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宁红 《包装工程》2007,28(5):43-45
以L-丙交酯(LLA)为原料,在催化剂辛酸锡酯Sn(Oct)2的作用下,利用聚(γ-谷氨酸苄酯)的活性端氨基引发LLA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聚L-丙交酯 (PLLA)与聚(γ-谷氨酸苄酯)(PBLG)的共聚物,对反应条件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是:m(催化剂):m(PBLG)=1: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并利用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为PLLA/PBLG/PLLA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二元共聚树脂,采用冻胶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状共聚物树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含量对树脂饱和吸油率、吸油速率以及充分溶胀后树脂剩余率的影响,分别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利用软件materials studio对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过程中的物理缠结能力进行了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3.
聚谷氨酸苄酯-co-聚磷酰胆碱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聚谷氨酸苄酯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采用紫外光交联法将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良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引入端烯丙基-聚谷氨酸苄酯(A-PBLG)原位制备出A-PBLG与MPC的共聚物(PBLG-co-PMPC).研究结果表明,PBLG-co-PMPC中的MPC含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于MPC的引入导致PBLG-co-PMPC的亲水性和降解速度都得到明显地提高.血小板粘附实验研究表明,PBLG-co-PMPC比A-PBLG具有更好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4.
主链含有功能羟基的聚L-谷氨酸-苄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谷氨酸和苯甲醇反应制备了L-谷氨酸-苄酯;L-谷氨酸-苄酯与三光气反应制备了N-羧基-L-谷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G-NCA);以乙醇胺(HOCH2CH2NH2,EA)为引发剂,在二氯甲烷中引发BLG-NCA开环聚舍得到了聚L-谷氨酸-苄酯。通过红外IR、^1H-NMR、GPC等方法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醇胺在二氯甲烷中能够引发BLG-NCA开环聚舍得到主链含有活性羟基的聚L-谷氨酸-苄酯,羟基的引入使聚合物溶解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二元共聚树脂,并用冻胶纺丝技术制备了纤维状共聚物树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含量对树脂饱和吸油率以及充分溶胀后树脂剩余率的影响,分别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吸水性三元共聚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吸水性能与共聚物组成,交联剂用量,反应体系中油相水相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共聚物吸水树脂的吸水溶胀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性单体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共聚物吸水树脂的抗盐性能,土壤中添加0.2%的三元共聚树脂即可明显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固定化细胞柱和简单的流动注射系统相结合,以大肠杆菌(E.Coli)为工作菌株配合CO_2选择性电极,制成谷氨酸微生物传感器。它具有以下特性:传感器对谷氨酸溶液的适用测量浓度范围为400~2000mg/L谷氨酸;一个样品的检测在20min内完成;固定化细胞柱的使用寿命在4周以上;除L-精氨酸和L-谷氨酰胺外,其余氨基酸均不干扰传感器对谷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丙烯酰氧基淀粉和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功能端基的聚乳酸大单体。研究了以丙烯酰氧基淀粉为母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具有高接枝效率及单体转化率的淀粉-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尤其是制备得到了以可生物降解的疏水性聚乳酸为接枝链的淀粉改性共聚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甲基丙烯酸环丙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的共聚,得到了带过氧和环氧两种侧基的共聚物,由该共聚物与聚乙烯熔融共混可得到带环氧基团的接枝聚乙烯,该技枝聚乙烯PBT熔融共混时可就了生成具有增容作用的特殊的聚乙烯-PBT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PEG,Mw1000)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制得聚醚酯嵌段共聚物二醇(PCEC)软段,与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然后固化制得聚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材料(PUA)。对PUA进行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增加PCL链段能提高PUA材料的结晶度,但降低了吸水率和降解速率。PUA材料的酶解速率大于水解速率。PCEC2000-HDI材料具有优异的亲水性和降解性能,72h吸水率高达65.24%,在11周内就能在酶溶液中完全降解。该类PUA材料具有应用于组织工程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酸盐与聚乙烯醇共混膜醇水混合物分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制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与聚乙烯醇(PVA)共混蛊渗透汽化膜,研究了膜对混合液的吸收溶解性能和分离性能,发现共混膜优先透水,与PVA膜相比,选择性有所下降而透过速率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分离95%的乙醇水溶液仍有较大的渗透通量。选择合适的共聚单体比例及聚盐含量能得到性能较好的共混膜。当共聚单体比例为2、聚盐含量为16.3%时,共混分离95%乙醇水溶液分离系数约为900,  相似文献   

12.
