荡,要准确测定各阶临界转速,提高操作水平严防共振和振荡。  相似文献   

3.
何国安    吴志强  康伟  姜广政    张卫军    张学延   《热力发电》2022,51(12):106-111
基于大量现场动平衡试验数据,对ALSTOM技术生产的超(超)临界汽轮机采用的不对称高压转子、无支撑中压转子和单支撑低压转子的动平衡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压转子振型存在严重不正交问题,在动平衡计算中必须考虑振型干扰系数;中压转子可以依据临界转速区域1号和2号轴承处的振动峰值及相位关系,来识别一阶不平衡状况,在定速3 000 r/min运行时,可通过2号和3号轴承处的振动幅值和相位关系,来推断中压转子的一阶或二阶不平衡状况;低压转子无支撑侧可以借助相邻轴承的振动信息进行不平衡振型的识别与分解。  相似文献   

4.
应用固定拱型径向轴承的机组,当转子存在严重失衡时,会导致破坏性的转子分频谐共振。早在1895年盖斯塔夫·狄拉瓦首先确认,汽轮机可以在转子最低共振转速即第一阶临界转速之上可靠运行。至今,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几乎都在几阶临界转速之上运行,尤其是转速为3600转/分的机组更是普遍如此。现在的径向轴承的结构,以及关于柔性转子找平衡的新技术措施,能使这些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振动稍有增大就可通过各阶临界转速。超临界转速运行机组的主要可靠  相似文献   

5.
消除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柔性转子振动特性理论及动平衡原理,从理论上阐明了在一阶临界转速以前,转子两轴承可能出现反相的振动特性,在二阶临界转速以前,转子两轴承可能出现同相的三阶振动特性的“异常”钡象。运用轴承润滑理论和静不定问题阐明了运行中多支承汽轮发电机组由于轴承标高变化而使轴承中心线发生改变,会引起轴承负荷重新分配和轴承动力特性改变而影响轴系振动的内在机理。并且应用轴系不平衡响应程序进行定量的计算和通过模型转子试验验证了以上分析的正确性。为正确分析机组振动原因及有效地解决此类振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发电厂动平衡工作中,常常遇见三轴承汽轮机组,或三轴承双转子的双汽缸汽轮机组。这就是说,其中有一个转子只具有一个轴颈,它在找动平衡时,就会产生某些困难。有的厂为了解决此类转子的动平衡问题,采用了加假轴颈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主要缺点:(1)对  相似文献   

7.
以离心式压缩机三油楔固定瓦滑动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Dy Ro Be'S软件计算分析,获得轴承结构参数(宽径比、相对间隙、预载荷)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预载荷的增加,转子临界转速先增加,再减小;随着轴承宽径比的增大、相对间隙的减小,转子的临界转速增大。在所有参数中,相对间隙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磁悬浮电机转子系统模态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考虑转子组件间的非线性接触行为,基于罚函数方法通过修正优化接触刚度因子实现对电机柔性转子系统模态的精确分析。通过建立弹性支承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在不同的支承刚度下转子系统前10阶固有频率的仿真值及变化规律。进行模态测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和测试值吻合较好,并对加动平衡环后的转子系统进行固有频率的仿真,其结果的准确性在试验样机穿越临界转速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电吉林热电厂10号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过临界转速时1、2、3号轴承振动超标,当机组转速达到额定值3 000r/min时,3、4号轴承振动偏大等问题,通过查找分析,发现连接短轴与转子几何中心尺寸有偏移,使轴系存在残余的不平衡激振力,中压转子存在一定量的弯曲度,3、4号轴承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差.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转子与连接短轴的不同心,调整短轴晃动度、瓢偏度,机组启机时现场做动平衡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某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轴颈损伤故障为例,介绍了故障的检查、处理措施以及有父的计算分析。展示了汽轮发电机转子轴颈损伤的实物照片,介绍了修理步骤包括修理前的转子电气试验、发电机转子各关键部位的跳动检查及记录与标注,转子本体摆度的测量、转子上车床对轴颈进行车加工、砂修、硬度检查及着色探伤及超声波探伤,装配风叶及赐叶配重,转子清理,转子动平衡及1.1倍额定转速的超速试验,转子绕组电气试验,转子气密试验,喷漆及发运前的防护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华润彭城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轴承振动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号汽轮发电机组自1996年投运以来一直存在发电机、励磁机转子通过其临界转速区域轴振动大的问题,严重影响其调峰运行,电厂不断努力试图解决该问题,但因该振动复杂及真正原因未能认识,致使该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对轴系振型分析和现场动平衡试验比较,诊断该振动的根本原因是发电机转子存在较大二阶质量不平衡.它是制造厂出厂前动平衡质量不佳.导致残余振动过大的结果。2004年5月.利用该机组大修机会,在现场采用断开励磁机,单转汽轮机—发电机的方式对发电机转子进行精细动平衡后,使连成轴系后发电机、励磁机转子临界转速区域6、7号轴承的轴振降低至报警值(125μm)以内,彻底解决该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一种隔爆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转子-轴承系统简化分析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了与试验数据相吻合的一阶临界转速值,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一阶临界转速距离工作转速较近,易引起共振,通过对转子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数据表明优化后一阶临界转速明显降低,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有利于电机的减振降噪,对其他电机转子-轴承系统的优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轮发电机转子在制造厂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动平衡试验,有的机组还需要进行总装试验,这就涉及发电机转子的装配。相对于由两个轴承支撑一个发电机转子的普通汽轮发电机来说,由3个轴承支撑一个发电机转子及一个小轴的汽轮发电机轴系,其装配过程就要复杂得多,尤其第三轴承与小轴的装配,是需要较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工作。本文介绍了三轴承支撑的汽轮发电机转子与小轴的装配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递矩阵法对YB2电动机转子系统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复杂转子结构的模型等效方法和数值处理过程,该转子的临界转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转子一阶临界转速接近工作转速而可能引起共振,建议将该轴转子长度改短和增加轴颈,提高其一阶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15.
我厂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高压转子为锻造转子,主轴材料为30Cr2MoV,低压转子为装配式转子,主轴材料为34CrMo。径向轴承8个(其中1~4号轴承是属于汽轮机,5~8号轴承属于发电机和励磁机)。转子1~4号轴径分别为φ300、φ325、φ325、φ360mm;5和6号轴颈均为φ350mm。1980年机组大修时,发现4号轴颈磨损严重,手感沟纹明显;3号5号轴颈偏磨,沟纹也很明显;而6号轴颈则有一条宽2mm,深0.3mm的沟槽。按检修规程规定,这些缺陷必须在大修中修复。  相似文献   

