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相邻行信号电平的不一致性 1.定义系指在时间上相邻行信号电平的不一致性。 2.测量方法在标准输入电平条件下,电视机输入端加上用编码器输出信号调制的射频信号。编码器的输入信号为标准彩条信号。调整电视机到标准图象输出。把示波器依次接到加有  相似文献   

2.
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给天线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天线罩的电性能,必须测试天线罩的电厚度,即测试微波信号通过天线罩壁后所引起的"插入相位延迟"(IPD).因此,凡是测量微波相位的电路都可用来测量微波电厚度.过去对天线罩电厚度的测量不是采用单喇叭干涉仪,就是采用一般的双通道相位电桥.这两种方法都是比较经典的测量方法,技术上比较成熟,但它们都离不开精密的微波移相器和机械伺服系统.随着微波测量技术的发展,近来出现了能对  相似文献   

3.
陈华 《有线电视技术》2003,10(21):103-103
当存在微分增益时,色饱和度对亮度电平的依从关系是没有保证的。在亮度电平高时,色饱和度的再现往往不准确。这种失真可用由叠加在不同亮度电平上的等幅色度信号组成的测试信号来测量。常用一种已调阶梯信号(见图1)。 阶梯测试信号由五个亮度梯级上的负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在电平定义、调制方式、传输方式及带内能量分布上的不同,介绍了数字QAM调制器输出电平的几种测量方法,指出了正确测量数字电视信号电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基础电平的定义,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在频谱仪上的读取方法,数字信号实际电平和显示电平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各种仪器或电路所需的接口电平,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生成频率范围在25MHz~3.2GHz、电平差模范围为0~1.9V、共模范围为-4~4V可调电平的接口电路。外部驱动源驱动差模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为25MHz~3.2GHz的差模信号,由数模转换器产生的共模信号通过电阻与差模信号耦合输出电平信号,通过两个信号参考端隔离的办法实现电平的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解耦调节,差模和共模信号电平值通过电平控制模块来设定。选择接口输出为标准LVDS、RS-485、PECL电平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平接口电路输出的电平信号稳定,精确度高,电平误差小于5mV。  相似文献   

7.
电缆系统中服务信号的主体是模拟电视信号,正如前述,在电缆传输过程中其质量会逐渐下降。信号质量与系统中电视信号电平有密切的关系,电平的变化不单表示其强弱,而且也带来噪声和失真的相对变化。在使信号电平变化或使频道间产生偏差的原因中,应主要考虑环境变化、系统构成及设计上的问题等等。本讲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一些定量的研究。 19 信号电平与电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传输分配网中 ,同轴电缆故障一般会有断路、短路、接触不良和阻抗失配 (电缆变形或进水造成 )等情况。电缆的短路和断路都会使低频端信号电平低 ,高频端信号电平相对较高。电缆接触不良和阻抗失配则会使低频端信号电平高 ,高频端信号电平相对较低。在日常维护中 ,如测得用户电平波动较大且电视画面有连续的横向白线干扰 ,这种故障一般是电缆接触不良造成 ;如果测得低频端信号电平明显降低 ,高频端信号电平变化不大 ,并且低频电视图像雪花干扰和噪声很大 ,这类故障多是由电缆断路造成 ;如果测得整个频段信号电平明显降低 ,而且低频段…  相似文献   

9.
对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监测 ,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是检测调整一下信号电平等相关技术数据 ,填写技术报表 ,送技术主管审阅。对于信号电平而言 ,我们似乎只注意其任意频道间及相邻频道间的电平差 ,而容易忽略其电平的整体情况。前段时间 ,笔者运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 ,即曲线图 ,对检测的信号电平重新标识 ,结果 ,有关数字一下子变“活”了。将X轴 (横轴 )作为频道轴 ,Y轴 (纵轴 )为数据轴 ,原点为O(见图 1)。当时 ,将机房“干放”与一个街区放大器的检测与调整数据 ,包括输入输出值全部标注在图上。因为有些数据之间相差很大 ,在纵轴上同时标…  相似文献   

10.
CATV干线放大器级间距离的选定□邓永福(云南省永善县广播电视局657300)1概述CATV传输系统,在同轴电缆上往往需要连多台放大器以补偿电缆对信号电平的衰减,使输出电平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范围之内。如何确保在用户收看到高质量电视信号的同时,使信号电平...  相似文献   