赵飞  张文芳 《福建分析测试》2002,11(1):1524-1525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和X—荧光能谱法对一种市场上发现的假味精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并非谷氨酸钠而是硫酸镁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明共混材料.DSC测试结果表明,共混材料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PLLA/PMMA共混材料在宏观上不发生相分离.力学性能研究发现,PLLA/PMMA共混材料的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优于纯PLLA及纯PM-MA.Avrami指数表明,P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二元环状仲胺哌嗪(PPZ)替代二元伯胺作为扩链剂,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偶联剂,以端羟基聚(丙交酯-co-对二氧环己酮)(HO-P(LA-co-PDO)-OH)为软段,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氨酯脲(P(LA-co-PDO)-PPZ-PUU)。1 HNMR表征结果证实了P(LA-co-PDO)-PPZ-PUU的结构。比较了以PPZ和BDA为扩链剂时两反应体系的粘度变化,产物在氯仿中的溶解性、热熔性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NCO/OH摩尔比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其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PPZ反应体系的粘度更低,产物的溶解性和热熔性更好,PPZ可明显减少交联;而且,PPZ的环状结构可明显提高PUU硬段的刚度,从而提高Tg。形状回复时间受温度的影响,回复温度越高,形状回复时间越短。该材料呈现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形状回复率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置入过冷态的聚乙二醇(PEG)和聚己二酸丁二酯(PBA)熔体,制备了PET纤维/PEG基体和PET纤维/PBA基体复合体系。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这两种异质复合体系的界面结晶形态,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附生结晶法改性前后PET纤维织物的接触角。结果表明,纤维置入温度和结晶等条件决定附生体系的横穿晶体形态结构,选取合适的树脂并采用附生结晶的方法可明显改善PET纤维织物的表面浸润性,并有望改善PET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含氟聚合物纳米多孔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纺-相分离-沥滤"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co-六氟丙烯)(PVDF-HFP)以及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多孔纳米纤维膜.首先,将PVDF-HFP或PVDF和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合电纺,得到共混物纳米纤维膜.然后,将纳米纤维膜在水中沥洗出共混物中的PVP,获得纳米多孔纳米纤维膜.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水洗前后纤维表面精细结构.结果表明,纳米多孔纳米纤维表面呈多孔结构,孔径数10 nm.PVP的分子量对水洗后纤维表面结构有明显影响.致孔剂含量不同获得的PVDF-HFP纳米多孔纤维膜力学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7.
Spinal cord injury (SCI) can lead to devastating autonomic dysfunction.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ssues for functional repair in SCI is the secondary damage caused by the increased release of glutamate and free Ca2+ from injured cells. Here, an in situ assembled trapping gel (PF-SA-GAD) is developed to sweep glutamate and Ca2+, promoting SCI repair. The hydrogel solution is a mixture of recombinant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67 (rGAD67) protein, sodium alginate (SA), and pluronic F-127 (PF-127). After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temperature-sensitive PF-127 promoted in situ gelation. Glutamate (Glu) is captured and decarboxylated by rGAD67 into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SA reacted with the free Ca2+ to generate gellable calcium alginate. Thereby, this in situ trapping gel retarded secondary neuron injury caused by Glu and free Ca2+ during SCI. In rat models of SCI, PF-SA-GAD reduces the lesion volum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SCI, restores the 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SCI. Together, the in situ assembled trapping gel is a long-term effect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weeper for the direct elimination of glutamate and Ca2+ from injury lesions and can be a novel strategy for SCI repair by preventing secondary injury.  相似文献   

18.
聚苯硫醚的结构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改善聚苯硫醚在某些方面的性质而进行的结构改性,为拓宽其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聚苯硫醚酮、聚苯硫醚砜、聚苯硫醚酰胺和聚苯腈硫醚等几种结构改性的聚苯硫醚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以苯乙烯磺酸钠(SSNa)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并以此为模板制备了聚3,4-二氧乙烯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PEDOT∶P(SS-APEG))水分散体;研究了聚乙二醇(PEG)链段长度对PEDOT∶P(SS-APEG)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自由基共聚,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聚乙二醇(P(SS-APEG))共聚物。以P(SS-APEG)为模板时,EDOT的聚合速率加快,分散体粒径随A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水分散体表面张力减小。PEDOT薄膜的方块电阻明显降低,且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薄膜的方块电阻越低,导电性越好。当A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0,n(SSNa)∶n(APEG)=32∶1,m(EDOT)∶m(P(SS-APEG))=1∶3时,PEDOT∶P(SS-APEG)薄膜的方块电阻较PEDOT∶PSS(m(EDOT)∶m(PSS)=1∶3)薄膜下降了3倍。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的增塑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共混法,以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增塑剂,对聚左旋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用综合热分析仪对改性PL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的增塑剂及其用量对改性PLA性能的影响:当增塑剂的含量增加时,改性PLA的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并逐渐由脆性向韧性转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下降.当增塑剂的质量比≤20%时,共混物各组分间有较好的相容性.PEG400改性的PL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