16.
松藻煤电公司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4号炉)配有1台鞍山风机厂生产的离心式引风机,电机功率400 kW,两点支撑点距离900 mm,转子转速960 r/min,采用分体式双轴承结构,配有3632轴承2套,轴承座采用工业水冷却。2005年4月在轴承发热更换后的运行中,轴承温度高达100℃。检查发现轴承滚道起皮,滚子全部发蓝,油质变差,轴承锁紧螺母松动。经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承座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0.10 mm。轴颈被磨损,轴颈设计尺寸为d1600.017 0.046mm,磨损后实测值为d 160.00 mm。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在役百万千瓦级核能发电机用可倾瓦轴承瓦温过高的问题,给出了优化的轴承结构参数,并对两个不同参数的全尺寸三瓦可倾瓦轴承在动平衡试验机上同时进行了瓦块温度、油膜厚度、瓦块摆角等润滑性能及轴系振动性能试验,提出了基于瓦块自适应摆动特性的油膜厚度测试方法和瓦块摆角识别方法。结果表明:1号轴承相比2号轴承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利用瓦块随转子自适应摆动特性识别的油膜厚度相比理论结果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同时依据试验膜厚信息识别的瓦块摆角相比理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振动性能方面,依据转子振动数据识别了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及临界时轴承的综合刚度k_X、k_Y,其与理论综合刚度keq相比平均误差约50%。  相似文献   

18.
稀土钴永磁高速同步电机的转速一般高达每分钟几万转,因此必须精确地计算电机转轴的临界转速,以防止发生共振。以往的计算大多是将连续分布的转子质量简化为集中在电枢质心上的集中质量进行的,由此算得的临界转速的误差较大,有时甚至比该电机轴的理论临界转速低80%。本文简要介绍用普劳尔(Prohl)方法计算转轴临界转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TO-16电子计算机上,对1.5瓩、20,000转/分的稀土钴永磁高速同步电机的计算结果,讨论时,还考虑了偏心磁拉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汽轮机是高速旋转机械,为减少漏泄损失,就必须把转子大轴直径尽可能作细些,一般的是临界速度比额定速度低,即所谓挠性转子。汽轮机的容量越大,轴承跨距就越长,转子就越有挠性增加的趋势,运行中的转子除呈现1次振型外还有2次或3次振型的振动。对这样的挠性转子,必须考虑作各种振型的动平衡,努力提高轴振动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多自由度永磁同步电机含有球壳型转子,电机额定转速接近临界转速时,电机会产生多重共振,影响电机正常运行;电机转子转速需穿越1阶模态的临界转速,工作在1阶模态临界转速和2阶模态临界转速之间的安全范围。根据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数学模型,对有限元法与解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转子陀螺效应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并进行了转子轴承刚度对临界转速是否有影响的有限元验证;测试了不同转子轴承刚度情况下,弯曲模态与形变位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球形转子的转速与振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为该类电机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