11.
单通道角跟踪系统中角误差信息通常以调幅的形式调制在接收信号包络上,接收机AGC电路必须能够补偿由于传输距离变化引起信号电平起伏,而不引入角误差信息失真。文中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方式对采用两阶环路滤波器的AGC电路进行分析,得到了电路输出信号以及其失真与输入信号和环路参数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根据信号传输电平变化最大变化率,合理的设计单脉冲调制速率和环路滤波器的参数,AGC电路能够准确补偿信号传输引起的信号电平变化而几乎不会引入角误差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2.
在半桥栅驱电路中,低压域PWM控制信号需要通过电平位移电路来转换成高边浮动电压域的PWM控制信号,从而打开或关断上桥臂功率管。浮动电源轨的快速浮动会带来dV/dt噪声,影响电平位移电路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文章在电平位移电路中分别设计了防止误关断辅助电路和防止误开启辅助电路。防止误关断辅助电路在上桥臂开启状态下检测到dV/dt噪声后,能够使电平位移电路的输出保持高电平状态,防止上桥臂功率管被误关断;防止误开启辅助电路在上桥臂关断状态下检测到dV/dt噪声后,能够使电平位移电路的输出保持低电平状态,防止上桥臂功率管被误开启。基于0.18μm BCD工艺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的电平位移电路开通传输延时仅为1.2 ns,具备100 V/ns的dV/dt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均衡器是用来补偿电缆衰减倾斜特性的,即补偿信号经过一段距离传输后高低频段的信号电平差,以保证输出电平的稳定性,使低频段信号电平衰减较大,高频段信号电平衰减较小。电缆的衰减量即在电缆内传输的电磁波的衰减,是由于信号在构成电缆的导体与绝缘体中变为热能而消...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8367的压控增益放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信接收机的任务是从众多的电波中选出有用信号,并放大到解调器所要求的电平值后再由解调器解调,将频带信号变为基带信号。由于传输路径上的损耗和多径效应,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是微弱且又变化的,为保证信号还原或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在接收机中频电路中通常都设计有自动增益控制(AGC)功能,使射频信号在接收机的中频输出稳定在一个固定的电平上。  相似文献   

15.
传真机发送功能电平调整方法苟雅莉一、传真机发送功率电平限值长途模拟载波通信系统全程性能指标中的一个重要限值就是总的信号功率电平。信号电平过高会使系统中的设备和部件产生非线性失真,对其它通路产生串扰;而信号电平过低,在一定噪声条件下,会因信噪比降低而影...  相似文献   

16.
朱文星  黄吉林 《电视技术》2000,(1):58-60,74
1 发射机工作原理及维护 1.1 中频调制器 1.1.1 工作原理 中频调制是将来自电视中心的视频、音频信号分别调制在中频图像载频38 MHz和伴音载频31.50 MHz上,输出额定电平的已调图像中频信号和已调伴音中频信号,它们输出的标准电平为图像中频0 dBm,图像与伴音中频输出电平差为10 dB.调制器由6块印制板组成,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用户新装CM不能开通 维修过程:在该用户家,测终端电平为55 dBμV左右,测其入户电平为67 dBμV左右,初步判断为该用户家的预埋线路有问题;在用户家门口用信号发生器向用户终端送入105 dBμV信号,测终端电平为90 dBμV,说明预埋线路上低频段信号损耗过大,造成CM与CMTS无法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18.
双向CATV系统的反向通路调整(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 4调测方法 4.1测试系统的建立 目前的CATV系统一般由前端、光链路、光节点和同轴电缆分配部分等组成. 上行通路调测示意图如图4所示(视频监视法).在参考点TP1或者TP2和TP3等处,用多载波信号发生器(或扫频信号发生器)射入反向RF信号,其电平等于预先确定的电平P1或者P2和P3等.反向信号经上行通道传输到前端,在前端光接收机的RF测试点TP0用频谱分析仪(或扫频接收机)检测反向信号质量.在这里检查信号电平、噪声电平和干扰等,观察信号电平是否是同一个基准电平P0(即X电平),噪声电平是否太高,有无干扰,然后调整上行通路使达到要求.这就是上行通路的基本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9.
1.引言在过去测量录象机的信杂比这一指标时,都是在它的输入端送一个40~50%电平的灰度信号,将此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然后重放这一信号,再用示波器在它的输出端测量其杂波电平的峰-峰值。将此峰-峰值换算为有效值,与0.7伏的基准电平相比,再取其对数,即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电视模拟特技发生器。该发生器具有视频信号切换、彩色调整、清晰度调整、噪声抑制、彩色特技、切换、淡出淡入、字幕迭加等功能。该发生器可在三路视频输入信号间作快速切换、淡出淡入切换及扫换。能对亮度信号作限幅着色处理、限幅电平连续可调。可在图像上或者在单色背景上迭加文字,可对视频信号的亮度、黑电平、彩色饱和度、色调、色同步信号电平作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