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N-(羧甲基)甘氨酸和对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为主要原料,三氧化二锑为催化剂,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聚[N-(羧甲基)甘氨酸-对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酯(P1)。采用FT-IR、1H-NMR对聚酯P1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GPC、DSC、TGA测试其分子量和热性能;并采用自然掩埋法,对其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GPC测试结果表明,该聚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Mn为41500g/mol。TG结果显示,该聚酯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高于333℃。在自然土壤环境下,聚酯P1经过两年的降解,分子量下降20%,降解性能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N-亚硝胺是强致癌物,是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ternary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QQQ)来分析检测N-亚硝基甲基苯胺(NMPhA),N-亚硝基乙基苯胺(NEPhA),N-亚硝基二苯基胺(NDPhA)和它们分别对应的分解产物N-甲基苯胺(MPhA),N-乙基苯胺(EPhA)以及二苯胺(DPA),解决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无法对这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的问题,为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可聚合阳离子乳化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MDH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胶束共聚合得到阳离子的纳米聚合物。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分子量,用FT-IR、1 H NMR和TG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了该类聚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MDHB是影响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抗菌性的主要因素,随着MDHB用量增加,粒径增大、抗菌性增强、zeta电位和分子量降低。聚合产物热稳定性良好,能添加到通用聚合物中制得抗菌材料,因而该类聚合物有望成为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新型抗菌剂。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中等产率成功的合成出一种含偶氮苯功能基团的、可溶解的、立体规整的、中等分子量的聚炔高分子.采用五步法合成了新颖的偶氮苯乙炔单体,2-[N-甲基-N-4-[(4-乙炔苯基)偶氮苯基]氨基]乙基丁酸酯.使用[Rh(nbd)Cl]2-Et3N将单体进行了聚合.采用FT-IR,UV-vis,GPC和NMR等对得到的聚炔高分子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在8ns脉宽波长532 nm激光下采用Z-扫描技术对聚合物的溶液进行了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盐酸(HCl)为掺杂酸、N-甲基苯胺(NMA)为原料制备了聚N-甲基苯胺(PNMA)。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NMA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的等温流变特性,结合热重分析PNMA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建立动力学函数推导出热分解机理与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紫外光谱原位跟踪的方法对N-乙基苯胺在1.0mol/L的HCl溶液中的化学氧化聚合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体系呈均相且颜色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加深.中间产物和聚合物分别对应的吸收峰的强度也随EA和APS的浓度而变化.通过计算推导出了N-乙基苯胺的聚合速率与EA和APS的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熔融缩聚法制备聚乳酸及其聚己内酯多元醇扩链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PLA),并用聚己内酯多元醇(PCL)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扩链.研究了扩链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及产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扩链反应后PLA的分子量有大幅度提高,且扩链前后的PLA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π电子共轭键结构对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具有不同π电子共轭键3个新的有机光学材料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二乙烯苯(a),N-((4-(N,N-二羟乙基氨基)-苯亚甲基)-4-(吡啶-4-乙烯)苯胺(b)和4-(吡啶-4-乙烯),4'-(N,N-二羟乙基氨基)偶氮苯(c),使用脉宽8ns波长532nm调Q倍频ns/ps Nd:YAG脉冲激光系统测试了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了分子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这可能来源于它们长的D-π-A共轭电子结构;以N=N双键为共轭键的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优于以C=N或G=C双键为共轭键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醇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AB2单体;以季戊四醇为反应中心核,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乙酯为单体,用"准一步法"制得了1~5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并用环氧氯丙烷改性法对其端羟基进行改性,首次制得了1~5代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FT-IR、GC-MS、环氧滴定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环氧端基超支化聚(胺-酯)黏度在30~554mPa.s之间,远低于同分子量线性分子的黏度;各代聚合物环氧值均较高,在0.288~0.512mol/100g之间,该聚合物将在改善传统聚合物加工性能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法在含硅丙烯酸酯乳胶粒子上接枝苯胺,制备苯胺/含硅丙烯酸酯(苯胺/硅丙)共聚乳液。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塔菲尔(Tafel)曲线测试了共聚乳液涂层对Q235钢的防腐蚀性能,研究了共聚乳液中乳化剂种类和乳化剂用量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且对涂层的接触角和附着力进行了测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PSD)和X射线衍射(XRD)对共聚乳液及乳胶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胺成功地接枝到含硅丙烯酸酯链上,制备的乳胶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疏水性能,且当乳化剂为SDBS,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0.8%时,共聚乳液涂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