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建军  赖华生 《江苏冶金》1997,25(2):25-26,42
研究了镍硫合剂对镍电解阳极液除铜时,合剂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铜效果的影响。在最佳除铜条件(镍硫合剂加入量115.0ml/g_(cu),反应温度70±2℃,反应时间15min)下,除铜后液含铜小于2.0mg/l,渣中铜镍比大于20.0。  相似文献   

2.
金川镍阳极液硫化除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采用硫化法镍阳极液中除铜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了除铜终点各离子的平衡浓度,绘制出了298.15 K时体系中除铜终点logcMe-logcS图和c-pH图。计算表明,采用硫化法可以成功将镍阳极液中铜和部分铅、锌除去。对所绘的热力学平衡图分析表明,随着总硫浓度的增加,铜、铅、锌、镍依次沉淀;在酸性条件下,改变pH对除铜深度影响不大,但控制适当的pH有利于得到铜镍比较高的渣;此外,适当增加镍电解液中铜含量、降低镍电解液中镍含量有利于提高渣中的铜镍比。除铜实验表明,采用硫化法除铜可以得到含铜0.40 mg/L、铅3.94 mg/L、锌1.61 mg/L的除铜后液。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镍电解阳极液中的铜除去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采用化学沉淀法除铅较优技术条件。证明了采用氯化钡共沉淀深度净化除铅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用硫代硫酸镍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硫代硫酸镍溶液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时,硫代硫酸镍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除铜结果的影响。在最佳除铜条件(硫代硫酸镍的加入量为S2O32-:Cu2+比的5.0~6.25倍,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150min)下,除铜后液含铜小于2mg/L;而渣中铜镍比大于20:1。由于该法引入杂质少,条件易于控制,除铜彻底,渣中铜镍比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因而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除铜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实验室自制的二元胺类化合物AMPY-1为萃取剂,研究了水相pH、氯离子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对铜镍金属离子分配比的影响,测定了单一金属溶液的铜镍分离系数,模拟了镍电解液的除铜效果。结果表明,增加水相pH和氯离子浓度有利于铜离子的萃取,而增加水相硫酸根离子浓度则不利于铜离子的萃取;在pH 4、相比O/A为1∶1、(25!1)℃萃取10min,氯化铜与氯化镍、氯化铜与硫酸镍的铜镍分离系数分别为2 027和716;针对氯盐体系和氯盐—硫酸盐混合体系模拟镍电解液,在相比O/A=1∶1、(25!1)℃下萃取10min,其除铜后液含铜分别为1.1 mg/L和1.8 mg/L;按相比O/A=1∶5、(25!1)℃经3级半逆流萃取后,由氯盐体系和氯盐—硫酸盐混合体系得到的负载有机相,其铜镍质量比分别为156和45,均满足镍电解液深度净化除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处理含高铅的镍物料,进行了电解阳极液中深度除铅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电解镍含铅量与电解液中Pb2+质量浓度的关系、共沉淀净化除铅的机理及电解液中的Cl-、Fe3+对除铅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采用共沉淀法深度除铅的最优技术参数:氯化钡加入系数为150、除铅温度为55℃、搅拌除铅时间为60 min、喷淋加入氯化钡溶液的时间为21 min、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2.5 g·L-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钡共沉淀法净化除铅,除铅后电解液中[Pb2+]≤0.0003 g·L-1,渣含镍质量分数小于4%,满足电解镍生产对电解液成分的要求.通过除铅扩大试验,证明了小型试验所确定的技术参数的可靠性,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金川镍电解阳极液净化除铜的电沉积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采用电沉积法对金川镍电解阳极液进行净化除处理过程。研究表明,净化除铜时,在阴极电位不低于-0.500V(VS.SCE.)、搅抖溶液和常温条件下,用多孔镍作阴极的电沉积法,可使溶液中Cu^2+离子浓度降至2mg/L以下,达到深度净化除铜要求,其产物为99%以上的金属铜粉。  相似文献   

8.
<正> 一、简况我厂利用含镍工业废料生产电镍,在回收过程中,许多有价金属如铜等都以杂质形式除去。这样,价格昂贵的铜得不到回收利用,并污染环境。同时,在除铜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化学药品。目前,由于富镍废料的减少,不得不大量采用贫镍料,铜含量明显增加。我厂镍阳极液含铜0.5~0.3g/1。经过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用溶剂萃取法从铜电解液中除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TBP等砷萃取剂从铜电解液等含砷溶液中除砷的方法。该法首先是用有机溶剂萃取砷,然后用含有硫酸铵的水溶液组成的水相进行反萃,最后从含砷反萃后液中再生氨并回收再生氨时生成的沉淀物中的亚砷酸。回收的亚砷酸结晶为无色透明的优质结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今镍阳极液净化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用溶剂浸渍树脂净化的新技术。联动模拟试验表明,用溶剂浸渍树脂具有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试剂省、镍损失少等优点。净化后的溶液Fe、Cu、Co 能达到生产特号镍对阴极液的要求,Pb、Zn 也同时得到净化。该法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净液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镍电解液用P204萃取除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以P204为萃取剂,从镍电解液中萃取除铜。研究了pH、相比(O/A)、P204体积浓度和振荡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P204萃取铜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铜的萃取率增大;相比(O/A)越大萃取分离效果越好;随着P204体积浓度的升高,铜萃取率也相应的升高。室温下P204萃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P204的体积浓度15%,相比(O/A)1∶2,水相初始pH2.0,振荡时间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待处理液的一级萃取率达81.33%。反萃实验中反萃率可达84.97%。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北方铜业侯马冶炼厂净液系统除镍部分存在的问题,选择确定了改造方案。改造后粗硫酸镍质量明显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电解系统的电解液中镍离子得到了有效控制,为电解系统高纯阴极铜的稳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流态化塔内用粒状一次合金代替镍精矿对镍电解阳极液进行了置换除铜深度净化的研究。介绍了流态化置换塔的结构,自控装置和原理及试验设备流程。论证了在连续逆流沸腾床置换过程中影响置换过程的各种因素。所得的结果表明,阳极液置换后含铜浓度<0.003g/L,满足了工艺溶液对杂质铜浓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镍电解液除铜用活性阳极泥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活性阳极泥的制备方法,查明了CuS在阳极泥中的含量、H2SO3过量系数、温度、pH、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活性影响,实验得到了制备活性阳极泥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净液过程中 SO2 -4与 N i2 之间的关系 ,通过控制除镍后液中的 H2 SO4 浓度 ,达到抑制 Ni在粗酸中的含量 ,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用S和SO2从镍电解阳极液中分离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种可将镍钴液中的铜除去并产出高Cu/Ni比铜渣的SO_2—S新硫化除铜方法。叙述了该法分离铜—镍钴的热力学原理及其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适量的沉镍试剂添加到铜电解液净化后的脱铜终液中,经加热搅拌反应使沉镍试剂与脱铜终液中的镍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稀硫酸的镍盐沉淀,通过过滤得到镍含量较高的镍盐,并同时得到不带入外来杂质且酸浓度同铜电解初始溶液中游离酸浓度相当的稀硫酸溶液;回收的镍盐经简单焙烧即成为氧化镍原料,脱镍溶液可直接返回铜电解系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求我厂生产更多的电解铜,以满足工农业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铜料的来源。我们曾对一种呆滞多年的进口合金进行过试验(合金含铜60~63%、镍13~16%,其余为锌)。该铜料经火法除锌后,锌已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江铜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电解车间冷冻结晶法生产粗硫酸镍工艺的生产情况、影响除镍能力的因素以及提高除镍能力的优化改造。通过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能量利用率、余能回收及优化洗缸方式等措施,除镍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